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类降糖药物,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与胰岛素促泌剂不同,吡格列酮不会增加胰岛素的过度分泌,因此,单独使用吡格列酮低血糖风险小,吡格列同的降糖作用中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幅度为0.7%-1.0%,逊色于磺脲类胰岛素促
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类降糖药物,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与胰岛素促泌剂不同,吡格列酮不会增加胰岛素的过度分泌,因此,单独使用吡格列酮低血糖风险小,吡格列同的降糖作用中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幅度为0.7%-1.0%,逊色于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和二甲双胍,但优于利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和阿卡波糖等à糖苷酶抑制剂。
虽然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但吡格列酮并非降糖治疗的一线用药,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其本身可导致体重增加和水肿副作用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被列为一线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也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且不增加体重,没有导致水肿的副作用,降糖作用更好,安全性较高。
吡格列酮的优势:
1 目前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特点,传统的磺脲类、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剂降糖作用强大,但缺乏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而新型降糖药如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类的口服降糖药则具有降糖作用显著、心血管保护和肾脏保护的作用,与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比较,吡格列酮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卒中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因此,对于合并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存在胰岛素抵抗,使用吡格列酮是个不错的选择。
2由于吡格列酮主要经过肝脏清除,不影响肾功能,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无须调整给药剂量。
3吡格列酮不仅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还可以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发病机制的其他疾病,如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月经紊乱和排卵率,因存在体重增加的风险,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常作为二甲双胍疗效不佳时的替代用药,或用于非肥胖、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吡格列酮属于妊娠C类药物,用药期间需要避孕,目前不建议在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使用吡格列酮,此外, 吡格列酮还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 的胰岛素抵抗,并能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吡格列酮的不足
1是药三分毒,降糖药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副作用,与其他种类的口服降糖药比较,吡格列酮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体重增加和水肿,并增加骨折风险,因此,心衰患者[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禁用
2由于吡格列酮的同类药物曲格列酮具有体质特异的肝毒性,可导致罕见的肝衰竭,并因此而退市、吡格列酮与曲格列酮的化学结构类似,因此,出于安全性考虑,使用吡格利酮前应检测肝功能,使用过程中也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活动性肝病或血清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者禁用吡格利酮。
3由于吡格列酮可能增加膀胱癌发生风险,因此,现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的患者禁用吡格列酮。
参考文献
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问题专家共识(2022版)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诊治专家共识(2024)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用药咨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