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家长在发现自家孩子比同龄人瘦小,身高体重都落后以后,第一反应就是去检查。
很多家长在发现自家孩子比同龄人瘦小,身高体重都落后以后,第一反应就是去检查。
她们总觉得检查下就知道孩子怎么了,就可以针对性地治疗好。
实际上,检查能查到的,以及检查后能解决的,都非常有限。
绝大多数孩子生长迟缓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营养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能力差”。
这里的“营养摄入不足”不光是指孩子吃得少,还可能是“吃得不对”、“吸收不好”或“消耗过大”。
而吃得少,主要还是消化吸收能力太差,正因为消化差,所以孩子不容易有饥饿感,没有饥饿感,就不爱吃。
吃得少,身体没有营养来源,这样如何能长个长肉呢。
一个人从婴儿长成成人,靠的是日复一日的食物供给,身体从食物里吸收营养,用于自身发育,所有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更新代谢,都离不开营养。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明确指出,生命最初几年的营养对于实现最佳生长、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
儿童的生长是一个需要持续、
充足能量和“建筑材料”的过程。
这些材料包括: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微量营养素:锌、铁、钙、维生素D、维生素A等
任何一环的缺失或不足,
都可能导致生长曲线下滑。
如,蛋白质是构建身体组织的基础;锌直接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对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缺铁会导致贫血,携氧能力下降,影响全身机能和食欲;钙和维生素D则是骨骼生长的关键。
所以,当孩子“不长肉不长个”时,我们的首要焦点应放在营养的优化上,而非急于寻求“特效药”。
//
有的宝妈可能会说,孩子吃得也不少呀,怎么就不长个不长肉呢?
这种情况,有几种可能性。
一种是,宝妈觉得吃得不少,实际上吃的就是很少,宝妈的感觉是不够合理的,而这个少,可能是量少,也可能是营养密度低。
比如早晚吃都吃一大碗粥,这看着量确实不少,但是米粥的营养密度低,看着多,实际上吃进去的只有一点点。
很多宝妈对孩子应该吃多少是没有太大概念的,她们以为孩子这么小,就只能吃一点点,实际上孩子由于新陈代谢快,营养摄入不光用于代谢,还得用于生长,日常每天都需要处于正氮平衡,所以需要的量,是不少的。
具体的,大家可以参考膳食指南的建议👇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确实吃得不少,但是存在慢敏,这就导致不仅吃了不吸收,而且进一步影响肠胃道功能,降低其消化吸收能力;
还有一种情况是,身体消耗太大了。
比如经常生病,过敏,它们都在不断消耗身体,消耗营养,即使吃得不少,也会影响吃的量赶不上消耗的速度,而导致不长个不长肉。
所以,孩子不长个不长肉,家长们应该审查是,孩子吃得会不会太少,是不是一直有消耗性问题存在,消化功能是不是太差了。
有了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改变的方向。
当然,并不是完全不需要检查。
最有必要的检查,是这两种:
1. 食物过敏检测(IgE)
查过敏原
2. 食物不耐受检测(IgG)
查慢敏
IgE检测(即时性过敏): 由IgE抗体介导,通常在进食后2小时内出现快速、明显的症状,如荨麻疹、嘴唇肿胀、呕吐、呼吸困难等。
这种情况家长通常能自行发现并规避,但也有的表现不是特别明显,需要检测确认。
IgG检测(慢敏): 由IgG抗体介导,更为隐匿和复杂。症状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才出现,且表现形式多样,如:慢性腹泻、腹胀、腹痛、湿疹、疲劳、情绪波动等。
这正是与“长得慢”密切相关却又极易被忽视的一点。
通过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可以发现哪些食物是孩子的“隐性负担”。
检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饮食剔除和轮替计划,通常能显著改善消化吸收状况,为生长扫清障碍。
//
另外,虽然营养不足是核心,但不排除有的孩子存在病理方面的问题。
并且长期的营养不良,还有可能造成生长因子偏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异常,所以相关检测也可以安排,
包括:
1.甲状腺功能
2.生长激素
3.骨龄评估
4.常规及生化检查
5.遗传代谢病筛查
1. 骨龄(Bone Age)检查:
拍摄左手腕X光片,观察骨骼的成熟度,与生理年龄对比,评估生长潜力。
若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提示孩子还有更多的生长时间,可能与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有关;
若骨龄超前,则可能提示青春期早发育等,会缩短总生长周期。
这是评估生长状况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检查。
2. 甲状腺功能(Thyroid Function)检查:
抽血检查TSH, T3, T4等指标。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激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会导致生长极其缓慢、食欲不振、精力差。
这是导致生长迟缓的一个经典内分泌原因,但通过药物补充激素可以有效治疗。
3.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及相关因子检查:
包括激发试验(因为GH呈脉冲式分泌,随机血值意义不大)、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
用于排查垂体性疾病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症。
这类检查通常是在排除了营养、甲状腺等更常见的原因后,且孩子身高偏离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考虑进行。
4. 常规及生化检查:
血常规:查看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
血清锌、铁蛋白、维生素D水平等,也可以用于评估一些关键营养素的状况。
注意,市面上有些高大上的检测,比如基因检测、尿液代谢、肠道菌群检测等,是没必要的。
花钱多但帮助不大,需要注意甄别。
//
其实这个绝大多数孩子长得慢,都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理问题,而是和喂养不足、消化弱、消耗大有关。
即使检测出来生长因子不足或者骨龄落后等,也极大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足导致,改善的落脚点还是在营养优化,消化提升上。
调理只要方向对了,改善就是时间问题。
来源:蓝弧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