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身边榜样| 一身多任守初心:李丹丹的法治课、振兴路与为民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7:22 1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覃塘区人民检察院特推出【学习身边榜样】系列专题报道,用身边典型个人的先进事迹感染、激励身边人,更好的带动检察人员在践行初心使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覃塘区人民检察院特推出【学习身边榜样】系列专题报道,用身边典型个人的先进事迹感染、激励身边人,更好的带动检察人员在践行初心使命中积极担当作为,努力推动各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覃塘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

在检察院里有这样一位身影:她身着“检察蓝”,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忠诚卫士;走上讲台,她化身普法“园丁”,用生动而有力量的语言播撒法治种子;扎根乡村,她又以驻村书记之名,踏遍村路为振兴谋策。从案卷堆积的办公桌到生动的课堂,从严肃的办案现场到泥土芬芳的村头巷尾,身份在变,岗位在换,但那份对检察事业的赤诚、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不变。今天,我们走近这位在多重角色中践行使命担当的检察干警——李丹丹。

李丹丹,女,中共党员

2018年贵港市“最美法律服务人”

2019年度全市检察工作先进个人

2021年覃塘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1年覃塘区第五届“最美志愿者

2022年“向上向善·广西青年榜样”

2022年全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


一次次老师,是她对法治宣传的热爱和奉献

“普法宣传已经成为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不懈为之努力的一部分”。这是“最美法律服务人”李丹丹说的一句话。自2015年12月考入覃塘区人民检察院参加工作以来,她便主动加入普法志愿者行列,协助创建院“荷”你说法品牌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历年来,分别受聘为贵港市政法系统“送法进校园”大巡讲活动讲师团讲师、覃塘区2019年“法治进校园”巡回大宣讲活动讲师、贵港市青年讲师团讲师、贵港市“八五”普法讲师团讲师。至今已在覃塘区各乡镇街道、社区、乡村等进行法治宣传近百次;到覃塘区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讲座上百次,慰问留守儿童30余次。多次为群众就法律咨询问题答疑解惑,切实将法律知识送进校园,送进社区,送进街道,送到人民群众的身边。她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法治的种子在覃塘人心中扎根发芽,这份对法治宣传的热爱与奉献,已化作照亮人心的光,温暖而坚定地铺就着普法之路。


一声声书记,是她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与付出

“李书记,我代表我们第7、第8生产队感谢你”。新朱村朱村屯第7生产队老党员朱建奎对李丹丹说道。2021年4月,她主动请缨到覃塘区黄练镇新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走访观察,她发现村里每个生产队均配备有活动中心,群众们休闲时间也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天、话家常。但是活动中心没有长凳、健身器械等设施可以让群众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夏天时,有些群众晚上只能坐在活动中心的小围墙或者是村中天桥边乘凉。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活动,她与村干部多次讨论研究,结合每个生产队均有活动中心载体的实际情况,决定利用驻村第一书记经费采购6套健身器材,安装在每个生产队的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锻炼身体及休闲娱乐的载体。于是在安装现场便出现了这一幕。当崭新的健身器材在活动中心立起来时,孩子们和老人们围着健身器材喜笑颜开,李丹丹站在一旁,看着晃动的身影,觉得很踏实,这是她为乡村播下的第一颗“活力种子”。

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她积极联合村干部,多方对接社会爱心人士,成功争取到三角梅350株,组织党员、群众齐动手,将三角梅栽种在村屯主干道两侧,为村落添上鲜亮色彩。在此基础上,她又主动向后盾单位党组请示汇报,经过积极协调沟通,成功申请到一批黄花风铃栽种于新朱村,进一步拓展了村屯绿化范围,让村容村貌更添生机。走进新朱村,一面面文化墙令人耳目一新,这是李丹丹与村里党员、群众共同制作的同心文化墙,共计6幅400余平方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乡村要发展,道路必先行。2022年8月,李丹丹与村干部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完成村里390米道路硬化,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群众之事无大小,桩桩件件系心头。李丹丹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土地,用实干诠释着“人民至上”的初心,让检徽的光芒,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绽放出别样的温暖与力量。


一桩桩控申办理,是她对检察事业的职责与担当

“我明白了,小妹谢谢你”。在覃塘区人民检察院群众接访室里,一位老上访户跟李丹丹说道。2024年12月18日,院里迎来一位“熟客”,是近年来不断上访的群众,作为部门副主任的李丹丹前去接访。刚到接访室,李丹丹还没来得及开口,群众就忍不住抱怨起来,并表现得很不耐烦和不满意。李丹丹不慌不忙,耐心微笑的等群众说完后说:“叔,您的情况以及诉求我已经听清楚了,那现在您休息一下,听我说一下”。看着满脸笑意的李丹丹,群众的情绪也渐渐平稳下来,耐心听李丹丹从情、法、理三方面的解释,听完之后对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明确认知,并跟她道谢。

担任第三检察部副主任的第三年,李丹丹才正式接手控告申诉类案件的办理。此前她更多负责部门的统筹协调,如今直面群众诉求,她把对岗位的熟稔化作了办案的底气。从梳理卷宗时的细致核对,到接待群众时的耐心倾听;从研究法规条文寻找突破,到协调各方推动矛盾化解——她接手的每一起控申案件,都带着“虽晚不怠”的认真。有人说“熟门熟路好办事”,她却觉得,无论何时上手,群众的期盼不能等,检察人的责任更不能等。她经手的控申案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字斟句酌的释法里、在往返奔波的协调中,藏着对“检察为民”的注解——职责与担当,从不在“何时开始”,而在“如何做好”。

来源:覃塘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