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晚清的名臣,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很少有人知道,30岁前的他其实是个庸人,有着浮躁、傲慢、好色这3大缺点。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晚清的名臣,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很少有人知道,30岁前的他其实是个庸人,有着浮躁、傲慢、好色这3大缺点。
那时的曾国藩,心性浮躁,坐不住,读书时间少,社交时间多,每天浑浑噩噩。他为人傲慢,修养不佳,常看不起别人,还因脾气暴躁与他人发生严重冲突。同时,他也难以克制自己的色心。这样一个满身缺点的人,为何能摆脱平庸,成就非凡人生呢?
30岁时,曾国藩意识到不能再如此混下去,要脱胎换骨,学做圣人。他以“立大志”为信念,寒窗苦读,从农家子弟跻身翰林,为人生奠定了基础。
曾国藩把写日记当成生活大事,风雨无阻,即便带兵打仗也不例外,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写。他的日记注重自我反思,剖析自身弱点,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警醒自己,改正错误。比如,他曾在日记中反省自己“言不由衷”“浮夸”,并反问自己是否是君子。
曾国藩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还借助他人的力量监督自己。他会把日记寄回家给亲友审看,让家人和朋友监督自己的行为,这种他律让他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曾国藩还注重在具体事情上磨炼自己。他成功戒除了烟瘾,深刻体会到“有恒”的重要性。他意识到唯有戒掉色心,才能维护家庭,不失去他人支持,从而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
在做事方面,他以“恒”字贯穿一生,无论科举落榜还是军事失利,都不放弃,凭借“结硬寨,打呆仗”的笨功夫,最终取得成功。
终于明白,平庸并非是无法摆脱的宿命,哪怕我们起点低、满身缺点,只要愿意做出改变,就有逆袭的可能。
结语
生活中,平常如你我之人,不也常常在平庸的泥沼中挣扎,想改变却又缺乏勇气和方法。
曾国藩以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可以。
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能改变的时候选择放弃。从现在开始,立下志向,学会反思,坚持自律,在磨砺中成长,我们也能像曾国藩一样,实现从平庸到卓越的跨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文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