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决定取消原定秋季访问印度并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的计划。这一决定标志着曾被称作“兄弟情”的美印关系正式跌入谷底,其导火索可追溯至6月17日那通彻底撕裂两国信任的电话。
据《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决定取消原定秋季访问印度并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的计划。这一决定标志着曾被称作“兄弟情”的美印关系正式跌入谷底,其导火索可追溯至6月17日那通彻底撕裂两国信任的电话。
“诺贝尔奖”争议:压垮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6月的通话中,特朗普不仅声称自己“解决了印巴冲突”,还暗示莫迪应支持其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巴基斯坦已表态提名。莫迪当场反驳,强调停火是印巴双边协商成果,与美国无关。这一分歧被印媒称为“外交羞辱”,因特朗普的言论直接挑战了印度对克什米尔问题“不容第三方干预”的底线。更致命的是,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单方面宣布“促成全面停火”,彻底激怒印度政府。
关税战升级:从25%到50%的精准打击
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8月6日,又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追加25%,总税率飙升至50%。路透社分析指出,此举针对性极强——印度纺织、宝石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超百万就业岗位面临风险,而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却未受同等制裁,暴露了特朗普的“双重标准”。印度民间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焚烧特朗普肖像,标语直指“背叛者”。
莫迪的反击:沉默中的战略转向
面对施压,莫迪政府采取了两项关键应对:
1. 经济脱钩:推动“印度制造”替代美国进口,并暂停数十亿美元军购订单;
2. 外交转向:在关税生效后三天,莫迪启程访华参加上合峰会,这是其七年来首次访华,被解读为向美国展示“战略自主”。
QUAD机制受挫:地缘博弈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取消QUAD行程,不仅削弱了这一“反华小圈子”的凝聚力,更暴露了美国“印太战略”的内在矛盾——既要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又无法容忍印度与俄罗斯、中国的合作。日本共同社担忧,此举可能影响日本的安全保障布局,而中国外交部早已指出,QUAD这类“封闭排他”的机制注定不得人心。
未来走向:三个不可逆的裂痕
1. 信任崩塌:印度官员透露,莫迪拒接特朗普电话是因担心其“在社交媒体乱发消息”,显示双方沟通机制已瘫痪;
2. 战略离心:印度坚持购买俄油、深化与上合组织合作,表明其“不选边站”的立场;
3. 国内政治反噬: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击了支持莫迪的出口企业群体,可能影响其国内支持率。
这场危机本质上是两个“强人民粹主义者”的碰撞——特朗普的“交易思维”撞上莫迪的“民族尊严”,而夹在中间的QUAD机制成了牺牲品。正如《纽约时报》所言:“当‘美国优先’遇上‘印度优先’,所谓的盟友关系不过是权力的幻觉。”
来源:言听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