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开展共富行动 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共融发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09:15 1

摘要:近年来,东川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融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竭力兴产业、促就业、惠民生,努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的新图景,奋力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共融发展。

近年来,东川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融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竭力兴产业、促就业、惠民生,努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的新图景,奋力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共融发展。

持续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接续实施产业项目攻坚行动,聚焦“工业补缺口、农业挖潜力、文旅提信心、贸易育主体”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持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着力发展壮大铜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稀贵金属材料、新型建材、再生资源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建立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双联系”制度,做好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2025年上半年,包装储备项目209个,新开工项目65个,新入库项目52个,忠祥纸业、中利铝业等30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全区“四上”企业135户,同比增长4.6%,东川区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群入围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围绕“2+4+8”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产业园和城市后山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发展壮大4个亿元级产业和8个千万级产业,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0个,新增水田1233.94亩,完成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发展。持续擦亮“趣玩东川”文旅品牌,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国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乌龙镇首届山地自行车穿越赛等系列活动,持续推出“艺术季”“赛事游”“山水居”“乡愁地”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昆明北部自然野趣旅游线路,着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2025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211.25万人,同比增长0.25%,实现旅游总花费18.46亿元,同比增长6.78%。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稳步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引入运营主体4家,不断拓展消费业态,2025年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800万元,同比增长11.89%。

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推动“六步法”稳就业措施和“六个一批”增收举措扩面增效,以“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目标,建设就业帮扶车间,打造以“幸福里”社区为平台,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就业“幸福里”驿站4个。围绕区内重大产业项目、高原特色农业等开发就业岗位,面向区内川金诺、忠祥纸业、恩溪服饰、艾福思电子科技、东昌金属等工业企业56家输送劳动力。引入春晓农业、中毓蓝莓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优质种苗、蓝莓、马铃薯、大蒜、柑橘、番茄等多个特色果蔬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4.7万亩。建成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场99个,打造“一村一品”72个,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00余个,人均工资收入每月达3200元以上。同时,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技能培训,2024年共举办各类培训89期,培训人数达4579人。在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用工大省建立的5个省外劳务工作站,开展职业介绍、权益维护、信息对接等全链条服务。2025年以来,共走访企业135家,收集区外岗位28235个,通过落实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一次性生产生活扶持资金等政策,鼓励更多群众放心外出,稳在当地。2025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93万人,转移就业率92.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749元、7958元,同比增长3.3%、5.5%。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办实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健全完善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完善临时救助、低收入人口监测认定机制,2025年上半年发放低保1.42亿元、特困供养资金1160万元、临时救助金549.73万元。聚焦“一老一小”,深入实施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建成7个老年幸福食堂,提升改造4个乡镇敬老院、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搬迁安置区开展1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守护群众“朝夕美好”。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五好”村庄引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村庄污水治理项目,累计完成8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提升至70%,新建农村公厕17座、改造户厕2674座,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东西部协作全过程,用好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自2017年以来,普陀区累计帮扶支持东川区各类资金超3亿元,实施项目50余个,牵线引进10余家重点企业,消费帮扶东川农特产品超2亿元,互派交流人才干部200余名,帮助培训各类人才18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2025年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40万元,实施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建设项目,3个民族团结示范产业设施提升项目,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今后工作中,东川区将继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促共富行动,着力加快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让各族群众共享全区各项事业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东川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