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六个行动”联动共进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13:04 2

摘要:“六个行动”是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重点部署、全力推进的重大任务。新年伊始,乌兰察布市把开展好“六个行动”作为今年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中之重,谋而快定地在多次会议上对“六个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市各地区、各部门从“开门红”抓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奋

万物竞发向春来,干字当头开好局。

“六个行动”是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重点部署、全力推进的重大任务。新年伊始,乌兰察布市把开展好“六个行动”作为今年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中之重,谋而快定地在多次会议上对“六个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市各地区、各部门从“开门红”抓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奋斗姿态,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确保“六个行动”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

抓实重大项目谋划 积蓄经济发展动能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为“六个行动”中的首要任务,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承载着引领经济发展、稳增长强支撑增后劲、积蓄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使命。

初春新启,在乌兰察布,一个个重点项目“火力全开”,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澎湃强劲,奋力冲刺“开门红”。

在位于丰镇市的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新增的二期项目502号炉前机器轰鸣,一块块品质卓越的铁合金成品源源不断地出炉;叉车和运输车在宽敞的厂区内灵活穿梭,展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

在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世纪互联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工人们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施工作业,一栋栋建筑主体已初具雏形,即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出:深化“项目管家”“领导包联”服务机制,用好预算内资金、新增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快手三期、中联四期、新太元100万吨和三美25万吨绿色合金等项目早建成、早达效,力争重大项目投资超过485亿元。多方发力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和实效性,引进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通过提档升级产业园区,强化综合考核评价,推动各园区在招商引资、亩均效益、科技创新上提质增效,力争一类园区产值突破500亿元。此外,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争取更多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自治区各类规划,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使项目尽早开工投产,乌兰察布市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将项目建设的成效作为检验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执行力的重要标尺,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核准批复的项目抓紧开工投产,做到不仅有产能,还要有产品、有产量,更要有产值,跑出项目建设的“乌兰察布速度”。

眼下,在乌兰察布市各个园区内,一栋栋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一个个重大项目火热推进,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全市上下正不误春时,以更加扎实的行动,让重大项目从“一纸蓝图”到“落地开花”,以“开门红”带动“全年红”。

优化助企纾困服务 护航经营主体稳增长

“这里的工作人员效率特别高,第一时间告知并协助我们办理了相关手续。所以,项目才能如此迅速地落地实施。”2月26日,在察右后旗政务服务中心办完各项手续的内蒙古昌盛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武秀山,说起乌兰察布助企纾困服务方面的努力深有感触。

“企业落地察右后旗后,旗委、旗政府第一时间配备了一企一策服务专班,明确了一名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服务。办理手续期间,工作人员不仅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还送去了政策U盘礼包,帮助企业早落地、早生产。我们相信,在当地政府的护航下,公司一定能够实现快速成长。”武秀山说。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今年,市委书记周凯在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实施好助企行动,公平对待各类企业,坚决抓好助企惠企政策落实,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实施好助企行动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要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题,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工作……

这些无疑给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将更大力度地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市上下紧抓快干,全力推动助企行动,护航企业发展。

市人社局抢抓先机,组成服务专班,走进内蒙古新太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企业,通过点对点“政策直送、岗位直拓、需求直通”三位一体服务,助力企业冲刺新年“开门红”;

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在涉企服务方面推出5项新举措,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

“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发改委主任赵光介绍,目前,乌兰察布市已成立重点民营企业党委和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建立了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精准问需、破解企业急难愁盼,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乌兰察布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就业促进举措 书写充分就业答卷

人勤春来早,就业招工忙。1月18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2025年乌兰察布市就业援助月专项行动暨返乡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招聘会如期举行,标志着乌兰察布市“就业促进行动”全面铺开。

此次招聘活动中,线上线下238家企业提供工作岗位3965个,涵盖零售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领域和新材料、新媒体运营等新兴领域。现场还设有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展示等多个区域,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现场答疑解惑,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现场人数达1.9万人次,收集简历147份,发放政策宣传页1000余份,直播带岗观看量达2.1万人次。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脉搏。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云雪艳介绍,今年,乌兰察布市要把“实施好就业促进行动”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扩大就业容量、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全力以赴实施好就业促进行动,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民生之稳。

“市人社局将从推动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四个方面着手,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云雪艳介绍。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我们将全力促进青年群体政策性统筹就业和市场化就业,密切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接,积极搭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业服务对接平台,努力创造更多市场化就业岗位。在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方面,我们制定印发了《技能乌兰察布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建设国家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此外,市人社局将紧盯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和市场需求开展培训,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的人才需求清单,加快破解‘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矛盾。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将就业服务进一步延伸至群众身边。开通劳动争议案件‘快调’绿色通道,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业服务保障。”云雪艳说。

践行节水控水行动 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近日,走进丰镇市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中水安全池,隔着防护网可以看到水面波光粼粼、清澈宽广。移步到软化水制备车间,工作人员正细心调配试剂,对处理后的中水进行硬度检测。处理后的中水将经水泵补充至各车间净循环系统,用于设备冷却、合金冲渣、区域冲洗等厂区生产用水。

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动力分厂厂长李延秋说:“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重点企业更应该带头示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通过节水管理、文化建设、技术改造等多项举措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持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丰镇市节水型企业建设是乌兰察布市实施节水行动的一个缩影。乌兰察布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区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乌兰察布市将实施好节水行动作为“六个行动”中的关键一环,牢固树立节水意识,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生态节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用节约之水托起发展之舟。

农业用水占乌兰察布市全市用水总量的80%以上。今年,乌兰察布市将持续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业节水设施的保障能力。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降低全市农业用水总量,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建立健全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做好农业节水控水文章。

开展工业节水减排是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乌兰察布市成功创建19家市级节水型企业,其中6家晋升为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市水资源保护中心节约用水科工作人员张进介绍,今年,乌兰察布市将严格控制工业取用地下水,强化工业企业准入机制,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同时,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

在城镇节水及生态节水方面。乌兰察布市将继续深化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推进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落地见效,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同时,将继续全面坚持“以水定绿”原则,统筹治水、补水、节水举措,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区域协同合作 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2024年,乌兰察布市依托区位优势,在对外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跑出了互利共赢的“加速度”。

在国际层面,高水平打造四张国家级开放名片,与蒙古国东戈壁省缔结国际友好城市,首发“上合示范区(青岛)—乌兰察布—俄罗斯”中欧班列,开通TIR国际公路集装箱运输和丰镇至天津新港铁合金铁海快线班列,全年开行中欧(亚)班列113列,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在国内层面,京蒙协作持续深化,呼包鄂乌一体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集大原高铁开通运营使乌兰察布深度融入全国高铁网,进一步拓展了对内合作的“朋友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独行快,众行远。2025年,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针对自治区部署的“六个行动”中的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强调,要充分发挥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国家政策等叠加优势,统筹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塑造区域合作新优势。

如何抢抓机遇、用好政策,全力推进区位、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是相关部门2025年工作的发力目标。

“2025年,我们正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交流工作,坚持互联互通、交流交往、联防联治,积极推动盟市间、区域间和省市间合作联动,互利共赢。重点将在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和实践,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加快自身发展步伐。同时,要持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合作交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将招大引强与招新引优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助推乌兰察布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续集红说。

深挖北疆文化富矿 擦亮文旅融合新品牌

北疆文化是一座富矿,在乌兰察布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孕育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形态,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独特的历史与文化风貌。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乌兰察布必须久久为功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

寒假期间,乌兰察布市博物馆人气高涨。馆内以时间为脉络,分设“史前时期的乌兰察布”等五个展区,丰富的文物展品引得不少学生驻足。今年,就读五年级的王泽对历史兴趣浓厚,参观后他感到收获满满:“这里展览内容丰富,让我大开眼界,学到好多新知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也更深了。”

四子王旗乌兰牧骑赴长春市开展专场演出、察右后旗乌兰牧骑原创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在京首演、丰镇市乌兰牧骑前往福建省莆田市开展专场交流演出活动……过去一年里,乌兰察布市11支乌兰牧骑通过“走出去”,充分展示乌兰察布的好形象好风采,把北疆文化的独特韵味传递给了各地观众。

谈及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四子王旗乌兰牧骑队长李景平说:“我们将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依托‘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赴全国各地开展交流演出,持续增强北疆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

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形象、振奋人民精神,都离不开好的文艺作品赋能。集宁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魏作雨表示,新的一年,集宁区文联将启动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立足地域优势与文化特色,通过多角度挖掘历史文脉、多维度梳理风土人情,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

“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需要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人郝文跃说:“今年,我们将做深做实北疆文化研究,完善智慧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建立乌兰察布地方文献体系和文物资源数字化共享体系,助力乌兰察布市北疆文化研究基地做好北疆文化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还要完善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云等平台,实现公共服务数字化,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赫雨田)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