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半年狂赚50亿!5G 基站全球第二还不够,AI智能征服18大行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17:04 1

摘要: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份亮眼业绩背后的 “反差感”。上半年中兴总营收 715.5 亿,同比增长 14.5%,归母净利润 50.6 亿,扣非后也有 41 亿,二季度还比一季度环比增长。

谁能想到?一家靠 5G 基站稳居全球第二的通信巨头,半年狂赚 50.6 亿后,居然把重心押在了 AI 上。

政企业务增速飙到 109.9%,AI 服务器占比超一半,连医疗、工业、政务 18 个行业都被它的智算方案拿下!

更颠覆的是,曾经靠运营商 “吃饭” 的它,现在政企 + 消费者业务占比超 50%,连家庭里的 AI 萌宠、云 PAD 都成了新增长点。

明明 5G 基本盘够稳,中兴为啥非要在 AI 赛道 “死磕”?这些看似不搭边的业务,到底是怎么拧成一股劲的?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份亮眼业绩背后的 “反差感”。上半年中兴总营收 715.5 亿,同比增长 14.5%,归母净利润 50.6 亿,扣非后也有 41 亿,二季度还比一季度环比增长。

要知道这时候国内 5G 投资增速放缓,不少同行的运营商业务都在 “踩刹车”,中兴自己的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 350.6 亿,虽然没下滑,但也面临压力。

可偏偏政企业务像开了挂,192.5 亿的营收同比翻倍,直接成了拉增长的 “发动机”,消费者业务也跟着涨了 7.6%,172.4 亿的营收里,光手机国际市场就增了 30% 多。

最让人意外的是 “第二曲线” 的爆发力,以算力、终端为代表的业务同比增长近 100%,占总营收超 35%,服务器及存储业务更是疯涨 200%,其中 AI 服务器贡献了 55% 的营收。

要知道几年前中兴还被调侃 “离不开运营商订单”,现在居然在 AI 算力领域跑出了加速度,这转变可不是靠 “运气”。

深究下去会发现,中兴的 “底气” 全在研发上砸出来的。上半年 126.6 亿的研发费用,占营收近 18%,过去六年半累计投了快 1300 亿。

这就相当于每天往研发里砸 5000 多万!钱没白花,专利池里藏着真东西,全球 9.4 万件专利申请,授权超 5 万件,AI 领域近 5500 件申请,而且一半已授权,芯片领域也有 5700 件申请,已授权超 3700 件,这些不是 “纸面上的专利”,而是真能落地的技术。

就说它的智算超节点系统,靠自研的 “凌云” AI 交换芯片,能把国产 GPU 卡连起来搞大规模互联,甚至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还拿了中国算力大会 “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 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SAIL 奖,这可是国家级、世界级的认可。

更实在的是它还搞了个 “算力统一云管平台”,在南京滨江工厂试点时,直接把 12 小时的生产排程压缩到 1.5 小时,SMT 资源调度从 24 小时砍到 25 分钟,这效率提升可不是 “花架子”。

有人可能会问:5G 基站全球第二的优势,跟 AI 有啥关系?中兴的聪明之处就在这 —— 把 “连接” 的老本行和 “算力” 的新赛道绑在了一起。

它的 5G-A 技术早就不只是 “打电话、上网”,在河南安阳,用 5G-A 通感一体技术操控无人机运血,把原来 40 分钟的陆路时间缩到 10 分钟,紧急情况下能救命;在低空经济领域,5G-A 还能精准定位无人机、物流车,已经落地 100 多个项目。

现在中兴还在推进 6G 研发,说白了就是要搭建更稳、更快的 “网络高速公路”,让 AI 的数据、算力能顺畅流动。

光有技术不够,能解决行业 “真问题” 才叫本事。中兴的 AI 不是停留在实验室,而是扎进了 18 个行业的 “毛细血管”。

医疗领域,和河北移动合作的肿瘤 AI 诊断系统,几分钟就能出病理报告,准确率超 95%,医生不用再熬夜看切片。

工业场景,帮南京滨江工厂搞智能排产,生产效率翻了好几倍;政务方面,江宁 “一网统管” 系统靠它的技术,治理效能提升 60%,老百姓办事不用再跑断腿;就连青岛地铁的供电机房,都靠它的 AI 巡检替代人工,既安全又高效。

更贴近生活的是家庭和个人场景。中兴的 “中兴 + 努比亚” 双品牌玩得很溜:努比亚 Z70S Ultra 摄影师版、Flip 2 小折叠屏,瞄准年轻人的喜好;全球首款二合一云 PAD 上半年卖了 100 多万台,既能当平板又能连键盘,学生、办公族都爱用;

还有个叫 “麻薯 Mochi” 的 AI 萌宠,软萌萌的能陪人聊天、安抚情绪,连独居老人都觉得贴心。家庭里的 FTTR+Wi-Fi 7 组合,能实现全屋无死角覆盖,追剧、打游戏再也不卡,AI 还能智能调度网络,孩子上网课和大人办公互不耽误。

现在的中兴,早就不是 “只卖基站的公司” 了。它搞出了 “1+N+X” 的 AI 战略:1 个基础模型库打底,N 个领域模型针对不同行业,X 个场景应用落地到具体需求。

比如通信网络用的电信大模型,能让网络运营能效提 10-15%;研发用的星云编程大模型,还能帮程序员补代码、转语言,效率提了 10% 以上。

更难得的是中兴没想着 “吃独食”。现在已经有 2 万多家合作伙伴,一起搞出 1000 多个联合解决方案,今年还推出 “三位一体” 生态模式。

不光给技术还帮着对接政策、配套资金,比如帮中小科技公司搞 AI 适配,让它们不用从头研发就能用智算方案。2025 年初甚至专门成立了生态部门,就是想拉着更多人一起把 AI 蛋糕做大。

为啥中兴非要在 AI 上 “死磕”?看看行业趋势就懂了,IDC 预测 2028 年全球 AI 市场规模会突破 8000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 32%。

国内运营商今年算力投资要增 20% 以上,互联网巨头未来三年 AI 投资超 5000 亿,中兴手里握着 5G 连接的 “钥匙”,又有 AI 算力的 “引擎”,正好踩中了这个风口。

可AI 算力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怎么保持技术领先?政企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怎么平衡毛利率?这些都是中兴要面对的问题。

但从目前来看,它已经走出了 “传统通信企业转型 AI” 的新路子。不盲目追热点,而是把老本行的优势和新赛道的机遇结合,用实打实的技术解决真问题。

从 5G 基站全球第二,到 AI 征服 18 大行业,中兴这半年的 50 亿利润,藏着的不只是业绩,更是传统企业转型的 “破局思路”,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盯着未来的趋势,用研发筑牢根基,用场景落地价值,再拉着伙伴一起成长。

接下来随着 5G-A 普及、6G 研发推进,中兴的 AI 故事或许还能更精彩,至于能不能在这条赛道上一直领跑,咱们接着看!

来源:靳律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