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歌|导演冯小宁用电影铭记历史!20多年后,《黄河绝恋》依旧激情澎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8:09 2

摘要:奔腾的黄河壶口瀑布前,宁静闭上双眼,缓缓张开双臂,悠扬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二十多年过去了,《黄河绝恋》中这一镜头,已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瞬间,那悠扬动人的主题旋律,依然在各种场合回荡。这部电影承载的不仅是一段跨国爱情故事,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向往

奔腾的黄河壶口瀑布前,宁静闭上双眼,缓缓张开双臂,悠扬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二十多年过去了,《黄河绝恋》中这一镜头,已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瞬间,那悠扬动人的主题旋律,依然在各种场合回荡。这部电影承载的不仅是一段跨国爱情故事,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向往、对生命的礼赞。

1999年,由冯小宁执导,宁静、保罗·克塞主演的战争爱情电影《黄河绝恋》横空出世,不仅以400万的低成本创造了票房奇迹,更成为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回顾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导演冯小宁直言,真正的电影艺术不在于投资大小,而在于创作者是否怀揣赤子之心,“钱少了未必是坏事,钱多了未必是好事。最重要的是保持初心,把拍好作品放在第一位。”

“《黄河绝恋》是我自己有感”

“我拍作品从来不是为了纪念什么,而是希望与民族、与时代、与千万老百姓产生共鸣。”谈起创作初衷,冯小宁的眼神依然坚定。1998年,他在一个半月内一挥而就,背后是他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特殊情怀。

在冯小宁心中,作为电影导演,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作品和民族、时代,还有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产生共鸣。“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中国人民牺牲了3500万人,我们要让后世的孩子记住这件事。” 他先后拍摄了《北洋水师》《战争子午线》《紫日》等多部反抗日本侵略题材的作品。

“《黄河绝恋》是我自己有感,而不是受命于某个单位或领导的指示。”冯小宁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投入和参加。“历史上有很多美国飞行员援华抗日,在战斗中得到中国军民救助,把他们安全送到根据地,北京平谷就有八路军冒死营救飞行员的感人故事。这是《黄河绝恋》的原始历史素材。”他想通过这部作品,传递毛泽东《论持久战》中专门论述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概念。

《黄河绝恋》剧照

片中,中国八路军女战士与美国飞行员相遇,在救助和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爱情。冯小宁说,全世界反抗法西斯,是不同种族、文化、信仰的人类因正义团结起来结成同盟,“那么大家都是朋友,彼此之前产生感情、爱情都很正常。这种跨越国界的情感,正是人类共同反对法西斯暴政的见证。”

冒着生命危险俯拍黄河

作为贯穿全片最重要的背景和意象,黄河被冯小宁拍得壮美恢宏。在他心中,长江浩浩荡荡,黄河激情澎湃,它们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图腾和文化符号。当年坐在黄河边上,看到河水汹涌奔腾,冯小宁觉得这正如中国的历史文化,从远古走来,流淌万年,“而我能努力完成一部作品,就像一滴水投入大河,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想让观众从黄河这一自然意象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勇于抗争的精神。

冯小宁在黄河前。

为了展现黄河的气势,剧组冒着生命危险创造了奇迹。在那个没有无人机和直升机辅助设备的年代,冯小宁将摄影机绑在自己身上,由剧组人员拉着绳子,从悬崖高空坠下,凌空拍摄全片最后一个镜头——黄河全景。“全组的人都拉着两条大绳,我和摄影助理拴着绳子悬在崖壁上,我拍,他跟着我对焦,这才拍到了没有山树遮挡的黄河俯拍镜头。”

冯小宁系着绳子在崖壁边拍摄

为了一个镜头,冯小宁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求。片尾,宁静饰演的安洁牺牲那场戏,拍摄于黄河即将结冰的11月。冯小宁带头跳进寒冷刺骨的水里。当时没有防水设备,只能用塑料袋包住摄影机,在镜头前放一块玻璃,以最原始的办法完成水下摄影。“拍这场戏时宁静还在哺乳期,我觉得要给她一个大大的赞!”冯小宁回忆,当时剧组做了详细安排,提前一晚开会,准备毛巾、装姜汤的保温桶。“每个人都有任务:下水的人身上都系着保险绳,其他人在岸上拉绳子;剧组水性最好的人在下游拿着救生圈待命,万一上游出什么意外,下游要负责救人,救生圈都是临时去县城买的;烟火组要配合弹点,确保在准确位置爆炸,避免在水里崩着人;连司机也要负责在开拍后启动暖气,拍完后大家跑到停车的地方,赶紧钻进去暖和一会儿。”

宁静在水中坚持拍摄

片中那首如泣如诉的主题曲《夕阳山顶》,出自作曲家李戈之手。当时李戈还没有做过比较大的作品,冯小宁鼓励他,只要两人想法一致,他保证能够出好作品。冯小宁提出要求,主旋律音乐贯穿全片,通过配器和音调的变化不断拨弄观众心弦,男女主感情戏时希望用小提琴独奏……这段独奏由小提琴家刘云志完成,现场录制时,冯小宁觉得效果有点平,壮着胆子走过去说,您能不能再来一遍。他给刘云志讲了一遍影片故事和人物命运,刘云志马上答应再录一遍。观众后来听到的正式版本,就是重录的这一遍。李戈凭借该片获得第19届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宁静演哭全剧组成员

《黄河绝恋》中,宁静自然动人的表演让演员与作品实现了互相成就。这是冯小宁和宁静的第二次合作。当初拍完《红河谷》,剧组一起跑宣传时,冯小宁无意间听见宁静接受采访时说,希望能有机会演一次八路军。写《黄河绝恋》剧本时,冯小宁回想起这句话,有了再次合作的打算。接到邀请后,宁静和保罗·克塞欣然应允,带着他们当时不到一周岁的孩子来到剧组。

“作为演员,宁静的魅力有目共睹。她的形象比较优秀,带有一种野性,眼睛很大很亮,而且表演有灵气。她会看剧本,对角色的领悟很准,在现场就不用啰嗦太多。”冯小宁说,片中有场戏是安洁在芦苇荡中向飞行员讲述自己的身世,说到最后要失声痛哭。宁静的表演把全剧组都看哭了,冯小宁的眼泪把摄影机的寻像器都弄得模糊了。

至于那个黄河边伸开双臂的名场面,拍摄前冯小宁给宁静讲戏,说这是安洁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要求她投入情感。开拍后,宁静立刻进入角色,观众从这一场景中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以及人与自然的交融,再加上分外适配的音乐,全片在这一刻抵达升华点。

《黄河绝恋》主演宁静、涂们和李明(从左到右)

已经去世的演员涂们在片中饰演安寨主。冯小宁与他合作过《黄河绝恋》《嘎达梅林》《朱元璋》。他说,涂们为人幽默,在表演上对角色塑造有明确的自我要求,显露出导演气质,后来果然也自己当了导演。“我们对彼此很了解,配合得非常默契。他管我叫‘鹰’,这是他们蒙古族人的叫法。总给我打电话说,鹰,咱们什么时候再飞一把。”

《黄河绝恋》上映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多年来被央视反复播放且收视率不错,还被送到美国好莱坞的21世纪福克斯公司放映。“那天来的观众特别多,很多人没票都想挤进来,把福克斯公司大厅的玻璃都挤碎了。”冯小宁笑言。影片成功地向海外观众传达了中国抗战的历史意义,展现了中国人民与国际友人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壮丽篇章。

记者:袁云儿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