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
【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推进,一处处经典的工业建筑被拆除,一座座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厂房被夷平,武汉市的大工业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大武汉”曾经如此辉煌的历史吗?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哪里去找寻历史上的“大武汉”的踪迹?
——周国献
武汉印刷厂车间一角老照片(来源:《武汉市志·工业志(下)》)
武汉近代印刷工业是从清光绪年间使用手摇石印机和小型铅印机开始的。1937年被称为武汉印刷业的黄金时代,当时汉口从事印刷业的有270家,工作机1100台,从业人员达万余人。
武汉印刷厂的LOGO
据《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记载,武汉印刷厂成立于1949年8月,是市属最早的一家国营印刷厂。
位于民意四路的武汉印刷厂(周国献2018年3月拍摄)
武汉印刷厂位于汉口民意四路,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1985年,固定资产原值1251万元,职工1352人,专用设备89台(套);1985年总产值3577.2万元,利润938万元,上缴利税1125万元。
变身武汉装饰城的武汉印刷厂(周国献2018年3月拍摄)
武汉印刷厂的前身是市财政局供应社印刷部,职工70人,生产设备仅有2部圆盘机、6部对开机,只能印刷信纸、信封、发票和税票,年产量仅5875万印。1951年起,陆续并入13家印刷厂。1958年已能印刷伟人像、书刊和各种复杂的包装装潢,并开始形成从设计、照相制版到印制成品的一整套工艺,年产量达到41万印。
为了适应各类商品包装装潢的需要,1967年武汉印刷厂试制成功塑料包装印刷,1968年自行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塑料四色凹版轮转印刷机(一次印四道色),填补了塑料凹版印刷的空白。以后又逐步发展成为吹塑、印刷、覆膜、制袋一条龙生产。
1977年7月,武汉印刷厂开始与南京大学、武汉化工学院合作承担试制无毒粘合剂耐高温蒸煮复合薄膜袋,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达到世界水平,为发展方便食品开拓了新的途径,1982年获轻工业部重大科研二等成果奖和武汉市一等发明奖。
武汉印刷厂是武汉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包装装潢印刷厂,也是全国同行业中重点工厂之一,其产品质量曾获得国家经委、文化部、出版局优质奖励证书,在中南大区包装产品质量评比中,该厂的平印、凸印、凹印被评为第一名;曾获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称号。
.
.
(说明:此贴为重新整理发布,2018年3月22日原贴手机端已不可见。)
.
武汉的近代工业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工业遗址。“这些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城市无法磨灭的基因,必须得到保护与传承。”(《武汉近代工业史》(上下卷))
武汉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状况是中国诸多工业城市的一个缩影。正如以色列摄影家纳达瓦·坎德(Nadav Kander)在接受关于他的长江摄影专题的专访时所说:“在经历一段拍摄后,我逐渐感受到这个国家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当它以惊人的速度飞跃时,也在不断毁坏着自己的根基。”城市急切地想要发展,却忽视了历史传承,忽视了城市的个性,迷失了自我。
在城市急速发展的关口,为一个城市的工业遗产留存影像记录迫在眉睫。我从2008年开始关注并拍摄武汉工业遗产保护题材,2014年定下摄影专题的题目《大武汉》,并开始有计划地重点拍摄武汉工业遗产,共拍摄了涵盖清末、民初和解放初期的三百多处武汉市老工业旧址。项目初期,以宽幅接片方式拍摄老工业旧址废墟为主,通过比较一致的摄影语言去呈现这些城市发展中的疤痕和印记,强化“大武汉”的悲壮感;后来扩展到事无巨细对武汉市和湖北省各地市现有工业遗产的抢救性记录。
失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现存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作者希望通过拍摄和发布“大武汉系列”,引发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行动。回望过去,让我们看清来时的路。我无力阻挡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为日后寻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记忆提供参照。
——周国献
.
特别声明:
1.本头条号“黑镜头”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载请勿声明原创,并请注明出处及保留作者姓名,否则视为侵权。
2.“大武汉系列”中偶尔会在各种志书等资料中翻拍部分老照片,因原刊载老照片的书籍大多没有注明照片作者,在头条文章里只能注明图片来源是哪一本书籍,无法为原作者署名,敬请谅解!若有异议,请随时通过留言等途径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
1.安装今日头条App(已安装的请忽略);
2.打开今日头条App,或者通过分享的“黑镜头”头条文章进入今日头条App。
然后,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关注“黑镜头”头条号:
(2)方法二: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再点菜单栏中的“用户”选项,找到“黑镜头”头条号用户(昵称存在同名情况),认准如下“黑镜头”LOGO,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
.
来源:黑镜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