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中期业绩盘点:资产、负债及收入结构“三优”,其他非息净收入增长111%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12:14 1

摘要:8月29日,建设银行对外公告中期业绩,并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经营收入3859.05亿元,同比增长2.9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同比增长4.02%;拨备前利润2901.03亿元,同比增长3.37%;拨备覆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转正,投资收益等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交出了向轻资产、轻资本业务转型的经营“答卷”。

8月29日,建设银行对外公告中期业绩,并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经营收入3859.05亿元,同比增长2.9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同比增长4.02%;拨备前利润2901.03亿元,同比增长3.37%;拨备覆盖率为239.40%,较上年末提升5.8个百分点。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2023、2024连续两年分红超千亿元;2025年将进行两次分红,中期分红比例保持30%。

对于中报业绩较一季度有所改善的原因,建设银行行长张毅总结为:一是提升量价平衡发展能力,净利息收入降幅进一步收窄;二是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非利息收入贡献;三是持续完善全覆盖、全流程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投入产出质效;四是夯实风险防控根基,强化资产质量管控。

此外,关键指标向好也得益于该行推进资产、负债及收入结构“三优”,即资产结构优化,贷款和债券余额占比近九成,聚焦提振消费、服务新质生产力、“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支持;负债结构优化,有效控制长期限、高成本存款,境内活期存款余额占比超过四成;收入结构优化,轻资产、轻资本业务转型推动高新领域收入持续增长,抓住金融市场的有利机遇,实现其他非息净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111.36%。

精准发力,贷款和金融投资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截至上半年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44.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2%。在资产端,面对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趋势,该行优化资产配置,重点发力高收益资产,贷款和金融投资在生息资产中占比实现提升。

在业绩说明会上,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指出,2024年的LPR下调以及今年5月的降息效应叠加释放,公开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共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5个基点。但该行持续优化资产端配置,压降低收益的同业资产占比,提高收益较高的贷款、债券等核心资产的配置力度。

“上半年,建设银行生息资产日均同比增速7.45%,较一季度提升1.53个百分点;贷款和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2.7万亿元,创近三年同期新高。”建设银行行长张毅也介绍道。

从资产结构来看,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7.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金融投资为11.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9万亿元,增幅10.17%,贷款和金融投资占比达88.26%。金融投资中,债券较上年末增加1.06万亿元,增幅10.22%,占比为97.33%。

对于上半年债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提到,该行积极参与债券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截至6月末,集团人民币债券投资规模比上年末增加近1万亿元,新增投资主要投向国债、地方债和企业债,这三类债券新增占比达到92%。科创债和绿色债券投资认购量也是成倍增加。

提升高收益资产规模的同时,在贷款投向方面,建设银行精准发力,优化信贷结构,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增速16.81%;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增速18.92%。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增速14.88%。同时,大力助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8524亿元,增速13.44%。“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远高于全行贷款的平均增速。

此外,资本占用低、回报高的零售类贷款占比也在可比同业中保持领先优势。据张毅介绍,截至上半年末,该行个人类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的余额均保持同业领先,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量、个人消费贷款的新增均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普惠贷款余额达到3.74万亿元。据半年报披露,该行个人消费贷款6141.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5%;个人经营贷款1.23万亿元,增长20.38%。

就后续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部署情况,张毅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行将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聚焦精准支持真实的消费需求,简化贴息流程,提升客户体验,深化贷款与消费场景融合,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扩大消费需求,让消费市场的参与方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潜力。在政策的带动下,建行有信心,在下半年继续保持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的稳定增长。

息差降幅收窄,活期存款占比超四成

负债端方面,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负债总额40.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2万亿元,增幅9.73%,与资产增长基本匹配。其中,吸收存款余额30.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6万亿元,增幅6.11%;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4.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924.80亿元,增幅29.93%。

对于负债端结构优化的成果,生柳荣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该行加强对期限长、付息率高的定期存款的管控,取得了良好效果,上半年存款付息率下降32个基点;在存款之外,加强主动负债管理,负债端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建设银行吸收存款利息支出201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3.44亿元,降幅16.01%,主要是吸收存款年化平均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2个基点。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利息支出380.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3.36亿元,降幅17.97%,主要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年化平均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6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压降高息存款成本之外,建设银行稳定活期存款规模和占比。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境内活期存款12.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84.69亿元,增幅4.42%,境内活期存款占比为43.19%。

建设银行副行长韩静指出,建设银行在存款总量持续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结构,拓展低成本资金,活期存款增量贡献度显著加大。截至6月末,活期存款新增占比超30%,同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高,不仅是银客关系稳定的表征,也是对客综合服务能力的体现。

此外,顺应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客户资金多元化、理财化趋势,建设银行一体推进存款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管理的对公客户金融资产达12.82万亿元,个人客户金融资产突破22.04万亿元,其中个人财富管理客户较年初新增近450万户,个人AUM日均新增超1.7万亿元。

资产、负债结构双重优化之下,建设银行息差降幅实现收窄,上半年净息差为1.40%,较一季度微降1个基点。

“由于贷款重定价快于存款,在去年LPR及存款利率下调的滞后影响下,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仍有一定下行压力。”生柳荣展望道,当前央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畅通利率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近年来,央行在引导贷款端利率下降、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同时,强调资产端和负债端降息的对称性。二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央行对利率政策工具的运用更加审慎,更多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综合来看,我们判断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我们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保持净息差在可比同业的领先水平。”生柳荣指出。

非利息收入贡献突出,投资收益高增

面对市场利率变化,“加快培育新动能”“轻资产、轻资本转型”成为多数银行重点发力的方向。在中期业绩报告中,建设银行也交出了取得成效的非利息收入“成绩单”。

据建设银行披露,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25.93%;非利息净收入占经营收入比例25.70%,同比提升4.68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22亿元,增幅4.02%。

据Wind数据梳理,这是建设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以来,业绩报告首次显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正增长。生柳荣指出,手续费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客户基础持续夯实,国家政策鼓励各家银行减费让利、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该行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加大了对客户和项目的拓展,客户基础进一步扩大。

二是巩固并提升服务能力,重点领域收入贡献增加。在对私服务方面,通过深化数字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第三方支付上半年收入贡献超百亿元。在对公结算方面,增加了对公客户的拓展,提高了产品的覆盖度,对公结算收入比较稳定,在同业中处于第一方阵。此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服务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同时,银团贷款、投资银行和特有的工程咨询服务的收入都实现了比较好的增长。

三是抓住资本市场回暖的有利机遇,财富管理业务边际向好。代销基金收入增速超过20%。第三方存管(CTS)客户总量和存管资金量均保持同业领先,收入增幅超过40%。代理保险方面,二季度在业务量增加的同时收入也呈现了正增长。

半年报数据也显示,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建设银行代理业务手续费为94.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3亿元,增幅4.57%,其中代销基金业务加强产品优选供给与头部机构合作,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顾问和咨询费为7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4亿元,增幅14.35%,主要是财务顾问、造价咨询等业务积极服务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6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90亿元,增幅35.44%,主要来自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增长和理财产品的贡献。

同时,建设银行营业收入结构也得到优化,据生柳荣介绍,两个占比的变化说明该行转型效果不断在呈现。一是手续费净收入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上半年为16.90%(H股口径),较上年同期上升0.17个百分点,体现了银行的轻资产轻资本特征。二是重点领域收入占比,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交易银行等重点领域收入贡献在六成以上。

另外,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表现亮眼。据张毅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上半年该行实现其他净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111.36%。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汇兑收益同比增速均超过200%。

其中,投资收益279.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1.15亿元,增幅为217.29%,主要是债券投资和权益投资处置收益同比增加;汇兑收益83.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20亿元,增幅为206.47%,主要是受业务变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外汇业务相关损益同比增加。

针对债券投资策略,纪志宏表示,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利率呈双边震荡走势,建设银行在保持政府债投资规模市场领先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存量结构,主动调整组合中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账户结构,国债占比较去年末提升了约1个百分点;同时,注重把握市场机会,运用二级市场交易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债券投资总体上业务风险管控有效、投资收益保持同业领先,市场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增强。

文/钱晓睿

编辑/王欣宇 徐楠

来源:财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