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你是教小学英语、初中英语还是高中英语,如果你的教龄六年左右,你可能对怎么教英语只有初步的认识,也许你要教了十二年以上,才会逐步摸到英语教学的门道,前提还要你足够努力,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和反思,而且具备一定的悟性,否则,即使你教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你的教
这个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如果在我当英语老师没有几年的时候,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很可能会这样回答: “说实话,我是懵圈的,不懂得怎么教,心里没底,还在探索之中。”
无论你是教小学英语、初中英语还是高中英语,如果你的教龄六年左右,你可能对怎么教英语只有初步的认识,也许你要教了十二年以上,才会逐步摸到英语教学的门道,前提还要你足够努力,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和反思,而且具备一定的悟性,否则,即使你教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你的教学很可能是稀里糊涂,随意性多于理性,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认真思考一下,不会贸然回答。
我的回答会基于语言的特点,教学规律和我的教学经历。
语言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
因此,我的起始年级的教学会比较注重语音和听说,其他年级的教学我也不会放松语音和听说教学。
实践证明,语音和听说基础不好,读写能力一定很糟糕。
我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扎实过音标这一关,让他们看音标懂得拼读单词。没有音标的基础,词汇学习和课文学习都是徒劳的。我还会让他们多听课文录音,并鼓励他们边听录音边进行语音语调到位的模仿,一直模仿到自我感觉语音语调像那么回事为止。
我的英语课堂虽然不是百分之百说英语,但起码听说课、阅读课这两个课型,我是尽量多说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Speak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speak Chinese whenever necessary."是我所遵循的一条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则。
当然,我会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和情景让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自主朗读的习惯以及学会互相之间用英语提问,这两点是训练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会常抓不懈。
我教词汇不仅要结合语境,精选例句,更要注重词汇的复现。 比如,在教到第二单元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在我的课堂英语中渗透学生前面学过的词汇。
虽然教材中的语法项目是根据课标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但由于学生还要学习其他学科,不可能用很多时间放在英语学习,特别是语法学习上面,我会采取“适当集中、反复循环”的方式,尽可能使课本中的语法知识不那么“零散”,或许这么做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语法项目的学习可以采用“比较法”。 例如,学生在学完“现在完成时”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态和“一般过去时”做个比较。学生在学了“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个从句和不久前学过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做个比较。
关于语法教学,我的一个重要心得---鼓励学生。 我和学生说:“一些你现在觉得不好理解的语法项目,将来随着你的语言知识的不断积累,理解能力的提高,原来不懂的内容现在说不定豁然开朗。”
“尝试着用学过或者刚学的语法知识去解决语法问题”这是我语法教学所坚持的。
例如,学生的英语作文,当然是我批改为主,但我也会安排一些时间,例如一个月一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修改作文,特别要求他们修改时注意作文中的语法问题。小组中一定有语法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可能积极不起来,但是他们听其他同学解释,这也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增长语法方面的意识。我发现,学生的语法意识与学生的朗读能力密切相关。那些朗读结结巴巴的学生,表面上看是不熟悉朗读的内容,实际上是语法意识十分薄弱。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经常抽查个别学生的朗读培养他们的自主性朗读能力。我的英语课堂很少看到表面热闹的集体朗读,却经常可以看到我抽查个别学生的朗读。如果学生在朗读时遇到宾语从句,不能把握关键处的稍微停顿,说明宾语从句他没有掌握好。
习惯自己朗读的学生很可能也拥有持续性默读习惯,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认为,英语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培养了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也就是持续性的默读能力。
这是因为朗读与默读在培养阅读兴趣和提升语言能力方面相辅相成。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语感,锻炼发音,而默读则让学生在无干扰的环境下深入思考文章内容。这两种阅读习惯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朗读与持续性默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共同推动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如果阅读教学抓好了,写作教学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关于英语写作教学,我主张采取以下方式:
1. 遵循规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如从规范书写到写作技巧训练,从写句子到写段落、短文。
2. 创设情境: 借助多媒体资源,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语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达欲望。
3. 提供指导: 在写作前提供范文等可模仿的标准,在写作中给予显性指导,在写作后及时帮助学生纠错。
4. 多元评价: 优化习作批改方式,及时讲评,可让学生参与互评,通过多角度的反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英语学习中的“甜头”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英语教师要多多利用英语学习的“甜头”,尽量减少英语学习的“苦头”。
比如通过组织英语角、观看英文电影、学唱英文歌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相反,枯燥的语法讲解和机械的记忆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的“苦头”,教师应尽量减少这类教学方式,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英语教师的英语学习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例如,如果教师经常强调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但自己在课堂上却很少用英语交流,学生就会对这种言行不一产生疑惑,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使用英语,甚至在课外也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学生就会受到鼓舞,模仿教师的行为,更加认真地对待英语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动力一旦被激发并保持下去,他们的英语学习以正常甚至加速度前进。
来源:富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