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8月27日起,电子科技大学迎来了2025级新生。学校在各个路口和报到点设置了醒目的“导引牌”,以及报到流程图解,并配备辅导员、学生志愿者、保安等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引导,让报到的各个环节都顺畅高效。各学院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各种“打卡”、互动装置,并为同学们送上了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钟帆
连日来,四川部分高校的新生陆续入校报到。与往年一样,今年不少高校也争先开展各种暖心“花式”迎新,以温情拉近距离,用智能优化体验。
报到先“打卡”,迎新礼物创意满满
自8月27日起,电子科技大学迎来了2025级新生。学校在各个路口和报到点设置了醒目的“导引牌”,以及报到流程图解,并配备辅导员、学生志愿者、保安等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引导,让报到的各个环节都顺畅高效。各学院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各种“打卡”、互动装置,并为同学们送上了各种惊喜或礼物。
在机电学院报到点,滚动播出的篮球冠军机器人视频吸引大量报到新生驻足,学校的一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也成为学生合影的“黄金搭档”。今年,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次开展新生迎新工作,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管学院都精心准备了特殊礼物或创意活动,为新生送上暖心开学礼。
电子科技大学迎新现场。
在绿色通道办理点,学校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了“成长礼包”。在保障新生入学生活无忧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展新生发展型资助项目,通过“银杏筑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启航工程”“银杏筑梦计划”开展深造资助、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个性化精准资助和保障。
由于各个报到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今年的许多迎新工作实现了前置化、在线化,大大提高了报到的效率。
未开学先家访,温柔托举求学梦
“老师上门讲助学政策,还提前考虑宿舍安排,我们心里踏实多了!”2025级新生嘉宁(化名)的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开学前一周,西南石油大学组建的家访组专程到访,为这个困境家庭带来希望。
嘉宁年幼时确诊成骨不全症,行走困难且需母亲全程照料,高昂治疗费让家庭经济拮据,一家人暂居高中母校腾出的宿舍。今年他凭毅力考上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当全家为经济和入学未知焦虑时,由学校学工部、资助中心等组成的家访组带着解决方案而来。
“学校资助政策全面,绝不会让孩子因经济掉队!” 学工部副部长秦海洋详细讲解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政策,打消全家顾虑。家访组还带来困难补助金与 “定制” 礼包,从生活照料到思想引导,从专业学习到未来规划,全方位为嘉宁答疑。
家访后,后续帮扶迅速落地:宿舍安排低楼层、低床位方便出行;学院定制 “一生一策” 资助方案;班导师、学业导师全程跟进学习生活。
暑假期间,该校学工队伍线上线下走访120余个困难 “准新生” 家庭,带去资助政策与入学建议,启动 “绿色通道” 并制定 “一生一策”,确保学生安心入学。
AR实景+方言识别,科技感拉满
“学姐,宿舍怎么走?”8月28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迎新现场,一群新生正围着大屏幕上的虚拟数字人热络交谈。这位“虚拟学姐”——数字人“城小智”,以超逼真的形象和“有问必答”的智慧,成为学校迎新工作中最“亲切师姐”。
数字人“城小智”和新生交流。
从报到指引到生活咨询,从专业介绍到校园导航,数字人以“7×24小时”在线服务模式,有效缓解迎新期间人工咨询压力,日均处理咨询量超1000人次。
“城小智”的“黑科技”远不止于智能问答。新生只需相关按钮,即可触发AR实景导航、VR网上看校等功能。数字人还特别设置“方言识别”模式。“我想知道我的辅导员在阿达里?”来自陕西的新生用方言提问,屏幕上的“城小智”立刻切换为陕西话应答,并弹出最新的辅导员的联系方式。这种“智能+本土化”的设计,让科技服务更有温度。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