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鬼崽岭的石像,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你说湖南道县这种深山老林,怎么能藏住那么多石头雕的人?不是几百个,是上万尊,还分文武官、孕妇、士兵……比秦始皇的兵马俑还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村里人平时都叫它“鬼崽崽”,据说哪怕是刮风下雨洗掉泥土,露出一个也没人敢随便动
鬼崽岭的石像,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你说湖南道县这种深山老林,怎么能藏住那么多石头雕的人?不是几百个,是上万尊,还分文武官、孕妇、士兵……比秦始皇的兵马俑还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村里人平时都叫它“鬼崽崽”,据说哪怕是刮风下雨洗掉泥土,露出一个也没人敢随便动——这个地方,连名字都带点阴气,谁都不说破,但还是有点敬畏的意思。
你要说这些石像跟兵马俑一样,是陪葬品,或者说是祭祀用品,那老百姓可能也认同。可偏偏它们不是整齐排列的,也不是規规矩矩地放在祠堂。绝大多数,埋在土里,露出半个肩膀或者一只手,甚至看不出来是个人还是个什么怪物。村里老人说得神秘,有的夜里没事去石像群边溜达,被风一吹,回家就病倒。你说是心理作用也好,鬼神之说也罢,这个地方就是自带一种神秘气场。
最有意思的是,谁也说不清这些石头到底是什么时候刻的。考古队进山查了又查,最后定下来,最古老的那一拨,竟然能追到四五千年前。这数字一出来,大家都傻了——这事发生在湖南永州,一百公里外,是闻名的九嶷山和舜帝陵。这地方,四五千年前也不是个人烟稠密的富庶地儿。可你想想,现在村子里才两千人不到,石像却有上万尊。以前村民甚至都不知道这玩意的存在,鬼崽岭大部分时候都没人敢去更没人去数这些石头,更别提记在什么县志里了。
说起来也神奇,除了偶尔下雨冲出的碎石像,大部分都藏在地下。村里小孩调皮,挖泥巴挖出来一个石头人,家里大人吓唬他:“快埋回去,别惹祸上身。”后来科学家们把时间拨回头,这些石像基本上可以断定,年代最早的那些,就是舜帝传说生活的年代。三千多尊最古老的石像,坐姿或者是交趾状,五官粗糙,石筋裸露,很像是用最原始的工具一刀一凿刻出来的。你去看古埃及胡夫金字塔——那个年代的石头建筑还雕饰得整整齐齐,可湖南道县这几个石像风吹雨打下来,只剩个大概轮廓。
讲到这儿,有个话题总是绕不开:这么一大片古石像,是不是有什么帝王墓就在附近?你去读这些传说、查地图、翻《史记》,舜帝陵的位置一直是谜。永州九嶷山,被屈原、司马迁、甚至《山海经》提到,千百年来,谁也说不准陵墓到底在哪个山头。这块地方也是个怪:越不起眼,越容易藏点不得了的东西。有人讲,说舜帝当年南巡,卒于苍梧,最终归葬在九嶷山。零陵这个地名,就是因为舜帝陵而得的。
这里得岔一句,湖南永州不光是山深水长,也是瑶族、苗族不少的地方。有人会说,这地儿偏得很,怎么配得上安葬舜帝?其实永州老百姓心里自有自豪,他们说我们这里才是稻米最早种出来的地方,陶器、丝织早就有了。别看外面人说不上话,零陵几千年前就是个文化大熔炉。连宋明理学的大人物周敦颐,就是道县人,“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你说舜帝能选这里,未必是偶然。
舜帝陵在哪,谁都说不准。只是灵气都在这,好事儿坏事儿也全在这。再往下走,鬼崽岭隔壁的尖山岭有白象庙,石像群旁边还有禹王庙,名字就是“象”和“禹”。象是谁?——舜帝的弟弟,就是那个小时候跟后妈一起欺负舜,后来被分封到永州的“有庳”,成了当地称“白象公”的守护神。再说禹,大家都知道是舜帝的接班人。白象庙旁禹王庙,摆明了是为了纪念舜帝和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说象这个人,不得不说家长里短。舜帝其实一直记挂这个弟弟——你要说象小时候不地道,千方百计想害哥哥,舜帝却心宽得很,后来还把他分封到远离都城的荒服之地,名叫有庳。象去了之后竟然痛改前非,也许是被大山大水洗跑了火气,也许舜帝的宽容起了作用,反正他后来在三苗九黎里混得风生水起,连语言文化都搭桥。后来官场里“通译南方语言”的职官都叫“象”,据说就是这位白象公的功劳。
奇怪的是,在唐朝时有个道州刺史薛伯高,觉得象不值得纪念,下令毁了象祠,把神像沉河。柳宗元被流放到永州,还为薛伯高拍手叫好,真是“官场兄弟”写的文章,和百姓心里的白象公不是一码事。谁也改不了民心,象祠很快又在原址重建了。后来搞水库,象祠又让水淹了,说没就没了,乡里的老人只在饭桌边提一提,外头的人已没人知道白象庙其实不是祭象,而是祭舜帝弟弟。
说多了像闲聊,其实舜帝南巡的事都绕不开情与义。史书记载,他一边感化南蛮,一边是奔亲而来。有人说其实舜帝是被大禹流放,南巡非巡是逃。是不是真的,咱们现在也说不清。古人喜欢把逃亡说成“巡幸”,唐明皇逃成都是西巡,宋高宗逃南方是东巡,慈禧太后逃西安就是西巡。反正舜帝确实离开了皇宫,在南方终老。妃子们一路跟着找他,走错方向,投水成了湘夫人——你看看湘江边的斑竹,都是泪痕。
至于鬼崽岭上的那些石像,是不是舜帝陵的陪葬品,又或者就是四五千年前的先民祭祀亡者的“鬼立”,谁敢说得准?有时候你站在岭上远望,天光云影之间,谁也不敢肯定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种谜,就像家里老人说的一句老话:“葬在这里,过个千年万年,谁还念得清?”只有石像还在,泥土里还藏着,偶尔被雨冲出一点线索。
春秋几经更换,湖南永州依然是讲舜帝传说的地方。每年祭祀,大典庄严,烟火缭绕。在网上总有人争历史,争什么夏朝究竟存不存在,说典籍不能当证据,非要有出土文字才算数。其实你去问老人家,他才不管那套洋规矩,也不管学者吵什么“信史”不信史。我们信的是故事,是十里八村的风俗,是那些石头人子夜静静地趴在岭上,等着下一场雨洗去泥尘。
谁能真的说清,这些石像到底意味着什么?舜帝是真的安葬在鬼崽岭吗?谷雨之后,山岭上又会露出几个新的石头人。时间漫长,命运像夜里的风,把很多事都藏在了土里。我们只知道,每一个“鬼崽崽”都有人在山下偷偷祭一回悄悄说一嘴,剩下的,等后人自己去碰、去猜。说到底,这是天南地北中国故事里最有烟火气的一种:旧事未完,人心不散,传奇都藏在泥土下。
来源:花旁飞舞的小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