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带不走”的人,大都做对了这件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3 07:18 2

摘要:但对占肺癌大半的非小细胞肺癌来说,现在的情况早不一样了:只要发现得够早、手术够及时,很多人都能把这“隐形杀手”扼杀在萌芽状态。

说起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晚期才发现,没救了”。

但对占肺癌大半的非小细胞肺癌来说,现在的情况早不一样了:只要发现得够早、手术够及时,很多人都能把这“隐形杀手”扼杀在萌芽状态。

今天就来聊聊怎么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期”,给肺多一份保障。

先搞懂:这癌为啥藏得这么深

非小细胞肺癌最狡猾的地方在于,早期几乎没症状。

等你开始咳嗽、胸口疼,甚至咳血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部分可能已出现扩散。

就像有人形容的:“它在肺里悄悄长,等你感觉到,可能已经扩散了。”

但现在有了“火眼金睛”——低剂量螺旋CT筛查。

这东西厉害在哪?

能揪出那些藏在肺里的“小疙瘩”,哪怕只有指甲盖大小,甚至是看起来像“磨玻璃”的惰性肿瘤,都能早期发现。

具体可以点开:体检查出肺结节意味着什么?了解更多“小疙瘩”相关信息。

要知道,这些早期病变大多没扩散,正是下手治疗的好时候。

早筛查:把肿瘤扼杀在“小打小闹”阶段

很多人觉得“没症状就不用查”,这可大错特错。

临床上见过不少案例:有人是单位体检做了CT,发现肺里有个微小的结节,经医生评估为高危结节并及时规范处理后完全康复。

也有人拖到咳嗽加重才去检查,结果发现肿瘤已经长到没法手术,追悔莫及。

划重点:高危人群一定要主动筛查!

长期吸烟者,通常指每日吸烟量≥20支且累计吸烟史≥20年,或此前满足该标准,目前已戒烟但戒烟时间<15年者。

有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油烟或粉尘的人群,建议40岁后定期做个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别心疼那点检查费,比起晚期治疗的花费和痛苦,这才是真的“省钱又保命”。

早手术:从“大动干戈”到“精准拆弹”

一旦早期发现肿瘤,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根治办法。

但现在的手术早不是“一刀切”了,而是越来越“精准”:

(1)不用全切肺叶?选对手术很关键

以前觉得“切得越多越安全”,所以常把整个肺叶切掉。

但现在发现,对那些符合指征的早期小肿瘤(通常指肿瘤直径≤2cm、位于肺外周且无淋巴结转移,尤其是带“磨玻璃”特征的),其实不用这么“狠”。

比如亚肺叶切除(切一小段肺或一个小楔形),既能把肿瘤切干净,又能多留些健康肺组织。

这样一来,术后呼吸更顺畅,生活质量也高得多。

(2)微创手术成主流,恢复快到想不到

现在主流的胸腔镜手术(VATS)或机器人手术(RATS),简直是“温柔一刀”:切口就几厘米,出血少,术后疼得轻,住院几天就能回家。

有患者说:“还以为要躺个把月,结果一周就敢出门散步了。”

更重要的是,对符合微创指征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这些微创技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比,治疗效果相当,复发风险也没升高。

对年纪大、肺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这更是个好消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能大幅降低“手术伤元气”的风险。

最后想说:早一步,人生大不同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在早就不是“听天由命”的时代了。

早筛查能抓住早期信号,早手术能精准清除肿瘤,两者结合,很多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记住:肺是咱们呼吸的“发动机”,别等它出大问题才重视。

定期筛查、及时治疗,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才是对健康最负责的态度。

身边有抽烟的家人朋友?

把这篇转给他,可能就帮他躲过一劫~

【参考文献】

1. Lung-Sparing Surgery Is Effective for Some with Early-Stage Lung Cancer[EB/OL].(2023-03-9)[2025-08-21].https://www.cancer.gov/news-events/cancer-currents-blog/2023/early-stage-lung-cancer-sublobar-surgery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 (PDQ®)–Health Professional Version[EB/OL].(2025-05-15)[2025-08-21].https://www.cancer.gov/types/lung/hp/non-small-cell-lung-treatment-pdq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