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洗菜池干净,无其他泔水残留,备餐间红案区、白案区划分合理,留样柜干净卫生。”3月24日,灵武市组织开展全市学校食堂观摩活动,在灵武市第八中学的食堂,观摩者不约而同地说出感受。
“洗菜池干净,无其他泔水残留,备餐间红案区、白案区划分合理,留样柜干净卫生。”3月24日,灵武市组织开展全市学校食堂观摩活动,在灵武市第八中学的食堂,观摩者不约而同地说出感受。
参观者深入食品加工操作间查看。
灵武市第八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在校学生360多名,每天中午有140名学生固定就餐。“午餐为学生准备一荤一素一汤,下午以面食为主,两天提供一次水果,一天的用餐标准为13元。”灵武市第八中学校长张振华介绍。2024年以来,灵武市第八中学积极争取相关资金,改善学生的用餐环境和用餐安全,先后投资16万元用于餐盘、碗筷、消毒碗柜、墙体等方面的改造。并成立家长膳食委员会,与新华百货开元店签订采购合同确保学生用餐安全。通过现场查看,观摩者对食堂管理的细节和关键环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互查互学中发现亮点、查找不足。
灵武市第八中学学生中午用餐。
泾兴小学是白土岗乡的一所移民小学,2024年正式启用学校食堂。食堂工作人员每做完一道工序都会将台面打扫干净,待香喷喷的饭菜出锅后,工作人员将第一勺饭菜装进固定的餐盒中,留样备用。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业务‘取经’,更是一次责任意识的强化,从食材溯源到餐盘消毒的每个细节都规范透明,这种‘边看边尝边讨论’的方式,比传统培训更直观有效。”灵武市大泉小学校长杨红军介绍,学校严把采购关、存储关、卫生关、加工关、洗消关、入口关,让师生吃得安全营养。
从明厨亮灶到数据赋能,从单向检查到多元共治,通过“检查+就餐+座谈”的全链条设计,为各学校搭建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灵武市通过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守好15712名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自2024年以来加强食品采购监管,依法依规启动退出机制,已退出企业4家,并投入资金355.1万元更换食堂设施设备153台,“互联网+明厨亮灶”管理模式实现全覆盖。(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英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