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香港当代艺术的蓬勃浪潮中,女性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推动者。这些为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当代艺术注入强大力量的女性,用专业与魄力打破行业壁垒,突破重重阻碍,颠覆世俗成见。
在中国香港当代艺术的蓬勃浪潮中,女性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推动者。这些为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当代艺术注入强大力量的女性,用专业与魄力打破行业壁垒,突破重重阻碍,颠覆世俗成见。
出生于杭州,活跃于全球艺术界的魏蔚,正是其中代表:从麦肯锡大中华区首位女性合伙人,到佳士得亚洲区总裁及主席、厉蔚阁亚洲创始人,乃至创立艺术咨询公司艺蔚阁(Wei & Associates),她以跨界的商业思维在艺术的生态系统间架桥铺路,为艺术家和收藏家们出谋划策。
BAZAAR ART时尚芭莎艺术聚焦魏蔚与艺蔚阁——从打破行业桎梏到立足中国香港艺术界,她以女性力量打破固有边界,在商业与艺术的碰撞中发现全新的视角,树立了自己的独特位置。
专题首发于《时尚芭莎》杂志2025年3月刊
艺术顾问魏蔚在艺术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魏蔚生于杭州,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决定离开江南,投身更广阔的世界。她跑到法国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在著名的INSEAD商学院拿下了MBA学位(那是1999年)。毕业后,她进入竞争激烈的麦肯锡公司,十多年间,她不断攀登职业阶梯,打破了职场中的「玻璃天花板」,成为麦肯锡大中华区首位女性合伙人,为各大公司出谋划策,协助CEO们制定战略,在职场上叱咤风云。
艺术顾问魏蔚
在麦肯锡度过了将近十二年的光阴,剧情发生了反转!她抛开那些Excel表格和PPT,转身投入了全然不同的艺术世界。她任佳士得亚洲区总裁及主席,在八年的时间里,引领了拍卖行业的变革,策划了无数场破纪录的拍卖会。然而,就在2019年底,她再度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亚洲区主席的职位,前往哈佛大学「看书」。在哈佛度过了一年后,她成为厉蔚阁画廊亚洲区创始合伙人,将她在商业上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艰难的疫情期间,带领画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2024年12月,她再次做出了令人意外的举动,创办了自己的艺术咨询公司艺蔚阁,为藏家出谋划策,在瞬息万变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中运筹帷幄。
厉蔚阁亚洲,《色·形》,2024年3月21日至5月31日
很难想象,魏蔚从小对艺术并没有特别的训练。虽然成长环境让她比其他人多一些接触艺术的机会,但她从未梦想过成为艺术家,也从未设想过要从事拍卖或艺术经纪人的工作。在她看来,艺术是个相对小众的行业,尤其在亚洲,人们按部就班地发展事业,很少会接触到这一行。
咨询行业,尤其是像麦肯锡这样的顶级咨询公司,让魏蔚受益匪浅。多年来,她与众多企业高管交流,探讨如何管理一家公司,这让她深谙企业的运作模式。这份工作也让她在很短的时间内,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接触到各行各业。
然而,离开麦肯锡、进入艺术圈,对她来说更像是一场邂逅,而非刻意选择。她离开麦肯锡是比较主动的。“我个人不太喜欢周而复始,所以一旦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重复单一的工作状态,我可能就会主动寻求突破。我觉得人生比较有限,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今天过得比昨天好。”
厉蔚阁亚洲,《春华秋实》,2021年3月25日至5月31日
在这样的契机下,她离开了麦肯锡的舒适圈,去真正实践一个管理者的角色。魏蔚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态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她解释说,当时是佳士得选择了她,在相对被动的状态下开启了艺术行业的从业生涯。“我在麦肯锡工作了十多年,做咨询顾问,这样的经历让我期待真正去实操,去引领企业做出变革。”
很多人认为咨询行业和艺术行业是截然不同的,但魏蔚觉得这两个行业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两个行业都是以服务为核心的,以客户为本,只不过一个是服务企业,一个是服务个体。两个行业也都强调卓越。”所以,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左脑」和「右脑」、「阴」和「阳」的对比,但其实两家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也很类似。
厉蔚阁亚洲,《春华秋实》,2022年2月28日至4月30日
采访时BAZAAR ART提醒,这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但她现在是一位艺术顾问,是不是更要用「眼睛」去看待艺术?魏蔚笑着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她问她的公关,「art advisory」中文应该怎么说?公关告诉她,应该叫「艺术品收藏咨询服务」。
「我说我终于有一天把咨询服务和艺术品收藏结合在一起了,这融合了我的前世与今生。」魏蔚说道,「我觉得两者对我来讲,是水到渠成的一步,过往的经历好像冥冥中在引导我往这个方向走,只是到今天我才确信我准备好迈出这一步了。」
厉蔚阁亚洲,《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冬之花》
2023年3月20日– 4月29日
魏蔚解释说,艺术交易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前者代理艺术家,后者则是藏家之间的交易。在佳士得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在二级市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一级市场则尚有欠缺。五年前,她步入画廊界,尽管对运作模式不甚熟悉,但她再一次凭借卓越的视野与领导能力让厉蔚阁亚洲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当时,她还没有想过要做艺术顾问,反而觉得以她的经验还不够格,必须快速大量积累经验。
「这也促使我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艺术市场。」她解释道,「我要做新的尝试。我个性中一直有一股冲劲想要去探索新的领域,学习新的东西……日子过得太安逸,容易有危机感。」
魏蔚著,《从达·芬奇到安迪·沃霍尔:一生必看的美术馆》
离开佳士得,选择开画廊,是因为还想从事艺术品交易的工作。掌管画廊四年后,她对一级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更清晰我能做什么,我的优势在哪里。」她选择专注于二级市场顶尖作品,为藏家提供专业的艺术品收藏咨询服务。
她喜欢挑战自己,但不计较未来的得失。「做好当下,才能走好未来……接下来12个月到18个月大概会怎么样?我要去哪里,做什么事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很期待去见识新的东西,开启新的探索,开拓我还不知道的事情。」
从2012年进入艺术圈至今,十几年来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让她有信心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她感谢同事和藏家的信任,让她能够接触到众多艺术品,尤其是百万美元以上的高端艺术品。她对资深藏家的需求和收藏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
厉蔚阁亚洲,《红男绿女》,2024年1月18日–3月8日
她将艺术顾问的工作比作咨询项目,需要与藏家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目标,才能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除了私人洽购,她还为藏家提供藏品管理、展览咨询、仓储、保险建议等服务。
「最终,艺术顾问提供的是服务。」她强调,「你需要紧跟艺术市场的动态,包括市场趋势、不同板块的表现、不同地区的差异等等。这些信息对藏家来说非常重要,有助于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她还担任艺术家和艺术资产顾问,协助艺术家进行展览策划和项目落地,并为艺术资产提供专业的管理和咨询服务。
「我的职业生涯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地方。」她说道,「任何一个人,只要你不停下脚步,不断前进,就是成功的。不要固步自封,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艺术顾问魏蔚
她常对自己说,每个人都会经历高峰和低谷,「但要永远记得,生命是一个旅程,是一场不断探索的冒险。」她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自我。「对我来讲,这只是一个过程,我更期待下一站的风景。」
对她来说,真正值得骄傲的是成为一位好妈妈。她的女儿今年18岁,正在芝加哥大学读大一。
谈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魏蔚认为对女性来说确实不易,尤其在咨询行业。但她觉得艺术行业对女性已相对友好,女性从业者占比较其他行业更多。她的工作时间有弹性,夏冬两季的假期也适合有家庭的女性。而传统咨询行业的工作时间则相对固定。
但她觉得平衡最终更多是心态的问题。「你如果期望始终都在高位,对自己过分苛求,同时又活在家人的期许中的话,最终都会过载,难以平衡。」她举例说,「我跟我先生结婚第一天就告诉他,我不会做饭,所以他就从没指望过我下厨。」
「因为家人对你的期望值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所以我有的时候说,我大概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没有把对女儿的期望值放得很高,让她可以做她自己。」魏蔚和女儿在艺术上会进行很多沟通,有着不少共同话题。
女儿的成长经历激励了魏蔚,让她更有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
魏蔚解释说,身处高位时,难免会感到胆怯,「当你是一个亚洲区的总裁或者主席的时候,你可能会想,你抱着个大众眼中的金饭碗,如果把它扔掉的话,还会不会有下一个金饭碗?」
但她认为,在某些时刻,应该听从内心的指引。在哈佛游学期间,魏蔚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上课,而是每天去图书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我觉得,我毕竟不是艺术科班出身,很多知识我也常觉匮乏,所以我索性就花一年的时间去多读书,多沉淀,再去思考我想做什么。」
她认为,到了她这个年纪,成功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路走来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前进。如果在这个年龄段还能让她看到新的风景,她会很高兴。
艺术顾问魏蔚
艺术顾问这个行业在亚洲属于新兴行业,从业者不多,她算是先锋之一,创立了这种全球化的模式。她的机构在伦敦、日本、中国台北都有专业的顾问,同时也和欧美有合作关系,能够为亚洲客人提供全球化的艺术品咨询服务,而不是依附于某个西方的机构。
厉蔚阁亚洲,《先驱》,2021年8月26日至9月30日
魏蔚解释说,亚洲客人需要由亚洲人来服务,因为诉求不太一样,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等等,都需要更本土化的理解。她希望以自己的专业和能力来服务这个市场。「我希望探索这条路,因为这种商业模式比较特别。」
魏蔚认为,收藏最终还是要收自己喜欢的,因为每个人的品味都不一样。她记得资深藏家张宗宪曾用12个字总结收藏之道:看得见,买得起,捂得住,卖得掉。
这12个字,也像是魏蔚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总结。她不断探索,不断突破,最终在艺术的世界里树立了自己的位置。她以独特的视野和丰富的经验,为藏家和艺术家们提供咨询,也为推动亚洲艺术市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厉蔚阁亚洲
总策划:徐宁
编辑:Guannan Liu|撰文:Peifen Sung
平面摄影:何俊杰
设计:张晓晨|助理编辑:肖瑶
合作
greenbazaar@trends.com.cn
出品
来源:芭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