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AI+来了,你的机会在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7:53 2

摘要:有人从打零工变成电商老板,有人从素人变成千万粉丝主播,还有人薪资翻十倍,直接“财富自由”。

2015年,“互联网+”一声令下,十年巨变。

拼多多、美团、抖音……纷纷崛起。

有人从打零工变成电商老板,有人从素人变成千万粉丝主播,还有人薪资翻十倍,直接“财富自由”。

2025年8月,国务院再次发文: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这次,变化只会更猛。

如果说“互联网+”效率提3倍,那“人工智能+”,可能就是10倍。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十年一遇的机会,真的又来了。

今天就把精华分享给你。

01

2027年,70%普及!2030年,90%!

这份文件里,有两组数字特别亮眼:

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的普及率超70%;

2030年,超过90%。

很多文件写“争取实现”、“努力达到”,

但这次没有——这是军令状,是KPI,会立刻执行。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战略重心,已从技术研发转向应用落地。

说明未来两三年,能在一个场景里用“小东西”解决具体问题的商业化应用,会爆发。

但,2027年只剩不到3年,

为什么这么急?

02

这不只是技术战,更是国运战

AI竞争,本质上是一场“国运之战”。

现在战争在两个层面开打:

第一,基础科学。

AI是能改变所有技术的技术。

谁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谁就能用AI攻关能源、新药、新材料……带来全产业效率大升级。

就像英伟达被美国监管,

本质是想锁死我们的AI发展。

但只在技术上发力还不够,

第二个战场更隐蔽:规则与话语权。

未来AI全球普及,但它怎么做判断?

取决于它的价值观。

如果最先进的AI全用美国价值观训练,

规则和内容都会带着他们的烙印。

那咱们怎么办?

支持联合国成为主渠道,把美国拉下“裁判席”,再团结发展中国家,一起弥合智能鸿沟。

两个战场,都要赢。

懂了,那具体怎么打?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想打赢,先搞基础设施——

算力、数据、人才、资本,四样缺一不可。

03

给算力中心“卖铲子”,机会来了

AI背后是无数超级计算机在拼命算,

这就是“算力”。但算力巨烧钱,训个大模型动不动上亿。

国家计划像建电网一样建算力网,

让用AI的成本降下来。

机会在哪?

最直接的——给算力中心“卖铲子”。

比如建基站、铺光缆、卖服务器,

主力军是三大运营商这类国家队,他们投入大,服务商就有机会。

再比如做软件——

这么多算力中心,怎么高效调度?怎么精准计费?

这些都要系统管理。

还有节能、降耗、减碳。

AI最耗能的不是“算”,是“散热”。

所以国家推“东数西算”,西部凉快电费低,适合建数据中心。

之前微软花17亿美元买排泄物埋地下,

就是为了抵消AI的碳排放。

这背后,全是需求,全是机会。

当主角难,但给主角搭台,没那么难。

04

你的数据,真能赚钱了

AI要聪明,就得学海量数据。

但数据散在各行各业,怎么办?

国家解法是:让数据变成可流通资产。

保护你的所有权,建数据交易所,让你能买卖。

也就是说,数据能赚钱了。

比如你开一家小超市,

手里有周边居民的消费习惯:周五晚上买啤酒,周一早上买牛奶。

脱敏之后,这些数据就能卖给想开便利店的公司。

再比如你是家装公司,

有一堆3D模型家具,可以搭建场景帮训练家务机器人。

机器人一天就能学完以前一年的数据。

还有,国家出钱做的气象、交通等数据,

脱敏后会开放。

你可以加工地铁人流数据做成“商业热力图”,

卖给星巴克、瑞幸。

或者干脆做数据服务商,

帮别人清洗、打包、交易数据。

这也是机会。

数据,正在变成真金白银。

05

最贵的人才不是程序员

AI发展靠人,但缺的不再是“码农”了。

我好多年没写代码,但前几天让AI帮写了个小程序,

5分钟搞定,给视频团队校字幕错别字。

编程正从“手艺活”变成“对话技巧”。

我们缺的,是能给AI下指令、懂底层逻辑的人。

这一切的基石,是数学。

英伟达芯片强,是因为特别擅长“并行计算”,

而这底层就是大学里很多人头疼的“线性代数”。

所以如果你问我孩子该学啥?

我第一个建议:学数学。

数学好,比只会写代码,天地更广。

另外,越来越多人要学用AI,

做AI应用培训,教大家用好工具、培养AI思维,也是个好出路。

经验,AI瞬间就能学会。

但提出一个好问题,才是人最值钱的本事。

06

“耐心资本”流向哪,机会就在哪

算力、数据、人才,国家都安排好了。

但钱从哪来?

一般风险投资可没这个耐心。

他们钱不是自己的,基金七年到期就要还,

所以必须快速数据好看,才好找下一轮接盘。

但做AI芯片、搞基础研究,

可能一等就是十年、二十年。

怎么办?

国家会引导“耐心资本”——比如保险资金、国有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之前我问小米早期投资人:

你们怎么那么能等?翻800多倍才退出?

他们说,钱来自美国大学基金、社保基金,

这些钱不求暴利,只求稳定增值。

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个信号。

耐心资本流向哪,说明国家最看好哪。

你不一定创业,但可以加入那些被投公司,

或给它们做服务。

以前我们看风口,现在要学会看“水流”。

07

AI最先爆发的场景:工业

好,基础设施搭好了,

AI能量最先在哪爆发?

答案是:工业。

文件明确说:

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AI全面融入设计、测试、生产、运营……

美国人均GDP是我们7倍,

不是他们比我们勤劳七倍,

而是我们的生产效率还有巨大空间。

怎么提效?

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工业效率最高。

所以国家要通过AI,再次拉升工业生产力。

从产品设计,到测试、生产、运营,

AI要渗透每一个环节。

这会推动“生产服务业”发展。

啥是生产服务业?

就是专门为“生产”服务的行业。

比如我们做的战略咨询,也算。

所以你可以试试做工业AI解决方案:

帮纺织厂做AI质检,帮化工厂做流程优化。

这可能是未来几年离钱最近的机会。

08

新“抖音”、“美团”正在路上

改造旧世界重要,但真正迷人的是创造新世界。

没有移动互联网,你想象不到抖音、美团。

淘宝是从电脑“移民”到手机的,

但抖音、美团是原生在手机上的——全新物种。

这次文件也提了一个词:“智能原生”。

不要只想着用AI优化老业务,

而要思考:有了AI,会不会长出今天根本想不到的新模式?

它一定不是某个APP的AI版,

而是一个你从没见过的东西。

进入这样的组织,哪怕只做财务,

职业空间也更稳、机会更多。

就像早年阿里的司机,也拿到了股票。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上对车,比啥都重要。

09

抓个智能体,解决真问题

你说创造下一个抖音太远?

有没有现在就能抓的机会?

有——智能体。

说白了,就是AI助手升级版。

不光会聊,还能干活,像数字员工。

比如你让它规划福建5日游,

它直接查航班、比酒店、做攻略,给你完整方案。

文件明确要发展“智能体即服务”,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好用的数字员工。

对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管AI团队。

你还在手写会议纪要,同事可能已让三个AI员工做完数据分析、报告和PPT。

对创业者,机会是:

找到一个具体场景,用智能体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比如专做律师PPT的AI助理,

或专做市场调研的AI助手。

以前我们学用工具,

未来我们学管团队。

最后说两句

关于“人工智能+”,咱们就聊到这。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又一个十年周期开启。

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错过;

第二次,又错过;

第三次,我们猛追,几十年跑完别人两百年的路。

第四次工业革命,

我们第一次和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

很多人预测2027年通用人工智能(AGI)会来。

也就是说,未来这两三年,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窗口。

这份文件不是普通指导意见,

它是发令枪。

告诉我们:这场仗,必须打,必须赢。

就像角马渡马拉河,

河里有鳄鱼,但对岸有肥美水草。

而我们,别无选择。

来源:战略顾问陈西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