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卷翻夫妻店:3个月面馆倒闭,十几块的面竟被嫌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16:55 1

摘要:凌晨四点,河北廊坊一家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夫妻面馆拉下卷帘门。门口贴着“旺铺转让”的红纸,旁边还留着开业时“第二碗半价”的褪色彩旗。三个月前,张磊和妻子把全部积蓄15万元砸进这间铺子,梦想着靠一碗招牌牛肉面让全家过上好日子;三个月后,他们成了“外卖收尸人”狗哥视频

凌晨四点,河北廊坊一家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夫妻面馆拉下卷帘门。门口贴着“旺铺转让”的红纸,旁边还留着开业时“第二碗半价”的褪色彩旗。三个月前,张磊和妻子把全部积蓄15万元砸进这间铺子,梦想着靠一碗招牌牛肉面让全家过上好日子;三个月后,他们成了“外卖收尸人”狗哥视频里的“最新素材”。

“外卖大战”四个字,浓缩了他们的全部噩梦。

张磊给记者算账:一碗牛肉面,堂食卖15元,毛利大约6元;外卖平台标价7.8元,扣除平台扣点、配送费、红包补贴,到手只剩6.2元,再减去食材、房租、水电,利润只剩1块多。“每天卖100单外卖,能赚100多块,可房租就200块。”更让他绝望的是,哪怕卖7块8,依旧被顾客留言“太贵”“隔壁只卖6块9”。

低价像一把钝刀,一点点割掉小店的生存空间。平台用补贴换来流量,顾客用点赞换来“薅羊毛”的快感,只有商家在流血。狗哥在廊坊干了七年回收,见过上万家倒闭的小店。他手机里存着上千张“清仓甩卖”的照片:九成新的四门冰柜1000元就卖,只用过三个月的煮面桶300元没人要。“以前一年倒闭一波,现在一个月倒闭一波。”狗哥说,最疯狂时,他一天拖走过七家外卖店的设备。

张磊也曾想过自救。他在门口立了“到店吃面送煎蛋”的牌子,可顾客隔着玻璃晃晃手机:“外卖更便宜。”他去找平台BD(商务拓展),对方一句话把他噎住:“你不降价,流量就给隔壁。”他甚至把希望寄托在“直播带货”,却发现镜头里永远只有“9块9秒杀”才能留住人。

“我们这些小老板就像被绑在跑步机上的仓鼠,跑得越快,其实离终点越远。”张磊苦笑。

从全国范围看,这场“外卖大战”已进入第三年。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24%,但客单价却下滑11%。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持续加码补贴、红包、会员免运费,最终成本层层下压到最末端的餐饮门店。中国饭店协会调研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小餐饮门店平均利润率已跌至3.8%,为十年来最低。

更隐蔽的伤害是“价格锚定”。当消费者习惯了七八块吃一碗面,线下15元就成了“杀猪价”。河北大学经济学教授王建军指出,平台补贴扭曲了真实供需关系,短期内看似“让利于民”,长期却破坏了价格体系。“一旦补贴退坡,商家要么涨价被骂,要么继续亏损倒闭,消费者最终也会发现,家门口的平价小馆越来越少。”

张磊的面馆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狗哥透露,他最近回收的设备里,出现了更多奇怪的品类:专做“9块9披萨”的烤箱、一次没用过的高端意面机、号称“外卖爆款”的韩式炸鸡炉。“这些老板都是被短视频里的‘爆款神话’忽悠进来的。”狗哥叹气,“他们以为只要上了外卖就能发财,却不知道平台要的是流水,不是利润。”

闭店那天,张磊把最后三袋面粉送给了隔壁卖煎饼的大姐。大姐安慰他:“明年再干。”可夫妻俩已经决定:不再开店,去找个厂子打工。“至少工资是稳定的。”张磊说这话时,手里攥着那张还没来得及贴出去的“新店开业全场八折”海报,指节发白。

外卖平台的弹窗广告依旧闪烁——“新人专享0.1元吃炸鸡”“限时红包最高立减20元”。在它背后,是无数个“张磊”用血本无归换来的“繁荣”。当补贴潮水退去,沙滩上还能剩下什么?或许正如狗哥所说:“我们回收的不只是设备,还有被低价毁掉的生活。”

来源:大卫行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