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后在女儿家养老8年,200万拆迁款却给儿子,老人被送进养老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18:20 4

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讲究缘分的。不是你真心付出,对方就一定会感恩,会记得你的付出。有时候,甚至换不来对方的回应。友情和爱情,任何一段情感关系,其实都是这样。就连血脉相连的亲情,也不例外。

口述:陈丽丽

故事来自生活中的琐事,部分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过度理解。感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讲究缘分的。不是你真心付出,对方就一定会感恩,会记得你的付出。有时候,甚至换不来对方的回应。友情和爱情,任何一段情感关系,其实都是这样。就连血脉相连的亲情,也不例外。

不被父母偏爱的子女,不管付出多少,退让多少,妥协多少,都换不来父母愧疚和弥补。但凡忽然有了钱,父母依然只会想到自己偏爱的子女,而不是你。友情和爱情,遇上这样的事情,可以选择远离,断绝关系。但面对亲情,又该如何是好?

我在一家养老院当志愿者,从大学毕业回到老家之后,就开始了。要是没有遇上出差,一般每周的周六,我都会过去。帮忙给阿婆洗头洗澡,有时候还帮忙理发,陪她们说话。我所在的这家养老院,属于中低档。

因为不贵,所以不可能有单人或者双人的房间,也不可能有一对一的护工。人手不足,照顾自然也就只能说是将就,更没有家里人的贴心和嘘寒问暖了。一般来说,在这里的老人,都是自己没有退休金,或者没有多少退休金,或者家里条件不好。

哦,还有一种情况,家里条件其实可以,甚至可以说还不错。但子女不孝顺,不愿意给已经不能付出的父母花钱,所以就送来了这里。去年被送过来的杨阿姨,一开始,我就以为是这种情况,但后来发现并不是,是杨阿姨自找的。

杨阿姨是被女儿和女婿送过来的,刚过来这一天,我正好在养老院。和大多数到了这边,沉默不说话,或者已经和子女说好了,还能说说笑笑的老人不同。杨阿姨不愿意留下来,各种闹腾,说自己住不惯。

看着是真的很可怜,我看女儿和女婿,也不像是经济条件很不好的人,怎么忽然就把老母亲送进养老院?还是配套设施不是很好的养老院。我当时真的觉得杨阿姨的女儿陈大姐狠心,不孝顺。

但后来发现她几乎每周都会过来,不见杨阿姨,就偷偷看看。每次过来,都会红了眼眶。我就开始疑惑,这又是为啥?养老院可以每个季度交钱,或者每年交钱。以及只要住进来了,人也可以不用过来,转账之后,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就行。

但杨阿姨的女儿陈大姐虽然已经交了2年的钱,却每周都过来,过来之后,也不和杨阿姨见面说话,我就很奇怪。一开始也不好意思问,后来熟悉了,我也经常给杨阿姨洗头洗澡,她偏瘫,更需要有人帮忙。

就这样,我从陈大姐的口中,知道了前因后果。事情的经过,其实很俗套。杨阿姨确实很不容易,早年丧夫,没有再婚,一个拉扯两个孩子长大。但她重男轻女,偏心眼。虽说女儿也长大了,但在记忆中,从没吃过一顿饱饭。

初中毕业,就开始外出打工,和杨阿姨一起,养家糊口。儿子结婚的时候,有婚房的首付,热闹的婚礼,还有彩礼这些,一样都没落下。到了女儿这里,啥也没有,还留下了彩礼。口口声声说是买断养育之恩,以后不会指望女儿,所以不给嫁妆。

但后来,杨阿姨偏瘫了,赚不了钱,还需要有人照顾。儿子和儿媳妇就不待见她,找了各种借口,把她一个人送回了村里。杨阿姨开始给女儿打电话,陈大姐虽然心中有气,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她心软了。

女婿也是心善之人,虽然也有不满,但还是答应陈大姐把岳母接过来照顾。照顾偏瘫的老人,有多不容易,大家应该都知道。可陈大姐夫妻俩,照顾了8年。陈大姐说:“有时候想想也觉得可笑,照理说,房子拆迁,分了拆迁款是好事。但在我家,却是坏事。”

陈大姐说,我本以为我和我老公,照顾了我妈8年。当初这么对我,如今我这么对她,她至少会有愧疚。结果我错了,我没想要全部的拆迁款,200万,她自己留着,以后还剩下多少,我和我哥平分,我都没意见。甚至,我少一点,也可以。

结果是啥?陈大姐叹了一口气,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和我哥说好的,拆迁款直接就打进了我哥一个人的账户。我接受不了,我老公也不能接受。我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自己的心软,都像是笑话。

于是陈大姐就把杨阿姨送进了养老院,陈大姐和她说了,女儿只能做到这样,你要是想离开养老院,就看你的好儿子怎么做了。杨阿姨有没有失望,我不知道,反正快一年了,杨阿姨还在养老院,儿子一次都没来过。

我觉得他不会过来的,因为担心要给钱。陈大姐虽然说了狠话,但心中还是放不下老母亲,所以每周过来看一眼。唉,你们说杨阿姨是不是自找的?她到底是为了啥呀?被儿子和儿媳妇赶出门,是女儿和女婿照顾了你8年。

怎么有了拆迁款,还是只会想到儿子呢?我想不明白,你们知道原因吗?

--END--

图片|网络

来源:我是胡小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