十年来口碑最佳暑期档,电影却卖不动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7:58 2

摘要:作为十余年来口碑最佳暑期档,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的国产电影高达5部,《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等,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和掌声。

2025年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以将近120亿元的票房成绩落幕。

作为十余年来口碑最佳暑期档,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的国产电影高达5部,《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等,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和掌声。

今年暑期档六部高分,五部是国产电影

反观2015年的暑期档,票房前十的影片中,仅《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跨过了8分门槛,且整个档期遍布不及格“烂片”,如《小时代4》《栀子花开》《煎饼侠》《新娘大作战》等,简直令人慨叹。

2015年暑期档部分电影豆瓣评分

有网友发问:“十年前的我们,‘吃’得那么差吗?”

而从票房看,10年前暑期档总票房124.55亿元,今年暑期档119.66亿元(猫眼数据)。为何电影质量大幅提升,票房却不见上涨?

这种现象,对电影人来说,确为至暗时刻。但很多时候,“至暗”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孕育“黎明”。

若要推举暑期档这十余年兴衰史的代表人物,大鹏最为恰当。

他的电影导演之旅,这十余年,一首一尾两部作品,皆定在暑期档。首是《煎饼侠》,尾是《长安的荔枝》。

《煎饼侠》混乱又粗俗,噱头大于实质,流量胜于表演,嚼之实在无味,但因契合网民的狂欢气质和怀旧情绪,最终博得11.6亿元票房。

之后,历经四部电影的淬炼与打击,权衡与进取,十年后的大鹏,拍出了《长安的荔枝》,一部从故事、人物、美术、情绪、思考等方面,鲜有短板的电影佳作。

君子豹变,化腐为奇,说的便是大鹏。

他越来越会拍,越来越能拍,在电影行业的位置越来越夯实和靠前,但观众却不像10年前那样买账了——《长安的荔枝》票房仅6.7亿元,远低于《煎饼侠》。

这不是大鹏一个人的心碎,是暑期档十年所趟过的荆棘路:明明很努力,质量也很高,但成绩却大不如前,为什么?

原因众多,从时代发展、产业环境、人才变化、技术条件、观众心理等都能指出一些门道,这里,仅谈有代表性的两点。

其一,十年前的狂欢,透支了观众的信任和行业的健康,以致于这十年来的跋涉,像是一场苦涩的还债。

《煎饼侠》制作粗糙,却票房大爆,甚至成为中国电影史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电影之一。它暗示着当时电影市场的盲目与躁动。更有网友不忿:“现在什么人都能当导演!”

树大可以招风——市场火热,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大鹏与他背后的搜狐如此,其他人又岂能不动心?

于是2015年暑期档,知名导演作品频出,侯孝贤《刺客聂隐娘》、陈凯歌《道士下山》、吴宇森《太平轮2》、郑保瑞《杀破狼2》等;新人导演如韩延《滚蛋吧!肿瘤君》、郭敬明《小时代4》、何炅《栀子花开》等亦来争锋。

而暑期档之外的2015年更癫狂,综艺电影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2》大行其道,还有效仿大鹏的易小星推出银幕首作《万万没想到》。

这些电影“随随便便”就能过亿。

你能想象,《栀子花开》与陈佩斯《戏台》票房持平吗?能想象《小时代4》比陈可辛《酱园弄·悬案》加姜文《你行!你上!》的总票房还要高出几千万吗?

“德不配位”,必受其累。这不仅是大鹏的债,也是整个行业要反思的问题。因为当年的狂欢,是畸形的,有泡沫的,它制造了一种“随便拍拍就能赚钱”的投机心态和相当短视的商业混乱。

它自己掀起洪水,冲垮了自己的堤坝。

2015年暑期档票房前11名的影片

而今的暑期档,就像在一边清理泥滩,一边重新筑堤。

所幸,大鹏通过《长安的荔枝》彻底还清了债务;整个行业何尝不是如此,综艺电影消失了,郭敬明远离了电影,何炅回归电视主持,留下的只是理性的市场和观众,以及“更像电影”的电影。

其二,则是大鹏等电影人所无力左右的整个行业的境遇。

2015年暑期档,新老导演、跨界导演百家争鸣,各种题材、类型的影片百花齐放。大众举目望去,电影几乎为文娱产业之王,是众人愿意选择的社交方式,也是舍得付费的娱乐项目。

201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捉妖记》

那年,抖音还未诞生,直播刚刚起步,5G技术尚在实验,短视频还未流行,国产3A游戏不敢想象,AI全无眉目。

十年倏忽而过,电影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文娱产业的本质是时间争夺战。消费者开始理性,谨慎,挑剔,要在单位时间里,寻求最大的文娱满足。

而电影,去电影院的路程加片长,动辄三、四小时的时间成本,让它变得毫无优势,更遑论那些平庸乃至糟糕的作品,早已让消费者的信心破产。

这绝不是大鹏一个人的无奈,是整个电影行业的困窘。

昔日傲视群雄的好莱坞大片,如今已经式微。暑期档正是对好莱坞一退再退的见证。

典型代表便是《侏罗纪世界》系列四部曲。从2015年到2025年,四部曲皆选在暑期档上映,有趣的是,四部的票房和口碑基本呈梯度下滑:

票房从14亿元级别下降至5亿元,豆瓣评分从7.8分一直跌到不及格的5.9分,暑期档的票房排名从第二位降到第五位。

《侏罗纪世界》系列四部豆瓣评分

该系列只是好莱坞的缩影。

像《变形金刚》系列,2017年暑期档第二名的《变形金刚5》票房15.5亿元,到2023年“历史票房第一暑期档”(总票房达206.2亿元),《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票房仅6.55亿元,名次跌至第八。

其他漫威、派拉蒙、二十世纪福斯、皮克斯、华纳兄弟等各家大片,都在暑期档折戟沉沙了。

好莱坞大片的困境,固然与大鹏等国内电影人所面临的挑战一样,但它比国产片尤为不足之处在于:它实在是不思进取。

尤其是在题材、类型方面,逮着IP的羊毛一直薅,薅秃了新意,榨干了价值,但只要有盈利的可能,便一直沉沦在“核心要素不变,复制经典场面,适度进行升级”的制作窠臼中。

你能想象吗?十年暑期档里的好莱坞电影,90%全是续作,光是片名带“2”的就有《惊天魔盗团2》《忍者神龟2》《蚁人2》《哥斯拉2》《巨齿鲨2》《头脑特工队2》,带3、4、5等数字的片名亦有不少,甚至《速度与激情》系列拍到了“10”。

而这些IP大片,多数都是角色脸谱化,情节公式化,情感套路化,仿佛一个嗜食的怪兽,越是饲养它,它越贪吃,也就变得越来越臃肿可怖。

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从早期的飙车、枪炮,一路升级到坦克、核潜艇、火箭,甚至还要飞向太空;《侏罗纪世界》则是揪着《侏罗纪公园》系列的经典角色霸王龙、迅猛龙不放,第一部造个暴虐霸王龙,第二部来个暴虐迅猛龙,第三部找老演员卖一波情怀,今年实在没招了,以“重生”之名,让恐龙变异,于是你就能看到恐龙与异形的变异体:蝠翼迅猛龙和畸王龙。

《侏罗纪世界:重生》里的变异恐龙

漫威电影更是堕落,在《复仇者联盟4》之后,就陷入了迷茫与混乱:新英雄层出不穷,老英雄双双组合,动辄打情怀牌,世界观无限叠加,平行宇宙成了复活石——钢铁侠死了,美国队长谢幕,没关系,平行宇宙多的是,只要有票房,随时可复活。

好莱坞濒死的创新力,暴露了其创作的乏力与某种傲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IP电影盈利的概率始终大于原创电影。所以,那些投资人、制作人、导演,宁愿蹲守在IP的垃圾堆上淘金,宁愿去赌观众的审美还未疲劳到极限。

《复仇者联盟5》中,钢铁侠“复活”成反派毁灭博士

这种保守与短视,等于为自己掘坟。反观国产电影,当然也依赖IP,但我们的IP开发路径与之截然不同——

2015年暑期档《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需要英雄、崇敬英雄、愿意让英雄为自己代言的时代,齐天大圣一袭红色披风,在夕阳下鼓荡,动人心魄,遂票房大爆。

2017年暑期档《悟空传》,英雄有了草莽气,不再是万众瞩目的传说,而是一只野蛮生长的妖猴。

今年暑期档,孙悟空再登银幕,连脸都没露,观众为之摇旗呐喊、泪洒影院的西游记角色成了无名之辈的浪浪山小妖怪。

因为这些小妖怪太像我们——英雄如何,终究与我们无关,我们只有力气关心自己。

同样是IP开发,国产电影求变求新,呼应时代;好莱坞求稳求大,固步自封。在暑期档这个战场上,二者已经分出了高低,而这或许也预示着国产电影的突围路径。

2015年暑期档最大惊喜便是国产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该片以 9.54亿元票房刷新了当时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

此后,国漫崛起呼声日高,国产动画片亦可与商业大片掰一下手腕。

2016年暑期档《大鱼海棠》将古典文化运用到极致,美术、音乐等制作几乎无可挑剔。

2019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重塑了哪吒形象,以50.35亿元的票房,创造新的国漫纪录,力压同档期的好莱坞大片《狮子王》。

2019年暑期档票房前十

2023年暑期档《长安三万里》带领观众重返气象万千的大唐风华,票房与口碑双丰收。

今年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同时发力,一部豆瓣评分8.5分,以其小人物视角打动无数观众,一部豆瓣评分8.7分,以其叙事和思考,获赞“国漫巅峰”;别忘了,国漫还有大招——《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创造154.45亿元的票房神话后,同期登陆了视频网站,再度引燃网络。

被美日两国动画电影联合压制数年,国产动画这十年,在硝烟弥漫的暑期档,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于走出至暗时刻,迎来了荣耀的曙光。

国漫做到了,国产电影呢?十年前后,口碑大涨,票房却持平,哀也?幸也?

窃以为,不能说不“哀”,但更应该视之为某种“幸”。

十年前,电影行业充满了绚烂却不真实的泡沫,票房破亿的电影有82部,但凡有流量明星参演,电影大概率取得高票房,甚至那些完全不能算电影的“综艺电影”也要来趟电影这个浑水。

综艺电影票房高于陈佩斯口碑之作

但浮华之下,却预示了未来的剧变:

2015年,徐峥的《港囧》票房略胜沈腾的电影首作《夏洛特烦恼》,但前者口碑崩塌,后者口碑爆棚。待到9年后的暑期档,沈腾凭《抓娃娃》的33.27亿元成为档期之冠、年度票房第三,反观徐峥的《逆行人生》却以3.59亿元票房黯然落幕。

《港囧》的“德不配位”,或许正为《逆行人生》埋下了伏笔;而《夏洛特烦恼》的口碑力量,至今还在助力沈腾成为“喜剧之王”。

对大鹏而言,《长安的荔枝》或许正是他下一个十年的“夏洛特烦恼”。

2015年,吴京导演《战狼》,票房仅5.4亿元,但其后十年,却掀起了英雄叙事浪潮,成为主旋律商业大片第一人。

2015年年末最后一天,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上映,当时谁都没想到,此后十年,这位小导演竟能缔造一个“悬疑宇宙”。

2015年的吴京和陈思诚,对后十年中国电影影响深远

到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为历年之最,而陈思诚居功甚伟:监制《消失的她》,投资《八角笼中》,《孤注一掷》亦是采用了他的电影语法。

电影作品可以争朝夕,电影人则要懂得来日方长。

十年暑期档兴衰蜕变,不过是将一些行业泡沫戳破,将“电影就是赚钱”的商业幻觉打碎,将一些并不热爱电影、只是“趁火打劫”的电影人淘汰。

此刻对一些电影公司、电影人来说,或许是至暗时刻;但至暗犹如暴雨,它很危险,却也能净化环境,也更能检验谁是豆腐渣,谁是金刚钻,更能实现正本清源,完成去伪存真。

当然,暴雨会将所有人淋湿,但有志于电影、热爱电影,以《哪吒之魔童闹海》《浪浪山小妖怪》等动画作品的制作态度去制作电影的人,自会想办法造一柄更结实的伞来遮雨。当这样的伞,越来越多,它们就会组成一个新的晴天。

2025年暑期档质量如此之高,就是整个电影行业可以期盼的晴天的开始。

来源:谈资有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