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份意见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刻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价值归宿与力量源泉。
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郑志忠
城市不是冰冷的建筑集合,而是充满活力的有机生命体,如何让其焕发独特魅力与生机,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与担当。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份意见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刻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价值归宿与力量源泉。
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这一转变意味着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01城市愿景: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发展目标。《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这一目标涵盖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维度,构成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完整图谱。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这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发展必须摒弃过去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经济指标的增长模式,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02 发展转型: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转型是历史性的,也是革命性的。
转型首先要求我们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在城市发展动力方面,要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的直接主体参与度和创业环境指数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相应地,该地区的创业活力水平也最高。所以,要制定差异化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战略,缩小各地区城市之间创业活力的差距。 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创业活力的整体提升。
03 城市体系: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意见》提出要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要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同时,要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这种分层分类的发展思路,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实现城市间定位错位互补、设施互联互通、治理联动协作。在城市群内加强产业链协作,优化城市群之间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布局。
04 人民城市:把温度与品质作为价值底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价值归宿与力量源泉。
民生温度与生态绿意,共同构成了城市发展的价值底色。这就要求我们将改革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莆田市融合地域元素、突出地域特色,用好用足水道、绿道、福道,加快建设一批主题公园,串珠成链,打造“宋韵闽风·烟火莆田”鲜明城市IP。
城市更新要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治理。党员干部要扮好民声倾听者、文脉守护者、安全筑基者的“三种角色”,深入社区一线,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聚焦加装电梯、停车充电、管网改造等“关键小事”。
05 文化传承:守护城市的历史文脉与乡愁
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新升级,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弘扬。《意见》专门章节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这些都是城市的独特标识。“山川拱抱、清流屈曲”,自古以来是仙游城市之形胜,也是仙游人千年来生长于斯,繁衍生息的原因。仙游县以山取势 以水写意 以园成趣,实施”引水入城“项目,复湖环溪,通过对东大溪的疏通与复原,同时结合美食城、阮内山片区、东大溪入水口三大片区内的公园绿化布局湖面水体,分布设置西湖,南湖和东湖,再现“三湖串联,锦溪如缎”的城市意向,营造“三湖水复涨,仙溪多卿相”的美好愿景。
城市文化建设要加强对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彰显中国气质、中国风范。
06治理创新:以“数字赋能”驱动智慧治理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这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正在全面重构城市治理模式。鲤城街道成立“全市一张图”工作专班,打破传统治理中的信息壁垒,将12345热线、110警情、网格巡查等渠道的民生诉求统一归集,构建起涵盖443个网格、7605个单元的动态数据库。平台依托智能算法对事件进行精准分拨,同时建立“即时响应—现场处置—跟踪督办—提级办理”四级响应机制,形成了一套高效、有序的问题处理流程。
数字赋能还要注重包容性,要打通政务、交通、医疗数据壁垒,推智慧应用,实现社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一网通办”。同时要保留人工窗口、现金支付通道,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
07 绿色转型:推动城市发展与生态和谐共生
绿色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意见》提出要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仙游县以打好“五水共治”组合拳、深化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坚持“多规合一”,委托一流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城区重要部位、重要地段、重要节点,以及特色小镇、文化名胜区等各类专项规划、村镇规划和景观规划,并要求滨溪房地产项目与木兰溪“蓝线”之间保留足够退距,为两岸生态绿化景观带建设留足空间。
城市绿色转型要深入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健全城市公园和绿道网络体系,建设口袋公园,推进绿地开放共享。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城市标配。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它需要规划上“一张蓝图绘到底”,杜绝政绩工程,确保每寸土地都承载人民期盼;行动上“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老旧小区焕新到口袋公园建设,让幸福可感可知;精神上“赓续文脉育新机”,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铸就城市品格。
正如仙游县委书记所说的,迎天上之水,润万家灯火。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活,因水而灵动。实施“引水入城”项目,做好“水文章”,做活“城文章”,做优“人文章”,这是对仙游千年山水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代传承与升华。
未来的城市竞争不仅是经济规模的角逐,更是生活品质、生态环境、文化魅力的综合比拼。那些能够为人民提供更高品质生活、更优美生态环境、更丰富文化滋养的城市,将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先机。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Miscellaneous Essays by Yuwen
责编|林圣裕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来源:仙游报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