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中午,东莞长安镇振安中路一家小超市门口,监控显示:一名身穿碎花连衣裙的中年女子独自坐在台阶上啃面包。十几分钟后,一名戴鸭舌帽的中年男子走近,俯身与她交谈。约两分钟后,女子起身跟着男子离开,再没出现在监控里。
8月28日中午,东莞长安镇振安中路一家小超市门口,监控显示:一名身穿碎花连衣裙的中年女子独自坐在台阶上啃面包。十几分钟后,一名戴鸭舌帽的中年男子走近,俯身与她交谈。约两分钟后,女子起身跟着男子离开,再没出现在监控里。
这名女子姓陈,今年34岁,智力残疾三级,与丈夫李军租住在附近城中村。据李军的弟弟李先生回忆,嫂子平时只在巷口晒太阳,不会搭陌生人的车,更记不住手机号,“她连1到10都数不全”。当天中午,李军去工地干活,嘱咐邻居帮忙照看,可一转眼的工夫,人就不见了。
二、失控的48小时
陈先生失踪后,李家像炸开了锅。李先生把超市监控拷进U盘,连夜剪成45秒的视频发上抖音,配文“智障嫂子被陌生男带走,求大家帮忙”。截至29日晚,视频播放已超800万次,评论里“人贩子”“器官买卖”等字眼不断刷屏。
李先生告诉记者,哥哥和嫂子结婚6年,感情很好。陈先生虽智力有问题,但能认人,平时见到邻居会笑。她没手机,也没微信,唯一的“定位工具”是手腕上一条写着丈夫电话的蓝手环,可手环被留在家中床头。
28日晚,李先生报警。东莞长安警方接警后,调取周边120个监控探头,发现两人最后出现在358省道往深圳方向,随后失去踪迹。警方连夜成立专班,向深圳宝安、龙华警方发协查通报,并联系公交、出租车公司排查。
三、被忽视的日常
在李家租住的那条不足两米宽的握手楼里,陈先生是“最安静”的租客。邻居王阿姨说:“她每天坐在门口剥毛豆,谁给她糖她就笑,从不惹事。”可安静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脆弱:她不会过马路,分不清红绿灯,更不知道“110”怎么拨。
李先生坦言,家人并非没考虑过风险,“我们想过给她买定位手表,可她老摘下来当玩具咬”。至于那名带走她的男子,监控里只能看到侧脸:40岁左右,中等身材,穿灰色T恤,背黑色双肩包。警方通过人像比对,初步排除前科人员,但身份仍在核查。
四、寻找与反思
29日下午,警方通报:已锁定涉事男子搭乘的网约车,正循线追踪;同时呼吁知情群众提供线索。长安镇“让爱回家”公益组织也加入搜寻,30多名志愿者手持陈先生照片,在车站、公园、天桥下逐一询问。
事件背后,一个更沉重的议题浮出水面:广东现有持证智力残疾人约21万,其中像陈先生这样无民事行为能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近4万人。广东省残联维权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已推动为重度心智障碍者发放“防走失手环”,但覆盖率不足三成,“很多人嫌丑、嫌麻烦,家属也怕贴标签”。
心理咨询师刘欣指出,智障者被拐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除了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社区看护。“一个眼神、一次搭话,可能就是危险信号。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监控,而是‘人’的监控。”
五、等待天亮
30日凌晨两点,李先生仍守在派出所大厅。他手里攥着一张嫂子的大头照,照片里陈先生笑得眼睛弯弯。李先生声音沙哑:“哥在工地哭了两场,说早知道那天就不去干活了。”
警方最新消息显示,涉事男子在深圳龙华曾有短暂停留,已调取新的路面监控,预计30日中午前能确定去向。
天快亮了,长安镇街头的早点铺升起蒸汽,李先生盯着路口,盼着下一辆警车里走下来的,是那个穿着碎花裙、还握着半块面包的嫂子。
来源:大卫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