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扎根基层政法工作一线,渭南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王军娜始终坚守着初心和使命,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和办理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数百件,先后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陕西
王军娜:铁面柔情的“检察蓝”
“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扎根基层政法工作一线,渭南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王军娜始终坚守着初心和使命,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和办理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数百件,先后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30余项,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6次。
惩奸除恶 维护公平正义
“全省政法机关‘学英模、见行动、立新功’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坚持聚焦主责主业,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高质效办理每一起刑事案件,持续加强对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的监督,努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8月19日,王军娜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王军娜办理的案件中,有一起尘封18年的案件最为复杂棘手。为了查找真相,她先后3次踏勘案发现场,在模糊不清的视听资料中捕捉蛛丝马迹,最终完成了3万余字的审查报告和上万字的“三纲一书”。庭审中,面对拒不认罪的被告人,王军娜用一组组严密的证据和完整的证据链锁定了犯罪事实。
案件尘埃落定时,旁听庭审的群众感慨地说:“这女子能行,快20年的陈年旧案都查清了!”
有人问王军娜:“说话不留情,不怕报复?”王军娜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怕,因为我说的每句话都有证据!”
王军娜的底气,源自对证据的自信和对正义的赤诚。
真爱如春 传递司法温度
公诉席上,王军娜嫉恶如仇。法庭之外,她温柔娴静,随和得像邻家大姐姐。
赵某在和工友冯某的冲突中遭受伤害致死,其家中还有70多岁的母亲和3个尚在读书的儿女。案发后,赵某一家失去了经济来源,而冯某无力赔偿损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军娜立即联系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为赵某家属申请发放司法救助金,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作为检察官,要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案件。因为每一起案件在老百姓心中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这是王军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曾有一位耄耋老人因对儿子被伤害案件的定性心存疑惑,冒着炎炎烈日来到检察机关了解情况,然而途中却将装有重要材料的纸袋丢失。王军娜了解情况后,带着老人寻遍了途经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在一个公交站牌旁找到纸袋。拿着失而复得的材料,老人泣不成声地表达了感激之情。这个场景令王军娜终生难忘。
柔情为桥 守护“青草”成长
在王军娜办公室一隅,一只小小的千纸鹤静立于玻璃盒内,仿佛默默诉说着一个感人故事。
贺某是一起伤害案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当第一次看见贺某那双充满绝望与迷茫的眼睛时,王军娜感到椎心的痛。此后,她一次次带着生活用品与心理书籍走进看守所,用耐心叩开少女紧闭的心门。
“阿姨,我都这样了,你为何还来?”
面对贺某的疑问,王军娜温暖而坚定地说:“孩子,路还长,阿姨相信你会重新生活在阳光里。”
几年后,在监狱会见室里,王军娜看到了重燃希望的贺某,并与贺某约定以千纸鹤作为交流信物。当那只来自高墙之内、折叠精巧的千纸鹤翩然落在王军娜手中,它不再是千纸鹤,而是一个灵魂被爱唤醒的无声之证。
为了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王军娜创立了“巍巍华山”未检团队,把“一院一品牌、全市一盘棋”的护苗种子播撒在全市检察机关。
同事们评价王军娜是“拼命三娘”。而王军娜说:“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真正、切实地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一名检察官的使命担当。当权利得以维护,公平得以伸张,再苦再累也无悔!”
来源:渭南政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