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股今年气势如虹,恒指截至上半年累升约两成多,成为全球表现最亮丽的股市之一,美股则相对只升数个百分比。IPO(首次公开募股)重新火红,期内共录44家上市,集资额按年升7倍,带动香港可望重登全球新股集资王地位;另外不能忽视的,乃ETF同样火爆,日均成交金额达到3
文:明生
港股今年气势如虹,恒指截至上半年累升约两成多,成为全球表现最亮丽的股市之一,美股则相对只升数个百分比。IPO(首次公开募股)重新火红,期内共录44家上市,集资额按年升7倍,带动香港可望重登全球新股集资王地位;另外不能忽视的,乃ETF同样火爆,日均成交金额达到338亿元(港币,下同),按年亦增1.8倍。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网志表示,以ETF为主的ETP市场,成为了近年支持港股流动性的生力军。究竟香港ETF之路怎样走出来?又可以怎样走下去,继而令发展进一步走深走实呢?
简单、方便、成交费低 ETF成为主流基金
ETF全称“Exchange Traded Funds”,亦即“交易所买卖基金”,顾名思义,有别于传统的基金如保险基金及强积金等,ETF可于交易所即港交所买卖,故此买卖十分方便,因此也成交量多。同样有别于传统的基金,ETF的交易成本往往较低,特别是作为被动基金,即会追踪特定的指数或资产,不似传统的有基金经理按判断来选股,所以有条件降低管理费。有人俗语称之“懒人基金”,但其优点正正在于简单、方便,故逐渐成为基金界的主流,获得愈来愈多资金追捧。受惠于此,基金种类也推陈出新,以更多供应来满足更多需求,所涵盖的资产愈来愈多。
以港股市场里的ETF为例,所锚定的资产便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大宗商品、货币、数字资产等等,所锚定的地域亦包括内地、美、欧、日、韩、东南亚、中东、南美等等。根据港交所资料,6月份表现最好的十大ETF,便包括跟韩流音乐及文化、区块链技术、MSCI韩国、5G通信主题、环球半导体、创新主题、亚洲半导体、台湾核心半导体等相关的ETF,凡此种种月内均录逾一成的升幅。单论杠杆及反向产品,三只与数字资产平台及特斯拉挂钩的,单日升幅亦有两三成之多。
香港ETF的前世今生:由盈富基金 到虚币都有
要数最广为人知兼最热门的一只香港ETF,肯定是盈富基金,其挂钩对象乃恒生指数。这是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下的产物,当时港府为了打大鳄而入市干预,在成功击退国际造空炒家的同时,手上却忽然持有了大量港股;如何是好?当局遂以盈富基金的形式打包上市,作为政府退市、还股份于市场的一个办法。当时,香港ETF市场难言成熟,甚至ETF这个名词仍未流行。截至2023年之前,在港上市的ETF长时期都徘徊在120至150只之间,但到2024年却突然升至175只,最新更飙高到逾210只;以ETF日均成交额看,2023年之前仅涉数十亿元,2024年则首度突破100亿,今年上半年更飙翻两番至前述的338亿。港股市场告别颓势重拾佳态,无疑为ETF成交添加动力,但ETF本身明显也愈来愈受人青睐;5年之前,ETF仅占大市成交金额不足5%,如今则增至14%。
货架虽丰富 南向通待扩容
香港作为中国与国际间的“超级连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这个“超级聚宝盆”也汇集了海内外的资产与资金;2022年接通香港和内地的“互联互通”机制首次纳入ETF,到2024年相关“ETF通”并获扩容,无疑是香港ETF市场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一来,内地投资者可以透过香港平台,购买各式各样的ETF,当可更好满足不同的投资需要;二来,愈来愈多的ETF也专门觊觎内地资金,以致ETF的种类推阵出新,供应面的增量提质亦有利带动新的投资需求。港交所数据显示,上半年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便约40亿元。
或曰,南向ETF只占香港整体ETF成交额的八分之一,背后有何象征意义?一,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一直以来汇聚境内外众多资金,除了海外资金,内地资金亦早驻扎香港,南向通不过多开拓一条渠道,容许在内地的资金南下投资而已;事实上,南向通亦只占整体大市同期成交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二,即使在港挂牌的ETF众多,而南向通合资格ETF范围去年中亦获扩大,可是可以买入的种类依然偏小;其中,作为跟踪的目标指数,目前主要限于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及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港股通股权权重占比不得低于60%,另外跟踪联交所上市股票权重占比亦然,两者所占权重虽较之前降低,但毫无疑问最主要还是限于购买香港和内地的股份。
亦因如此,香港目前最受欢迎的ETF,除前述的盈富基金以外,它甚至乎动辄登上港股成交额榜首,每日成交额上百亿元计;查ETF榜单的其他交投活跃的,也多集中在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挂钩的ETF,三者许多时候已占了全部ETF成交的九成。当然,不是说其他ETF交投淡静,好几只的日均成交额都有亿元左右,但都仍然围绕以上主题。直到日均成交额有约千万元的,才开始多了其他主题,好像跟MSCI亚洲、恒指ESG、比特币、伦敦黄金、美国纳指、美国国债、以太币等挂钩的ETF。这折射了两个亮点:一方面,在港投资者十分看好香港和内地的股份,事实上这也是国际投资者携同资金来港的主因,即香港很好扮演“引进来”功能;另方面,“走出去”的力度尚待提升,即使货架上的供应愈来愈齐备,但最终购买力却未能显现出来,不论本地抑或内地的投资者皆然,以致可能错过了一些转瞬即逝的投资良机。
人民币稳定币ETF 未来重中之重
毫无疑问,香港的ETF热潮仍然方兴未艾,有关方面好应把握当前契机,加大推广宣传,并争取政策开放。一来香港ETF的货架供应,要继续增量提质,香港竞争力和吸财能力才会不断强化,特别是迅速、灵活地迎合市场口味,港交所便正推动更多不同主题的ETF上市,包括创新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科技等,以巩固提升香港亚太区首选ETP枢纽的地位。二来亦要继续以香港所长对接国家所需,在ETF主题创新上更有效引导资金流向推动实体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把投资与发展相结合起来。
其中,最具潜力的ETF路向之一,乃是稳定币。刚通过的《稳定币条例》于8月实施,透过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推动金融创新。稳定币的锚定既包括港元,也包括人民币。在当前“去美元化”“去美债化”以至“去美国化”的资产重置潮下,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无疑大增,对人民币稳定币及人民币稳定币ETP的需求亦然。正在加快融入国家发展步伐的香港,同时亦正致力深化国际交往合作,跟中东、东盟等的关系近期显著提升,这个中介媒人的角色日益成熟。身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若能抢占头啖汤,继而成为人民币稳定币及人民币稳定币ETP的枢纽,绝对钱途无限。人民币国际化愈是走深,愈是有益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ETF乃是人民币稳定币的一个上佳载体,目前发展堪称有了天时、地利、人和,正好可以乘势而起!
港股市场持续畅旺,亦为香港ETF加大发展提供条件。无论如何,任何一位投资者以至小股民,今时今日实不能不认识ETF,否则必然错过新一波的投资机会!
来源:东方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