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上,欧洲7.41亿,中国14亿多,密度中国高得多。欧洲人口过亿的国家就俄罗斯1.44亿,其他如德国8400万、法国6600万、英国6900万、意大利5900万、西班牙4800万,都在千万级。
欧洲耕地总面积45亿亩,这包括俄罗斯那大片黑土区,还有法国德国的平原田野。
中国耕地19亿亩,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
人口上,欧洲7.41亿,中国14亿多,密度中国高得多。欧洲人口过亿的国家就俄罗斯1.44亿,其他如德国8400万、法国6600万、英国6900万、意大利5900万、西班牙4800万,都在千万级。
为什么地多人口少?关键在农业生产力。
耕地面积只是起点,光热雨土和农技决定产量。欧洲纬度高,整体比中国高20度左右,最南西班牙马德里北纬40度,希腊雅典38度,意大利那不勒斯41度,这和中国东北沈阳差不多。
北边丹麦哥本哈根55度,瑞典斯德哥尔摩59度,芬兰赫尔辛基60度。
高纬度太阳辐射弱,年积温低,就算北大西洋暖流帮着缓和冬天,总热量不如中国。
中国大部季风气候,东北哈尔滨45度,长春44度,沈阳41度,南边广州23度,厦门24度,夏天高温多雨,作物吸饱养分,长势旺。
气候这事儿直接影响作物选择和产量。
欧洲粮食以小麦大麦为主,只有南欧意大利西班牙局部河谷能种水稻,稻子喜热湿,产量高,但欧洲整体不合适。
中国北方小麦,长江南稻麦轮作,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单位面积产出多。古代欧洲粮食单调,产量低,人口难扩。中国粮食品种丰富,养活更多人。
拿印尼爪哇岛比,面积13.88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亿多,热带火山土肥,水稻两年九熟或一年四五熟。耕地大小不是唯一,综合条件才关键。
欧洲虽地多,气候限产,人口上不去。
农技差距也大。
古代欧洲耕作粗放,撒播种子不匀,作物抢养分,野草多,土壤易耗尽,只能休耕恢复。中国早用垄耕,田垄起沟,作物间留空,浇水除草方便,产量稳。
肥料上,欧洲古时有机肥用少,地力靠休耕。中国人畜粪草灰沤施,土地常耕不衰。
这些技法让中国单位产量高,人口承载力强。欧洲直到工业革命前,农技落后,人口增长慢。
历史来看,欧洲人口从古到今多低于中国。
罗马帝国鼎盛期人口六七千万,中世纪黑死病减半,11-13世纪回升,但灾难频仍。中国秦汉起人口稳增,农业支撑王朝。欧洲战争瘟疫多,人口波动大。
中国灌溉发达,运河调粮,饥荒少。欧洲森林覆盖广,开垦慢,土壤酸性需调,操作繁。
人口密度低,城市少,农村散居,粮食短缺时死亡率高。中国城镇网密,粮食流通顺,人口稳定。
工业革命后,欧洲人口猛涨,从18世纪中叶英国起步,蒸汽机化肥进田,亩产翻倍,城市吸人,医疗改善,死亡率降。
19世纪欧洲人口从1.8亿到2.66亿,铁路运粮,饥荒减。但后期城市化深,妇女工作多,生育率降。
20世纪战争后,人口恢复靠移民,自然增长负。2024年欧洲部分地区负增长,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欧盟农田1570万公顷,利用率高,但人口趋稳。
现在欧洲耕地利用高效,荷兰法国农业强,但高纬度仍限多熟。欧盟2020年农田中耕地占比大,但人口密度低,人均耕地多。
中国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挤产出。欧洲弃耕地多,西欧人口密区弃耕与扩耕并存,东欧弃耕率高。气候变暖可能增产,但人口老龄化,生育低,增长难。
中国耕地保护严,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单产提升,粮食安全稳。
耕地面积19.29亿亩!如何护好用好? 澎湃新闻
来源:史说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