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传播良好家风。来凤县妇联特开设“家风故事”专栏,对征集的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引导广大家庭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培育文明风尚。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传播良好家风。来凤县妇联特开设“家风故事”专栏,对征集的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引导广大家庭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培育文明风尚。
奶奶的酸奶盖
作者:曾子桐 指导老师:向美榕
我们家有个“小秘密”,就是奶奶喝完酸奶后,总要伸出舌头,仔仔细细地把酸奶盖舔得干干净净,亮晶晶的,像洗过一样。每次看到奶奶这样,我都在旁边偷偷笑,觉得奶奶真好玩。
有一天,我特别渴,打开一瓶新酸奶,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真甜呀!喝完就把瓶子随手放在桌上,酸奶盖还粘着不少白白的酸奶呢。我刚想跑出去玩,奶奶叫住了我:“宝贝,盖子上的酸奶还没吃干净呢,多可惜呀。”
“哎呀,就那么一点点嘛!”我满不在乎地说。奶奶把我拉到她身边,指着盖子上的酸奶,认真地说:“别小看这一点点哦。每一滴酸奶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养牛挤奶,工人叔叔阿姨用心做出来的。它们像小露珠一样珍贵呢!”奶奶还告诉我,她小时候,能吃上甜甜的酸奶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要特别珍惜,不能浪费一点点好东西。
听了奶奶的话,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盖子,也伸出舌头,小心地把上面甜甜的酸奶都舔干净。哇,原来盖子上剩下的酸奶,感觉更甜了呢!
从那以后,我喝完酸奶,也会学着奶奶,把盖子舔得亮亮的。妈妈看见了,笑着说:“真是我们家的小榜样!”爸爸也对我竖起大拇指。
奶奶用这个小动作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道理:要珍惜东西,不能浪费。 这就是我们家一个小小的好习惯,也是我们家温暖的家风。它像一颗甜甜的种子,种在了我心里,让我明白,爱惜每一粒粮食、每一滴牛奶,就是对劳动和美好生活的尊重。我要把这个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传承好家风
作者:李智勋 指导老师:王明丰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风是民风社风的基石。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和谐,更能为社会进步注入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湖北这片热土上,家风传承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些精神财富,既是湖北人民的骄傲,也是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要源泉。在当代,许许多多的家庭及模范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同时也生动展现了家风传承的时代价值。
我的家庭也有着良好的家风,那就是“爱国爱家,坚持不懈,勤俭节约”。记得爷爷奶奶在我小时候就给我说国家抗日战争的故事,希望我们作为中国人勿忘国耻。我慢慢地长大走进校园学习知识,在认真学习的同时,通过电视和网络逐渐看到和了解到更多我们国家在抗战时期的英雄和有名的战役。爸爸妈妈带我去纪念馆参观,烈士陵园祭奠抗日英雄。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不能忘记历史,努力学习拼搏为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
从小爸爸就教我要勤俭节约,在家要帮忙做家务,吃饭不许剩饭剩菜,进出房间要随手关电,在外买东西时要想想是自己的需求还是欲望。做事情要努力专注,坚持不懈。就像我打篮球一样,从拍球到胯下运球,从投篮到三步上篮,每个动作都要经过自己去反复练习才会有成果。这些家风爸爸也是深受爷爷的言传身教,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它们都会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里。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传承好家风,不仅能够提升家庭幸福指数,更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征程中,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传承好家风,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也是凝聚发展力量、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
爸爸的“神奇盒子”
作者:赵安睿 指导老师:田维
我家书桌抽屉里有个鞋盒,爸爸总说那是“百宝箱”。有次我趁他不注意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些“破东西”:缺了角的尺子、用胶带缠了又缠的钢笔、半块橡皮、小螺丝刀等等。
我不解地问爸爸:“咱家又不穷,为什么要留这么多破东西呢?”“这些可不是破东西,每一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有的还承载了爸爸的一些美好回忆,以后你就懂了。”爸爸笑着拿起那把尺子,“比如说这把尺子,这是爸爸上小学时用的,你看这里刻着‘1998’,那时候爸爸每次考试都用它。”他又拿出钢笔,“你爷爷当年省了三个月烟钱给我买的现在还能写呢。”最神奇的是那块橡皮,爸爸说那是他得了全班第一的奖品,都用成小豆豆了还舍不得扔。
上周我发现我的转笔刀坏了,正要扔进垃圾桶,爸爸突然说:“等等,让我看看。”他从"百宝箱"里找出个小螺丝刀,左拧拧右看看,居然把转笔刀修好了!我看得目瞪口呆,爸爸摸着我的头说:“东西坏了先别急着扔,想想能不能修好,就像做人一样,遇到困难也要想想办法。”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小百宝箱”,里面放着断了的彩色铅笔、喝完的牛奶盒。昨天我用牛奶盒做了个笔筒,妈妈夸我真有创意。放学路上,我看到同学扔掉的包装纸,想起爸爸的话,就捡起来折了只千纸鹤。晚上我把千纸鹤放进爸爸的“百宝箱”,爸爸笑着说:“咱们家的‘宝贝’越来越多啦!”
我看着盒子里闪闪发光的“宝贝”,忽然明白,爸爸的“百宝箱”里装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爷爷传给他、他又传给我的道理:勤俭节约,物尽其用。这大概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吧!
家风伴我成长
作者:李子墨 指导老师:向美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规,一个温馨的家庭,规矩更为重要,尊老爱幼,礼让待客、谦和做人,勤俭节约,是我家最重要的家风。
我们要懂得孝顺父母,孝敬老人。从婴儿时期的啼哭,到如今的成长,父母为一我们付出了无尽的关爱和努力.只为我们拥有光明的未来,这份爱是最伟大无私的。
从小妈妈教育我,红绿灯处,红灯还有50秒,虽然四周没有行人车辆,也没有警察叔叔赶时间的我们仍要耐心等待。在教室里,借给同学铅笔、橡皮、彩色笔和画画纸等等,解同学的燃眉之急。一件件小事,只要你肯去做,就会叠加成一件件有意义的大事。
从爷爷奶奶身上我学会了“勤俭节约”。爷爷奶奶经常天才刚亮就出去干活了。到很晚才回来。爷爷奶奶很节俭,天不黑不开灯,新衣服过年、走亲威的时候才穿,奶奶更是教育我,吃饭的时候不许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我从来没有看见爷爷奶奶倒过剩菜剩饭。奶奶经常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未来的日里,我会继续坚守这种家风并将其传承下去。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孝顺、勤俭、善良、诚实的孩子!
作者:王晗媛 指导老师:王明丰
家风,宛如春日里的一缕微风,轻柔却有力,无声地拂过我们的生活,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独特的印记:又似那继永不消散的香,萦绕在我们心间,给予我们滋养与力量。于我而言,家风是家中长辈言传身教的结晶,是对善良、勤劳、诚信的坚守,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我的奶奶是个善良的人,她的善良如同一汪清泉,滋润着身边每一个人。小时候,村里常有一些生活困苦的老人,奶奶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有一次,隔壁的李奶奶生病卧床,子女又不在身边,奶奶得知后,每天早早起床,做好饭菜送到李奶奶家,还细心地照顾她的身活起居。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李奶奶的身体逐渐康复。奶奶常说:“人这一辈子,谁都有难处,能帮一把是一把。”她的善良之举,不仅温暖了他人,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
勤劳是我家的另一个重要家风。我的父母是勤劳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撑起了一把大伞,使我们过起了美好的生活。小时候,父母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劳作。无论是夏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从不间断。回到家后,他们也总是闲不下来,忙着做家条,照顾家人。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上学时,每天放学后,我都会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都是小事,但我却从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明白,勤劳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实现梦想的途径。
诚信,是我家做人的根本准则。父亲常对我说:“人无信不吝,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一个人做人的根本。”记得有一次,父亲在集市上卖东西,有一位顾客买完东西后匆忙离开,多付了钱。父亲发现后,放下手中的活,沿着顾客的方向追去,直到把多收的钱还回去,才安心地回来。这件事让我深受触动,他让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始终坚守诚信原则,答应别人的事一定会努力做到。
家风,那镂永不消散的香,承载着长辈的期望与数诲,陪伴我成长,指引我前行。它让我懂得了善良的力量、勤劳的价值和诚信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将这份家风铭记在心,让它在我的生命中绽放出更加夠烂的光彩,也让它在岁月的流转中,传承不息,香满人间。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