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版LABUBU遭抢购,潮玩行业热度重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6:52 1

摘要:8月28日晚,泡泡玛特“迷你版 LABUBU”线上开售即售罄:天猫旗舰店瞬售超30万件,得物1.9万人下单、近3.7万人标记“想要”,品牌小程序抽盒排队超4500人。虽然泡泡玛特的产能已较去年同期提升10倍以上,但依旧难以满足火热的市场需求。LABUBU系列产

8月28日晚,泡泡玛特“迷你版 LABUBU”线上开售即售罄:天猫旗舰店瞬售超30万件,得物1.9万人下单、近3.7万人标记“想要”,品牌小程序抽盒排队超4500人。虽然泡泡玛特的产能已较去年同期提升10倍以上,但依旧难以满足火热的市场需求。LABUBU系列产品也跻身世界级热门IP,它的畅销成为当下潮玩行业热度与发展逻辑的直观体现。

潮玩的定义与特点

潮玩,即“潮流玩具”,是融合艺术、设计、潮流文化的娱乐消费品类,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日本与中国香港,21世纪后在全球兴起。

潮玩的核心特征是IP驱动,涵盖设计师玩具、盲盒、手办、BJD娃娃等形态,多由知名艺术家或品牌打造独特形象(如泡泡玛特 Molly、迪士尼星黛露),兼具收藏属性与社交属性。潮玩的消费群体以15-35岁年轻群体为主,购买动机包括对IP的情感认同、盲盒随机性带来的惊喜感,以及圈层社交需求等。

潮玩的类型

潮玩的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多种设计风格、制作工艺和消费体验,满足了不同年龄层和兴趣群体的需求。根据市场分类,潮玩主要可以分为六大类:盲盒/公仔、手办/模玩、BJD娃娃、艺术家玩具、毛绒玩具和拼装积木等。这些品类不仅体现了潮流文化的多元性,也反映了消费者从收藏、互动到情感投射的多样化需求。

潮玩与传统玩具的差异

从产品定位看,传统玩具以“功能性”为主,多面向儿童,侧重益智、娱乐或教育(如积木、拼图、玩偶)。潮玩以“情感与文化表达”为核心,消费者为IP情怀、设计美学或收藏欲买单,复购率与粉丝粘性更高。

从核心属性看,传统玩具强调“使用价值”,玩法固定、生命周期短;潮玩兼具“收藏属性+社交属性”,IP形象独特,常以盲盒形式发售,稀缺款可形成二级市场溢价,还能通过展会、社群形成社交话题。价格上,不分潮玩因限量而价高较高,传统玩具价格较为便宜。

从文化内核看,传统玩具文化符号单一,多依托经典童话或常识;潮玩深度融合街头文化、艺术设计、影视IP等潮流元素,甚至承载设计师的个人理念,文化表达更多元前卫。

潮玩的商业模式

当前潮玩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IP+产品+渠道”展开,盈利模式多元化。企业通过获取或自研IP,开发限量款、联名款产品,结合盲盒抽选机制提升溢价能力和复购率 。销售上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策略,线上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营销(如抖音直播、小红书种草)引流,线下通过主题门店、快闪店和自动售货机增强体验感 。此外,部分企业布局二手交易市场和会员体系,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并提升用户粘性,形成“购买—收藏—交易—再消费”的闭环生态。泡泡玛特等头部企业还通过举办潮流展会、发行数字藏品等方式拓展IP边界,增强品牌文化属性和盈利能力。

潮流玩具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设计师、IP 版权方和原材料供应商。设计师是潮玩创意核心,独立设计师或设计团队凭借独特审美与创新理念,赋予潮玩独一无二的形象与故事。IP 版权方则提供热门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的 IP 授权,为潮玩赋能,如迪士尼 IP 与潮玩的联名。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类材料,像制作手办常用的 PVC、树脂等,其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潮玩的品质和生产周期。

中游环节以生产制造和品牌运营为主。生产制造商负责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产品,涵盖模具开发、注塑、涂装、组装等多道工序,对工艺水平要求极高。品牌运营商则承担起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的重任,通过举办潮玩展会、与明星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布局线上电商平台、线下潮玩店等销售渠道,拓宽产品销路。

下游主要是销售终端和消费者。销售终端除常见的线上线下店铺,还有潮玩展会、盲盒机等特色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多样购买途径。消费者群体涵盖了对潮玩有不同喜好和需求的人群,他们的反馈又能反向影响上游的设计和中游的生产运营决策,推动潮玩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2024年全球潮玩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0%,预计2025年全球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520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5%。

中国潮玩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通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年我国的潮玩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850亿元,约占全球的20%以上,同比增长15%左右。

全球代表性企业:

(1) 泡泡玛特(中国):IP 运营能力突出,拥有 Molly、LABUBU 等知名潮玩 IP,构建完整的潮玩生态体系,覆盖设计、生产与销售全链条。

(2) Funko(美国):以 Pop! 系列为核心,独特的大头造型设计覆盖影视、动漫等多元 IP,全球化分销网络与高频新品迭代能力显著。

(3) 万代南梦宫(日本):模型技术标杆企业,高达系列为代表的机甲文化符号,结合动漫 IP 授权与精细化工艺,占据收藏级潮玩高地。

(4) 52TOYS(中国):多品类 IP 玩具开拓者,Pouka Pouka 毛绒系列与 “猛兽匣” 变形机甲兼具设计感与可玩性,海外市场拓展迅速。

(5) Good Smile Company(日本):黏土人与 figma 系列以高可动性和治愈风格著称,深度绑定动漫 IP,线下快闪与主题咖啡馆强化用户体验。

中国代表性企业:

(1) 泡泡玛特(北京):IP 运营能力突出,拥有 Molly、LABUBU 等全球知名 IP,构建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生态,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海外收入占比近四成。

(2) 52TOYS(北京):多品类 IP 玩具开拓者,Panda Roll、“猛兽匣” 等系列兼具设计感与可玩性,覆盖超万家线下渠道,海外市场拓展迅速。

(3) 寻找独角兽(深圳):聚焦情绪价值,RiCO 治愈海岛系列与 FARMERBOB 潮流人设形成差异化矩阵,盲盒 + 艺术展模式引发 UGC 创作热潮,用户粘性极强。

(4) 布鲁可(上海):拼搭角色类玩具全球第三,奥特曼 IP 爆款驱动增长,9.9 元盲盒下沉市场策略与海外 IP 合作(如小黄人)拓宽用户群体,港股上市后增速亮眼。

(5) Hot Toys(中国香港):1:6比例珍藏人偶工艺巅峰,漫威、DC 等影视角色高还原度设计享誉全球,COSBABY 迷你系列吸引年轻收藏群体,工艺标杆地位稳固。

来源:行行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