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列传(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2:07 2

摘要:秦始皇之前,周王朝将近八百年的时间都是分封制。秦始皇结束了分封制,施行郡县制。这其实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人们固有的思想,还不接受秦始皇这种规定。所以,很多知识分子说秦始皇“仁义不施”。这其实是不太正确的。

韩信列传(七)

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公元前209年秋天。

可以说,秦始皇一死,天下就大乱了。

这是为什么呢?

贾谊说: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我说:历史是在曲折中反复前进的。

秦始皇之前,周王朝将近八百年的时间都是分封制。秦始皇结束了分封制,施行郡县制。这其实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人们固有的思想,还不接受秦始皇这种规定。所以,很多知识分子说秦始皇“仁义不施”。这其实是不太正确的。

固有的思想是多么的顽固!看看历史,秦始皇之后,西汉有分封制,东汉也有分封制,晋朝也有分封制,十六国、五代十国这都是标准的分封制,隋朝有分封制,唐朝有分封制,宋朝有分封制,元朝有分封制,明朝是藩王制,清朝也有分封制。也就是说,分封制实施了两千多年,唯有秦始皇一骑绝尘、与众不同。秦始皇一统江山,他就想矫枉过正,谈何容易!所以,历史出现反弹,瞬间就把秦朝给推翻了。

现在还有没有分封制呢?现在就没有了啊!因为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分封制就是错误的。而秦始皇的认知太超前了,超越了人们认知两千多年,所以,当时大家不接受。还有,有人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不知道休养生息,说他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在北边,干匈奴人,修建长城;在东边和南边,征服了广东、广西、海南、越南北部等一些领土。这其实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秦始皇个人的私利。还有人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其实,如果你反对哪个皇帝,不仅仅杀你,而且也会连累你九族,不信,你可以试一试。甭说那个时候,就是现在也不过如此。

首先打出反秦大旗的是陈胜、吴广。

书上记载,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从河南登封县征调了一批民工,去北京密云戍边。当时,密云这个地方叫渔阳,是一个边境城镇,紧挨着匈奴人。

世人总以为,朝廷征调这一批民工戍边,这就是秦王朝的暴政之一。这种认知是极其错误的。

试问,抗美援朝时期,征调了多少民工?

当时,才征调了九百人。这能算暴政吗?

匈奴人常常越境骚扰,杀人放火,抢粮食、掳走人口,这都事实。谁去守边疆呢?正规士兵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只能从民间征调民工。即便是现在,如果征调你去戍边,你敢拒绝,你试一试?

只不过,那个时候,赵国人认为那不是我的国的边疆,魏国人也认为那不是我的国的边疆,齐国人也认为那不是我的国的边疆,楚国人也认为那不是我的国的边疆,韩国人也认为那不是我的国的边疆,燕国人也认为那不是我的边疆,都认为那是秦国人的边疆。其实,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秦始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边疆是所有人的国的边疆。但是,秦始皇的认知,绝大多数人不认同。你说悲哀不悲哀?一个人思想太超前,必然不容于世人。

从登封到密云大约有六百公里路程。那个时候都是步行。

当时,从九百人中挑选了两个比较能干的人,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让他们俩当头目,协助朝廷组织完成这次征调任务。当走到安徽宿州的时候,遇到雨季,天天下雨,道路泥泞、堵塞,没有办法行走了。当时秦朝的法律规定,凡是所征戍边兵丁,不能按期到达的,一律斩首。

大家都很着急。但没有更好的办法。

于是,陈胜就和吴广商量:与其误了期限被杀头,不如起来造反。反正都是被杀头。

司马迁编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在鱼肚子里塞了一张纸条,写着“陈胜王”。另一个是三更半夜,吴广在郊外学鬼叫“大楚兴陈胜王”。

这两个故事,我半信半疑。因为陈胜吴广还没有这么聪明,否则不可能六个月就倒闭了。

司马迁说,陈胜吴广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以此来忽悠民众响应。这个事情,我判断是真的。

陈胜吴广他们两人之所以能被选为“屯长”,至少说明这两个人,第一,比较听朝廷的话。第二,人比较利索、不傻。第三,有一定的能力。

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公子扶苏的母亲,史料上记载的不多。我判断是楚国人(也有说是郑国人的)。

项燕是楚国一代名将。

如此,打着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起事,所以叫“张楚”。即有“张大楚国”、“望(旺)楚”的意思。因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叫“名”正言顺。这点小心思,陈胜吴广还是可以想出来的。

遗憾的是,陈胜吴广,都是草根出身。难服众望。所谓的“众望”,其实不是指多数老百姓的期望,而是少数贵族的期望。你是一个穷光蛋,你凭啥称王呢?贵族阶层不同意。

曹操,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自己不称王。朱元璋也是缓称王,让小明王当靶子。

而陈胜吴广呢,他们自己首先要称王。这除了让秦王朝恐惧、震惊之外,更多的是让六国的一些贵族阶层眼红和嫉妒。你能称王,老子也能称王。一时间,很多人都称王。

当时,如果有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乱”。

陈胜一扯旗举事,很多人就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了。

其中有一个人,名字叫葛婴。陈胜派遣他去攻打九江,葛婴领兵到达东城(今安徽定远),他就擅自立楚国皇族的一个后裔,名字叫襄强的人为楚王。这是自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第一个称王的人。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安徽宿州)起义,当起义军攻打到陈县(河南周口)时,陈县的一些贵族劝说陈胜称王。

当葛婴听说陈胜已经自立为王,接着葛婴就杀了襄强,回来向陈胜报告。陈胜一听就火冒三丈,因为陈胜他自己就是楚王啊,于是,陈胜就把葛婴给杀了。

陈胜手下还有一个将军,名字叫武臣,武臣带兵攻占了邯郸,武臣就自立为赵王。武臣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丞相。陈胜听说后,陈胜就要杀武臣的家人。后来被陈胜手下人劝阻了。陈胜就把武臣的家人软禁起来。同时,派人通知武臣,让他出兵攻打函谷关。武臣不听陈胜的,而是派遣韩广去攻打燕地,韩广占领了燕地之后,韩广就自立为燕王了。

狄县人田儋杀死了狄县(山东省高青县东南)县令,田儋自立为齐王。

陈胜还有一个手下,名字叫周市,陈胜命他领兵攻打田儋,周市没有打胜仗,周市就退守到魏地。魏地的遗老遗少们就打算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同意。周市打算立魏国皇族的后裔魏咎作魏王。魏咎当时跟随着陈胜。经过反反复复交涉了好多次,陈胜没有办法,只好把魏咎放回来,魏咎成了魏王,周市成了魏国的丞相。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江苏泗县人秦嘉,也约了一些人起义。陈胜听说后,就派了一个人去当监军,秦嘉不听陈胜的号令,就把陈胜派来的监军给杀了。秦嘉驻扎在徐州东面,他立楚王后裔景驹为楚王。

陈胜手下还有一个将军,名字叫田藏。田藏跟随吴广征战,久攻郑州攻不下来。田藏就对吴广有意见,后来他假借陈胜的名义,把吴广给杀了。然后把吴广的人头献给陈胜。陈胜一看事已至此,也不追究田藏的责任,反而任命田藏为上将军,继续让他领兵与秦军作战。

秦军主将章邯,能耐比较强。他率兵攻击陈胜,把陈胜打败了。陈胜就撤退到安徽阜阳,在后撤的过程中,陈胜被他的车夫给杀害了。

陈胜吴广虽然都不在了,但是,赵、燕、楚、魏、齐,都有王了。干柴烈火已经燃烧起来了。

来源:以史为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