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1年7月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了连续五次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经过5次战役的较量,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趋于平衡,战线相对稳定。转入了战略防御与持久作战。7月10日,双方开始停战谈判,虽然都在调整
三、总结初战经验
1951年7月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了连续五次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经过5次战役的较量,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趋于平衡,战线相对稳定。转入了战略防御与持久作战。7月10日,双方开始停战谈判,虽然都在调整部署,巩固阵地,准备在战场上最终比个输赢,但那时整个战场相对稳定。
据原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回忆:1951年秋后,彭德怀考虑到利用这一短暂的相对稳定的时间,及时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他和志愿军其他首长一商量,大家都同意,都认为把初战经验作一总结很必要。但是此事由谁来负责呢?彭德怀思考了以后说:“就请陈赓同志负责吧。”
陈赓说:彭总既然指定要我负责,我就不好推给别人了。但是我要说明,我来朝鲜时间不久,前几次战役都没有参加,不了解整个情况,如果总结不好,你老总可不要批评我呀!”旁观者认为,陈赓的回答既幽默,又有大将风度。也只有他敢在彭德怀面前说玩笑话。
彭德怀说,又不是要你写,是要你负责,要你领导。你陈赓大家都知道,都了解,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材生,你一定能总结得好。就这么定了。你去准备人马,只组织一个小写作班子就行。
其他几位副司令员、副政委都拥护彭德怀点的将。
陈赓笑着说:“既然老总点了我,你们各位又都同意,我只有一票,少数服从多数,我就负责干。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事找你们几位,可要支持我。”
此后,陈赓找来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商议,由杨迪具体负责。
陈赓说:“你通知各兵团,就说彭总要我陈赓负责,总结抗美援朝作战经验。我要抽调他们的作战处长来写,谁也不准讨价还价。不仅人要来,而且要将作战的资料带来。要他们一个星期内来志司报到。其他的生活安排就是你的事了。你准备好后,我来检查。人员到齐了,告诉我来看望他们。就这样定了,你去执行吧!”
杨迪在志愿军司令部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矿山原来的炸药库,它坐落在一个小山沟里,四面是厚厚的围墙,其中有个矮小的房间,已经没有堆放炸药。他请陈赓来看,陈赓同意在这地方,还要他多开几个窗户,一是白天光线足,二是敌人飞机光临,也好跳窗子出去躲一躲。在外面还要挖几个防空洞,以防万一。还指示一切工作条件,包括吃饭、睡觉都要负责安排好。
写作人员除杨迪外,有九兵团的金冶、三兵团的王振夫、十九兵团的原星、二十兵团的杨尚德及40军的尹璨贞共6人。当他们到齐后,陈赓来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叫大家坐下,具体布置总结的目的、要求及写作方法,说这次请你们来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是彭总的决定。志愿军入朝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经历了几次战役,各种作战形式也都用上了,而且都打得很好。特别是在没有制空权的条件下,利用夜间作战、近战歼敌。在后方供应不上的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连续作战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发挥了人民军队的长处,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志愿军以劣势装备,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条件下,消灭了有大量海、空军优势的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迫使美军撤退到三八线,不得不提出停战谈判,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伟大胜利。
他接着指出:现在敌我双方都转入战略防御,处于面对面的阵地防御。志愿军以劣势装备不仅在运动战中打败了敌人,而且现在正尝试着以劣势装备实施阵地防御。5个多月来,志愿军在阵地防御中顶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并正摸索如何巩固阵地、保存自己、歼灭敌人。现在阵地防御作战时间虽然很短,但已经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现在来总结战争的经验,不仅要总结前几次战役的经验,也还要总结阵地防御初期的经验。目的就是遵照毛泽东主席所说的,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与国内红军时代的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同,我们是以劣势装备,与世界上一流的现代化的、拥有海、空绝对优势,又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败了德、日、意法西斯军队,自称天下无敌的美国军队作战,这个经验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彭总提出来要总结经验,既用于指导志愿军继续与美军作战,又可用于国内部队吸取这场现代战争的经验,改进与提高国内解放军军事训练的质量。这就是这次总结经验的目的。
因此,总结这场战争的经验,主要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进行总结,不要只写几次战役是怎么打的,也就是说不要就战役总结战役,要从战略的角度、高度来总结经验。这是总结的总指导思想。
陈赓接着说:总的想法是,首先写个总章,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抗美援朝的。然后再写战役,也一定要将当时敌我双方的政治、军事和战略意图、战场情况简要的写清楚,然后再写战役的发展情况。朝鲜战争情况特殊,战役后出现了一个停战谈判,这要单独写一章,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没有的创举。敌人打不赢就要求谈判,一边谈一边打,而且都采取阵地防御方式,这也是世界战争史的新纪录。他还判断,战略防御阶段时间短不了,是持久战,等到以后再来总结吧。要把入朝参战后的战略反击阶段的经验教训,很好地总结出来,这是重要的。要求写作组先写出一个写作提纲。
陈赓要求写作组成员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打胜仗要写,打得不好的仗也要写,经验要写清楚,教训要写透。还有就是不要争功,要注意团结,各个兵团都是来自各个野战军,而且都是各野战军的主力。一定要注意照顾各方面,不能偏颇,要站在志愿军总部的立场上写,可不能站在你们各个兵团的立场上来写,这样才能写出志愿军的总结来。
陈赓还向杨迪交待,要他不仅要负责组织好总结的写作,各方面的保障工作也要负责安排好,特别是伙食,在现有条件下吃得好一点;注意身体,请医生常来看看,不要生病,叫大家能高高兴兴地、健康地集中精力来思考和写作。
写作组经过几天深入学习讨论,最后由杨迪把大家讨论的结果整理成提纲,送给陈赓审定。陈赓看后,又来到“炸药库”, 对大家说,你们干得不错,而且干得很好。提纲虽然好,还没有内容。希望你们每人先写出一节来,看看你们脑壳里想的和写作方式、写作风格是不是一致,还要研究是不是站在志司的立场上的志愿军的总结。
然后他转向杨迪说:“小老乡,生活保障得怎么样?不仅要吃好,还要休息好。我说的休息好,不仅是睡足觉,还要尽可能注意运动,锻炼身体。可以搞个排球来玩,还可以用木板钉一个大一点的桌子打乒乓球。志愿军政治部有个文工团和一个京剧团,如果演出,还有祖国慰问团来演出,杨迪,你一定要叫他们送票来,还要位置靠前一点的优待票……如果生活调节不好,他们向我告状,我找你杨迪是问。”
第九兵团的金冶爱喝酒,他冒出一句:“老杨只管我们吃好,不管我们喝好。”
陈赓瞪起眼睛说:“金冶,你是宋时轮那个兵团的,他是顿顿少不了酒的酒桶,你这个作战处长跟你们首长学了这个本事。杨迪,你得想法子搞点酒给这个小酒桶解解馋。你知道吗?唐朝诗人李白,喝了酒才能写出好诗来。但要立个规矩,只准每个星期日喝酒,而且只一瓶。如果不限制,你们喝得醉醺醺,还怎么写?”
大家听得都笑了。以后,陈赓又多次到“炸药库”看望写作组,了解总结写作情况。1952年2月下旬,陈赓由于健康原因回国治病。3月31日回到志司。
4月3日,他在日记中记载:“今日参加朝战经验写作委员会开会。”陈赓因要全面负责志愿军工作,已无时间与精力再亲自抓作战总结,因此他请志愿军副司令员宋时轮继续负责抓总结工作。不久写作组即编写完成了一套《朝鲜战场对美军作战的几个战术问题》,其内容包括战场情况、敌情研究、进攻、防御、战斗保障五个部分共四十多万字。这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参战以来,对美军作战的第一次较全面系统的战术总结。此时陈赓已奉调回国任职,1952年7月经宋时轮审定,下发到志愿军师以上机关,作为作战指挥和部队战术训练的参考教材,这对志愿军的初、中级指挥员更好地指挥作战和组织训练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后来人民解放军指挥院校战术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
来源:表里如一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