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生命气道:呼吸介入的精准“拆弹”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0:00 2

摘要:本期我们要讲述一个关于“呼吸重生”的故事。70岁的王大爷因为左肺完全“罢工”,仅靠右肺维持呼吸,一度只能靠轮椅代步,连穿衣、吃饭都要中途休息。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随时面临肺部感染、缺氧等致命风险。当传统治疗束手无策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项“一

本期我们要讲述一个关于“呼吸重生”的故事。70岁的王大爷因为左肺完全“罢工”,仅靠右肺维持呼吸,一度只能靠轮椅代步,连穿衣、吃饭都要中途休息。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随时面临肺部感染、缺氧等致命风险。当传统治疗束手无策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项“一小时”微创技术为他打开了生命之门,让他看到了重获“呼吸自由”的新希望。这项被称为“呼吸道清道夫”的技术能否帮助王大爷创造医学奇迹呢?

本期《卫民有医技》节目,我们就邀到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主任医师张黎川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唐潇潇两位专家走进演播室,共同带您走近这场“毫米级”的气道攻坚战。

气道危机快速解除 从坐轮椅到自主行走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二科 主任医师 张黎川

王大爷到医院的时候情况非常危急,左肺几乎完全塌陷,只能依靠右肺维持呼吸,走几步路就会严重气促,血氧饱和度只有85%,而且胸腔内还有大量积液。如果不及时解除气道阻塞,随时可能发生严重的低氧甚至危及生命。

狭窄气道活检的难点在于视野受限、空间很小。医生首先会通过细径支气管镜进入狭窄区,用超声支气管镜判断病变深度和周围血管分布,选择合适的活检钳或刷子,尽量一次到位取到代表性组织,既保证诊断准确,又减少对患者气道的刺激。

经支气管镜肿瘤消融术是大气道肿瘤消融技术的主要微创手段之一,适用于气道腔内病变的微创治疗。对于部分复杂病例,还可联合硬质支气管镜或开放手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与疗效。

大气道肿瘤消融技术是呼吸介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治疗位于气管、主支气管等部位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医生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利用冷冻、激光、氩气刀、电切等多种能量手段,对肿瘤组织进行精准的局部消融或切除,从而有效解除气道狭窄,改善呼吸困难。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优势,尤其适合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术后局部复发控制,以及晚期无法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重获“呼吸自由” 微创消融显神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二科 副主任医师 唐潇潇

术中治疗团队先用支气管镜确定病变位置,再依次使用高频电切、冷冻等能量手段,把堵塞在左主支气管的肿瘤分块切除或凝固坏死。打个比方,就像清理被完全堵塞的“气门”,一点点疏通,直到气流顺畅通过。同时,麻醉团队和护理团队全程协作,保证患者氧合稳定、术野清晰,手术才能安全高效完成。

呼吸介入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引导下,通过微创手段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先进技术,具备以下三大核心优势:

1、精准高效:通过先进的电子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EBUS)等设备,呼吸介入可在直视下精准获取病变组织,实现高效率活检与病理诊断,特别适用于肺癌、结节、纵隔病变等难以穿刺定位的部位。

2、微创安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呼吸介入仅需通过气道进行操作,无需体表切口,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合并症多、不耐受手术的患者。

3、多功能治疗平台:呼吸介入集诊断、治疗和支撑于一体,不仅可以用于肿瘤活检,还能进行气道肿瘤消融、支架置入、异物取出、气道止血等多种操作,在重症抢救和姑息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探索 呼吸介入“组合拳”出招儿

在手术治疗中仅用时1小时,王大爷血氧饱和度从85%提升至96%。术后半天王大爷无需轮椅即可独自行走、爬楼梯,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改善。第二天复查胸部CT,患者左肺明显复张,术后病理回报为鳞癌。呼吸介入在关键时刻打通气道,不仅缓解了症状,更为后续的抗肿瘤治疗赢得先机。

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吸烟者、有职业粉尘或化学物质暴露史的人群、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以及有家族病史的人。这些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四个症状,可能是出现了气道阻塞方面的问题:

1、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伴有胸闷或胸痛;

2、活动耐力下降,比如“以前能爬5楼,现在爬2楼就喘”;

3、痰中带血或不明原因导致的体重下降;

4、长期吸烟史(特别是超过30包年者)属于高风险人群。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并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CT及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诊治。

来源:卫民有医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