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有个粉丝私信我:“朋友拉我投资一个叫‘云数中国’的项目,说是国家扶持的数字经济,年回报率30%,靠谱吗?”我让他打开浏览器,输入“云数中国+诈骗”,结果第一条就是公安部公布的诈骗项目名单。他当场吓出一身冷汗——这项目早被定性为民族资产解冻类骗局,全国抓了4
所有的投资项目,你都可以搜索工具:输入“项目名+诈骗”“公司名+投诉”
一、为什么说“搜一搜”能保命?
去年有个粉丝私信我:“朋友拉我投资一个叫‘云数中国’的项目,说是国家扶持的数字经济,年回报率30%,靠谱吗?”我让他打开浏览器,输入“云数中国+诈骗”,结果第一条就是公安部公布的诈骗项目名单。他当场吓出一身冷汗——这项目早被定性为民族资产解冻类骗局,全国抓了400多人。
这就是普通人防骗的“笨办法”:遇到任何投资项目,别急着掏钱,先搜“项目名+诈骗”“公司名+投诉”。骗子能编故事,但互联网有记忆——那些被骗过的人、曝光的新闻、官方的警告,早就在搜索引擎里等着你。
二、血淋淋的教训:不搜就上当
案例1:重庆的王阿姨,被“元气养老项目”忽悠投了1575万。骗子说这项目有政府背景,收购了13.9万平米养老院。如果她当时搜“元气养老+投诉”,就能看到法院判决书:老板王某用假合同骗钱,早就被判了13年。
案例2:2025年最火的骗局“奔某智能”充电桩,宣传“投资10万月赚3万”。如果搜“奔某智能+诈骗”,立刻跳出新闻:这公司冒用国企名义,电子合同造假,APP都没备案。
为什么这些骗局能得手?
名字唬人:骗子最爱用“中国”“国际”“民生”“数字”等高大上词汇,比如公安部公布的“中国智云基金协会”“中国云交易所”1,听着像央企,实则是空壳。
蹭国家政策:养老、碳中和、乡村振兴……什么火就编什么项目。比如“车夫乡村振兴”骗局,连国务院年鉴社都发声明打假。
熟人拉人头:“我朋友赚到了”是最毒的诱饵。2025年崩盘的“SMIC思洣客”虚拟币,就是靠“兄弟带你发财”骗了上万人。
三、手把手教你用“搜索防骗法”
第一步:拆解项目关键词
搜项目全称+诈骗:比如“云数贸开网大会+诈骗”,直接关联公安部黑名单1。
搜公司名+投诉:比如搜“仁某联投+投诉”,能看到网友曝光“提现拖延”“账户冻结”。
搜老板名字+骗子:2023年“丝绸工程”骗局主犯李某,一搜全是法院通缉令。
第二步:看三类救命信息
官方通报:公安、法院、市场监管局的通告最权威。比如“GE VERNOVA通某电气”APP,搜到工信部“未备案”警告,直接绕道走。
受害者控诉:贴吧、投诉平台上的真实经历比广告可信。比如“爱心传递”APP,网友哭诉“交了激活费就被拉黑”。
风险提示:天眼查、企查查里的“经营异常”“行政处罚”记录,比销售员的话实在。
第三步:警惕搜索陷阱
别信置顶广告:有些骗子会买搜索引擎广告位,把“XX项目正规吗?”的问答页面前排,自导自演洗白。
看时间线:如果2023年就有曝光,2025年还在宣传“新项目”,绝对是换皮骗局。比如“阿里数农”改名继续行骗。
四、这些搜索词,救过无数人
“高回报+稳赚不赔”:搜这两个词+诈骗,跳出来的案例能写本书。2025年崩盘的“奥拉丁”资金盘,日息1%,算下来年息79倍——比抢银行还暴利,可能吗?
“解冻民族资产”:公安部说了,中国压根没这类项目!所有带“民族资产解冻”的都是骗子。
“虚拟货币+拆分盘”:搜到“SMIC思洣客”“Polygon POS”,直接拉黑——国家早就明令禁止虚拟币交易。
“扶贫金+扫码领钱”:“中国梦提款”“健康中国三期”都是假借国家名义的骗局,扫码就泄露个人信息。
五、为什么总有人不搜就上当?
贪念上头:“万一是真的呢?”重庆王某的“元气养老”骗局,就是用30%高息让人丧失理智。
信息茧房:只盯着骗子建的群,群里100个“投资人”99个是托。
懒癌晚期:连搜5分钟都不愿意,宁愿赔光一辈子积蓄。
记住两句话:
所有骗局都有“前科”:换个马甲也能搜到黑历史。
没有搜不到,只有不肯搜:2025年“GE VERNOVA”骗局,网友3个月前就发过预警。
六、除了搜索,再加三道保险
查资金流向:正规项目用对公账户,骗子爱用个人卡、虚拟币。比如“南湖实业”骗局,钱根本没进公司账户。
核实资质: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营业执照、备案信息。很多骗子公司连注册地都是假的。
信官方渠道:遇到“国家扶贫项目”,直接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问。
最后提醒
2025年最新诈骗项目名单里,38个骗局有32个是旧瓶装新酒。记住这个公式:
任何投资 = 搜“项目名+诈骗” + 搜“公司名+投诉” + 查资质 + 问官方
少一步,都可能倾家荡产。
转发这条给亲朋好友,下次他们遇到“发财机会”,至少会先打开搜索框。
来源:文县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