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活半百,就像爬到了半山腰。回头看看,路是走过了;往前瞧瞧,天高地阔,可这腿脚和精气神,却大不如前了。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心里却累得慌?这感觉,就像手机电量掉得特别快,可你压根没开几个程序。这电量,是不是被谁偷偷“蹭”走了?
人活半百,就像爬到了半山腰。回头看看,路是走过了;往前瞧瞧,天高地阔,可这腿脚和精气神,却大不如前了。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心里却累得慌?这感觉,就像手机电量掉得特别快,可你压根没开几个程序。这电量,是不是被谁偷偷“蹭”走了?
一、那根甩不掉的“情感藤蔓”,专吸你的精神头
咱们身边总有那么一种人,他不像明火执仗的强盗,倒像春天里疯长的藤蔓,悄无声息地就缠上了你。你过得好,他比谁都亲,一口一个“还是你有本事”,好像你的风光里,有他一半的功劳。可等你稍微有点不顺心,他立马就没了影,等你缓过劲儿,他又带着一肚子苦水回来了。
他家的婆媳矛盾、儿子的工作、孙子的成绩……所有鸡毛蒜皮,都能变成你的“精神负担”。你本想晚上看看书,听听戏,结果电话一响,就是他絮絮叨叨两小时。你感觉自己像个情绪垃圾桶,装满了他的负能量,自己的好心情却倒得一滴不剩。五十岁的人,精力金贵得很,就像一块好田,总种别人的“烂秧子”,自己的好庄稼还怎么长得旺?
二、那个填不满的“人情无底洞”,只进不出的黑洞
老话讲“升米恩,斗米仇”,这话到了五十岁,体会才最深。有些人,你帮他一次是情分,帮两次是本分,帮到第三次,那就成了你的“义务”。今天说手头紧,借点钱周转;明天说孩子找工作,托你找找关系;后天说家里装修,想让你那懂行的朋友给看看。
你抹不开面子,念着多年的交情,次次有求必应。可他呢?不仅不念你的好,反而觉得你“有本事”、“路子野”,帮他是理所应当。你一旦有一次没帮上,他立马就变了脸,在背后说你“变了”、“不够意思”。这种关系,就像往一个破桶里倒水,你倒得再多,也永远装不满,最后只落得自己一身湿,心寒透。你的善意,得给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才能暖人心,而不是喂了白眼狼。
三、那张八卦编织的“是非网”,专门捞你下水
人到五十,最宝贵的是什么?是清净。可总有人,偏偏不让你清静。他们就像个行走的“小广播”,对谁家的事都门儿清,张家长、李家短,添油加醋,说得有鼻子有眼。
他们拉着你聊天,开场白永远是:“哎,你听说了吗?”然后就把你拉进一场场与你无关的“口水仗”里。你本想置身事外,可他一句“咱们都是老熟人,说说怕什么”,就把你架在了火上烤。你评理吧,得罪人;不评理吧,显得不合群。最后,你为了别人的闲事,惹了一身骚,连带着老伴都跟着不高兴。这就像本来在湖边悠闲钓鱼,结果被人一脚踹进了浑水里,鱼没钓到,还溅了一身泥。五十岁的眼睛,该用来看云卷云舒,而不是盯着别人家的锅碗瓢盆。
结语:五十岁,是时候当自己人生的“守门员”了
说到底,“借运”这事儿,玄乎得很,但道理却很简单。它不是什么妖魔鬼怪,就是人际关系里的能量守恒。你的时间、精力、善意,都是你后半生的“福气存款”,不能随便让人透支。
过了五十,咱就得活得“精”一点,也“狠”一点。这不是自私,这是通透。就像一棵老树,到了秋天,就得懂得抖落那些枯黄的叶子,才能把养分留给树干,安然过冬。把你的好脾气,留给真正心疼你的人;把你的热心肠,用在值得付出的地方;把你的清净心,留给自己安享岁月。
愿我们都能守住自己的“能量场”,活得像山涧里的青松,根扎得深,腰杆挺得直,任凭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活出自己的那份从容和贵气。
来源:云淡风清一点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