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你们家里有没有长辈藏着“不敢轻易示人”的老物件?我爷爷床头有个缝补了十几层的蓝布布袋,他守了80年,直到上个月生病住院,才终于愿意跟我讲里面的故事——那里面装的,全是我们家没说过的抗日往事!
家人们,你们家里有没有长辈藏着“不敢轻易示人”的老物件?我爷爷床头有个缝补了十几层的蓝布布袋,他守了80年,直到上个月生病住院,才终于愿意跟我讲里面的故事——那里面装的,全是我们家没说过的抗日往事!
爷爷说,1943年他才12岁,老家在河北农村,当时日军经常来村里扫荡。太爷爷是村里的民兵队长,白天带着村民藏粮食,晚上就去破坏日军的铁路。有次太爷爷带着几个民兵去埋地雷,让爷爷在村口放哨,可没等太爷爷回来,日军就闯进了村。爷爷吓得躲在柴房里,透过缝隙看到日军翻箱倒柜,还把村里的老槐树砍了烧火,那时候他攥着太爷爷给的小铜哨,手都在抖,生怕自己被发现。
可转折来得特别突然。就在日军要抓走村里的妇女时,太爷爷带着民兵赶了回来,双方在村口打了起来。爷爷说,他永远记得太爷爷举着大刀冲在前面的样子,也记得有个民兵叔叔为了护着他,胳膊被日军的枪托砸出血。最后日军被打跑了,但太爷爷的腿也受了伤,还丢了随身携带的煤油灯——那个灯现在就放在爷爷的布袋里,灯身上还有个小弹孔。不过困境还没结束,后来日军报复性扫荡,村里的房子被烧了一半,太爷爷带着大家躲进山里,靠挖野菜、啃树皮过了三个月,很多人都冻病了,可没人愿意投降。
现在那个蓝布布袋里,除了煤油灯,还有太爷爷的旧布鞋、当时用的土制手榴弹外壳,甚至还有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太爷爷用炭写的“守住家”三个字。爷爷说,他守着这些东西,就是怕后人忘了当年有多难。可我最近翻布袋时,发现里面还有个没拆封的小盒子,爷爷说那是太爷爷临终前放的,他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其实每个家庭的抗日记忆,都是国家历史的一小部分。我家的故事里,有太爷爷的勇敢,有村民的团结,也有普通人在战争里的挣扎。那个没拆封的盒子里,会不会藏着太爷爷没说出口的秘密?比如他和战友的约定,或者当时没来得及送出去的信?关注我,等爷爷身体好点,我就陪他一起打开盒子,把我们家的抗日故事继续讲下去,也想听听你们家有没有这样的老物件和老故事!
来源:小雪情感故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