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朋友”在行动!防火于未“燃”,文明祭平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02:45 2

摘要:为切实筑牢清明期间防火安全屏障,应对祭祀用火与春耕农事叠加带来的火灾风险,持续做好森林管护及农村防灭火工作,近日,永和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当地政府组织护林员开展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演练专题培训,通过“案例警示+技能提升+文明倡导”三位一体模式,拧紧防火“安全阀”

为切实筑牢清明期间防火安全屏障,应对祭祀用火与春耕农事叠加带来的火灾风险,持续做好森林管护及农村防灭火工作,近日,永和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当地政府组织护林员开展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演练专题培训,通过“案例警示+技能提升+文明倡导”三位一体模式,拧紧防火“安全阀”,织密青山“防护网”。

警示教育绷紧“防火弦”。培训会上,消防宣传人员结合永和县山林分布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近五年来因祭祀焚香、烧纸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典型案例,通过播放《清明防火警示片》等,真实再现了星火蔓延、片火烧山的惊险过程,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敲响安全警钟。

实战演练锻造“硬本领”。针对清明祭祀火情突发性强、扑救难度大的特点,宣传人员现场演示灭火拖把、风力灭火机等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模拟多种典型火情场景,将参训护林员分为若干小组,开展初期火情压制、紧急避险撤离等实战演练项目,确保参训人员始终牢记“打早、打小、打了”的应急处置原则,切实提升应对突发火情的能力。

安全手册发挥“大作用”。大队宣传人员精心准备《森林防火指南》《家庭防火安全》等宣传手册和彩页,联合护林员们主动走进各村镇进行入户发放,叮嘱村民们认真阅读防火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不在野外使用明火,严防火灾事故发生,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增强了护林员和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也为清明期间的农村、森林防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大队将持续秉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凝聚群防群治合力,携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祭祀烧纸、烧荒、随意丢烟头

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却极易留下火灾隐患

勿要心存侥幸,一旦因过失引发火灾

就可能触犯失火罪

01

2024年3月24日,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卢某平到山上采蕨菜时,不小心踩到蚂蚁窝,蚂蚁爬到脚上,一气之下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点燃蚂蚁窝边上的枯草和干柴。因天干风大,火势蔓延,引发森林火灾,造成损失总额近142万元。最终卢某平因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02

2023年3月6日,安徽省舒城县程某骑人力三轮车至当地某山场采挖映山红,采挖结束返回途中遇到一杂树堆,为方便行走,遂使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点燃杂树堆,并在未确保熄灭火源的情况下离开现场,后火势变大,引发森林火灾。经调查,此次火灾森林过火面积236.04亩,主要为疏林地、灌木林地和竹林地等,其中受灾森林面积为12.34亩,林木损失约47.96立方米,受损林木折合人民币81982元。经法院审理,程某被判犯失火罪,获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赔偿因失火行为造成的损失81982元。

03

2023年1月21日,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潘某某和家人到山中祭拜,并携蜡烛及鞭炮等祭拜品。在祭拜期间,潘某某使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违规在山上烧香点烛、燃放鞭炮。当天上午祭拜完后,潘某某认为没有明火后便下山离开,不久后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的余烬引起明火,火势沿着坟墓往四周扩散,继而引发山火,山火燃烧至附近村民在山上种植的桉树、松树等树木。经鉴定,森林火灾火场林地总面积223.66亩,其中过火林地面积153.17亩,烧毁的林木价值人民币62296元。经法院审理,潘某某犯失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62296元。

每年3月至6月

是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期

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火期

森林草原火灾有什么危害,如何防范森林火灾

遇到火灾避险自救,这份安全提示

戳图,一起来学习吧

↓↓↓

来源:临汾消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