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科技破局食品工业:森隆抹竹以标准制定者身份重构市场格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4:09 1

摘要:随着全球天然食品添加剂需求持续增长,一项源自中国竹资源的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产业格局。四川森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竹叶粉》于2022年7月2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竹资源高值化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企业,森

随着全球天然食品添加剂需求持续增长,一项源自中国竹资源的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产业格局。四川森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竹叶粉》于2022年7月2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竹资源高值化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企业,森隆生物依托自主研发的“抹竹”竹叶粉产品,构建起覆盖原料、研发、生产到标准制定的全产业链壁垒,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兼具功能性与稳定性的新型解决方案。

技术破局:改写天然色素行业规则

当前食品工业正面临合成色素安全性争议与天然色素功能局限并存的行业痛点。对此,森隆生物携手高校科研团队,通过其专利工艺开发出“抹竹”竹叶粉,实现了三大关键性突破:首先,在热稳定性上取得显著突破,产品能在180℃高温环境下依然保持鲜绿色泽,有效解决了烘焙、热饮等高温加工领域长期存在的天然色素应用技术瓶颈;其次,建立了严格的安全品质保障体系,原料精选自四川无污染竹林,并在十万级净化车间进行生产;再次,实现了营养功能的强化,产品富含50%以上膳食纤维以及黄酮、酚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使其不仅具有着色功能,还兼具营养强化价值。此项综合性的技术突破,使得抹竹成为茶饮、冰淇淋、烘焙等领域的理想天然着色剂,成功填补了高温食品天然色素的应用空白。

标准筑基:掌握产业话语权

森隆生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企业联合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原料控制(特定产区筛选)、生产工艺(十万级净化车间应用)及安全指标管控方面的成熟经验融入标准建设。此举不仅填补了竹叶粉在官方标准中的空白,更推动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升级为行业规则制定者,从而奠定了其在竹食品产业链的领军地位。

全产业链构建竞争壁垒

为有效支撑技术创新与标准落地,森隆生物构建了贯穿全产业链的保障体系:上游资源端,企业在芦山推进高标准竹原料种植区建设,当前已完成3000亩落地(远景规划10000亩),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带动600余名竹农就业增收;中游制造端,依托总投资约10亿元(涵盖研发生产全链),通过BRC、HACCP、ISO 22000等国际食品安全认证及十万级净化车间,实现年产近千吨竹制品的产能保障;下游市场端,产品已覆盖烘焙、饮料、糖果等多元食品品类,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并借助CCTV权威传播强化品牌公信力。值得关注的是,其芦山产业项目与公益实践(包括向芦山中学及“一老一小”扶贫济困捐赠30万元)获评芦山县2023年度“最佳爱心奖”,彰显经济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度协同。

产学研融合驱动持续创新

森隆生物的核心优势源于深度产学研协同:在技术研发端,依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英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该团队拥有30余项中国和国际相关专利),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技术后盾;在应用开发端,联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成立竹源食品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竹产品;在人才架构端,核心团队由食品行业资深管理人才(如具备近二十年国内外行业经验的总经理)及学术权威(如竹领域开拓者张英教授)构成。这一“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推动主力产品“抹竹”竹叶粉于2023年上市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并持续拓展其在多元食品领域的应用场景。

当全球食品工业加速向清洁标签转型,森隆生物以竹科技破局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这家植根四川、布局全球的企业,正通过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将中国竹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其打造的“从竹林到餐桌”全产业链模式,不仅为食品行业提供绿色解决方案,更开辟了一条科技赋能生态资源的新路径。

来源:有范娱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