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5 16:34 1

摘要:单位:1.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国家土壤质量太和观测实验站)/养分循环与耕地保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阜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安徽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6.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

123456171,李录久2*

单位:1.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国家土壤质量太和观测实验站)/养分循环与耕地保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阜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安徽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6.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7.淮南市潘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简介:陈勇,男,安徽长丰人,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业技术试验和复合肥料的生产管理工作。*通信作者,研究员,博士,从事土壤肥料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研发专项“长江流域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0505)。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5年4期

引文格式:陈勇,王家嘉,孙少利,等.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5,53(4):140-142,148.

长按识别论文专属二维码,听作者讲述论文写作背景,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北方广大人民群众的主食和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和消费国家,安徽是我国小麦主产区。据统计,2016—2021年全省小麦总播种面积为284.9万hm2,年平均总产量1643万t,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1.82%和12.32%,均位于全国第3位。发展小麦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均有重要作用。氮是小麦植株中蛋白质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为核酸等有机磷化合物的组分,钾可以促进小麦光合作用,提高CO2同化率,增强抗病能力。氮磷钾3种元素均是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属于6种大量营养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有重大影响。小麦是需肥量较多的高产农作物,研究表明,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平均吸收2.61kg N、0.96kg P252252O为2.7∶1∶3.1,氮磷钾是除氧、碳外小麦需求量最多的3种必需营养元素。然而,江淮流域小麦产区下蜀黄土发育的旱地-黄褐土、水田-水稻土,以及沿淮河的冲积土、砂姜黑土等,土壤肥力不高,供肥强度较弱,不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对氮素的需求,特别是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下。为了高产,农民传统施肥法施用大量氮素化肥,磷钾用量较少,不仅氮肥施用过量,氮磷钾比例也不合理,导致田间生长环境郁闭,通风透光差,小麦病虫害严重,易倒伏,籽粒瘪小,产量剧减。针对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施肥问题,特别是秸秆禁烧/全面还田的新形势下氮肥施用过量、氮磷钾比例不合理的现状,笔者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一步研究江淮地区冬小麦施用氮磷钾化肥的效应,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肥料养分流失和损失,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益,旨在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通过多地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收益的影响,探究秸秆还田下小麦氮磷钾施肥效应。

方法

设置氮磷钾优化施肥ST,以缺氮、缺磷、缺钾和空白无肥的CK为对照,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样,考察产量性状,计算施肥效益。5个处理分别为:①测土优化配方施肥处理ST(氮磷钾施肥量N、P2522);②ST-N(ST基础上不施氮);③ST-P(ST基础上不施磷);④OPT-K(ST基础上不施钾肥);⑤CK(无肥空白对照,完全不施任何肥料的无肥处理)。

结果

◆施用氮磷钾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地处江淮丘陵水稻-小麦轮作区的合肥市长丰县水稻土-黄白土稻田,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小麦测土优化配方平衡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小麦植株的高度、穗长、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均明显增加,不孕小穗数减少,千粒重提高,籽粒产量的结构性状改善,为籽粒产量的最终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单位面积的分蘖成穗数即有效穗数没有明显增多。滁州市定远县、阜阳市阜南县及淮南市潘集区3地试验,小麦产量性状的考察结果与长丰县的趋势基本一致。总之,氮磷钾配合的测土配方优化施肥ST较对照ST-N、ST-P、ST-K和空白无肥的CK,均能明显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改善产量结构性状(表1)。

◆施用氮磷钾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优化配方肥料,对江淮流域稻茬冬小麦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长丰、定远、阜南和潘集4地试验,与不施用氮磷钾的对照ST-N、ST-P、ST-K和空白无肥处理CK相比,测土优化配方施肥ST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长33.67%~119.90%、6.85%~18.72%、5.87%~12.26%和35.83%~159.28%,平均增产72.93%、12.92%、8.01%和91.18%,其中增施氮肥或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PPPPPPPPP>P≥K。总体分析,江淮丘陵地区水稻-小麦水旱轮作区,下蜀黄土母质发育的黄白土稻田,小麦施用氮磷钾化肥具有较高增产幅度,施肥效应明显高于沿淮冲积物及湖积物发育的水稻土。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P

◆小麦施用氮钾肥料的经济效益分析

依据2023年夏季小麦的收购价格和2022年秋冬麦季氮磷钾肥料的购买售价,计算小麦施肥的经济收益,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优化配方施肥ST可以大幅提高小麦产值,显著提升农民种植小麦的经济收益。在不考虑劳动用工费、仅计算肥料成本的前提下,按照4地试验小麦平均产量计算,与不施氮的对照ST-N相比,ST施氮平均增收9391元/hm2,施用氮肥的产投比达11.43∶1;与不施磷的对照ST-P相比,ST施磷增收2548元/hm2,施用磷肥的产投比为5.48∶1;与不施钾肥的对照ST-K相比,ST施钾增收1652元/hm2,施钾的产投比达3.15∶1;与完全不施肥的空白对照CK相比,ST施用氮磷钾化肥增收10620元/hm2,施肥产投比达5.86∶1。从产投比看,氮的施肥效应远高于磷和钾,即表现出N>>P≥K,施用氮肥的经济收益最高、产投比最大,与上述的小麦籽粒产量的趋势基本一致。注:小麦按当时当地收购价2.80元/kg,肥料N=4.57,P252O=5.83元/kg计算。

结论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江淮流域稻田冬小麦籽粒产量,提升种植的经济效益。

更多推荐论文

论文推荐|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的关联分析

论文推荐|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论文推荐|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n的黄桃虫害检测方法

论文推荐|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论文推荐|贵州省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与脱钩效应研究

论文推荐|基于MODIS的枣庄市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论文推荐|文旅融合视域下安徽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论文推荐|玉米ZmWaxy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论文推荐|安徽鸡群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

论文推荐|人参果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采编:夏梦

排版:小同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