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张矮桌,几个马扎,塑料碗里倒满啤酒,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宿迁夜市与老乡们畅饮到凌晨一点,喝到满脸通红仍来者不拒!
一张矮桌,几个马扎,塑料碗里倒满啤酒,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宿迁夜市与老乡们畅饮到凌晨一点,喝到满脸通红仍来者不拒!
2025年8月30日凌晨一点,江苏宿迁的一个夜市大排档突然热闹起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悄然现身,穿着普通短袖,坐在矮矮的不锈钢桌子旁,与老乡们撸串喝酒。
没有保镖环绕,没有特殊清场,这位千亿身家的企业家就像普通食客一样,融入到了夜市的烟火气中。老乡们纷纷前来敬酒,刘强东来者不拒,甚至用塑料碗盛酒与大家共饮,喝到满脸通红仍然笑容满面。
网友调侃
## 01 夜市相聚,千亿富豪的家乡情怀
这不是一场商业活动,而是刘强东回乡之旅的温馨插曲。8月29日,刘强东先视察了宿迁的京东折扣超市门店(8月30日四店同开),并与CEO许冉共同参与开业筹备活动。
忙碌一天后,刘强东没有选择高档酒店或私人会所,而是走进了宿迁的夜市大排档。现场视频显示,他毫不介意凳子是否干净,率先就坐了下来,甚至有人拿来餐巾纸擦桌子时,他也毫不在意,直接将手机放在桌上,就开始和众人热聊。
这种毫无架子的态度,让老乡们感到格外亲切。很快,认出“东哥”的人们纷纷围拢过来,有的端杯敬酒,有的请求合影,现场气氛热烈而又温馨。
## 02 把酒言欢,塑料碗中的真情意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刘强东与老乡们的互动方式。当大家纷纷前来敬酒时,他没有丝毫推辞,而是欣然接受每一份好意。
甚至有人拿来塑料碗倒满啤酒,刘强也毫不介意地用这种最接地气的方式与老乡共饮。几轮敬酒过后,他的脸变得通红,但仍然保持着笑容,主动邀请路过的群众一起拍照留念。
有个小姑娘怯生生地说“东哥,我以后想考京东,你能给我签个名吗”,他赶紧找老板要了支笔,在小姑娘的笔记本上写下“加油,未来可期”。
## 03 家乡情结,从穷小子到千亿大佬的不忘本
刘强东对宿迁的深厚感情由来已久。他出生在宿迁的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连学费都得靠亲戚凑。
上大学时,他还是带着乡亲们凑的500块钱和76个鸡蛋去的北京。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后来创办了京东,成为身家千亿的企业家。
但不管走多远,刘强东都没忘了自己的根。他常说“我是宿迁人,我的根在宿迁”。正是因为这种情感,他把京东的客服中心建在宿迁,为老家创造就业机会;逢年过节还会给老家的老人发红包、送物资;村里修路、建学校,他也没少出钱。
## 04 民心所向,为什么老乡们爱戴刘强东?
在夜市现场,乡亲们的热情几乎要把路堵了。有人举着“欢迎东哥回家”的牌子,有人拿着手机追着拍,还有大爷大妈凑上来跟他唠家常,一口一个“东子”,听着就亲切。
有位大叔拉着他说:“东子啊,你可算回来了,咱宿迁现在变化可大了,多亏了你。”刘强东赶紧回应:“是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就是尽了点力。”
这种亲密无间的互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它源于刘强东多年来对家乡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和情感投入。
## 05 企业家的社会担当,不止于喝酒
刘强东让人佩服的,不只是他对老家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他对员工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在别的企业还在琢磨“怎么压缩员工成本”的时候,刘强东早就把“员工是兄弟”这句话落到实处了。前阵子他进军外卖行业,一上来就给所有外卖骑手缴五险一金,打破了行业的“潜规则”。
对社会责任,刘强东也同样认真。不管是哪里发生灾害,京东总是第一时间行动,当地京东仓库的负责人不需要等总部下令,就会把物资捐出去,而且是免费送达。
## 06 接地气,企业家最难得的品质
在这个讲究排场和面子的时代,像刘强东这样能够保持接地气品质的企业家确实难得。
有些企业家回乡前呼后拥带一堆保镖,与乡亲们保持距离。相比之下,刘强东这种毫无架子、与民同乐的行为,显得格外珍贵。
网友们的评价也很一致:“毫无架子”、“接地气”,尤其在凌晨街头与路人把酒言欢的场景引发热议,被称“东哥还是宿迁人熟悉的那个大强子”。
## 07 品牌与个人形象的双赢
刘强东的这次夜市之行,也是一次成功的品牌传播。结合京东折扣超市开业、苏超观赛行程,此次行为被解读为“品牌下沉战略”的公关动作,通过回归故乡强化京东与宿迁的情感纽带。
这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连接,比刻意的广告宣传更加有力。它让人们看到了京东这家企业的温度,也让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东的夜市饮酒之旅,展现了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另一面。它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取得多大的成就,不忘初心、不忘根本才是最珍贵的品质。
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宿迁夜市,刘强东没有千亿大佬的架子,只有游子归家的亲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也许,正是这种始终保持的接地气质朴,让刘强东在商界独树一帜,也让京东这家企业拥有了更多人情味。在这个注重形象包装的时代,真诚和真实反而成为了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