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忠:考释《周易·履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1 10:50 1

摘要:你看我们读《诗经》,“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那这个“纠纠”什么意思?现在也没办法解释清楚,这个“葛屦”呢,就是一种鞋子,穿着这种鞋子,可以起保暖的作用,可以在有霜的地上行走,起到保暖作用。

今天我继续给大家汇报一下《周易》的第十卦《履卦》。

“履”这个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履,足所依也。”是说这个脚,它所依凭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指的是脚上穿的鞋子。所以履呢,它是指鞋子的意思。

你看我们读《诗经》,“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那这个“纠纠”什么意思?现在也没办法解释清楚,这个“葛屦”呢,就是一种鞋子,穿着这种鞋子,可以起保暖的作用,可以在有霜的地上行走,起到保暖作用。

可惜呢,我们以往对于这个《履卦》的解释,存在一些误读。比如说《毛传》曾经解释说“履,礼也”,他说这个履是指礼的意思。礼是指什么意思呢?礼其实就是指远古时期的法律制度。那当时的这些法律制度呢,有些可能是用条文的形式写出来,因为那时候没有纸张,那你要将法律条文传播和普及的话,就不容易。所以你看法律的律,它和这个礼字呢,读音是一样的。律这个字呢,到了汉代的初期,那个时候欧洲是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进入英国,他们在伦敦的泰晤士河建了桥梁,就形成了伦敦这个大城市。同时也把这个汉语的这个律,带到了英语之中。所以英语中的law这个字呢,它的来源,就是我们汉语中的律这个字音。那英语中的好多词汇呢,其实都是来源于古代汉语,远古汉语。

说这些呢,就是我们在学习祖国文化的时候,要认识到我们的古代文化,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还是要再次提到《毛传》的这个解释,但是《毛传》的这个解释,毕竟是错误的一个解释,说到礼这个字的来源,还是要结合我的一个学术研究的考证成果来理解,就是大汶口文化的那个大口尊,上面大口,下边底部是尖的,它上面有一个形似日月山的符号。那这一个字究竟是什么字?其实上面那个日呢,它也不是日,中间的月呢,也不是月,下边的山呢,也不是山。我如果要勉强地解释一下,它只能是个日月皿,器皿的皿。那么于省吾先生把这个大口尊呢,解释为旦。认为字义是太阳从这个山头上升起来的意思。他是根据山东的这个地形,发现大口尊的那个地方的情形,来推测这个字的意思。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当然还有很多的解释,那这些解释我再不详细对比和说明。

那这一个字形它究竟是什么字呢?它是盟,结盟的盟的意思。所以这个大口尊呢,就是在结盟的时候,歃血为盟嘛,他要盛酒,是这样的一个器物。还有一些大口尊上也有一个字形,这个字的下边还是皿,皿的上面是一个农作物的形状,皿字上边是一颗农作物的一个情形。这个字形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丰的字形,我已经给大家做过汇报,这个丰字就是是结婚的婚的最早的字形。结婚的婚呢,他最早的字形就是这个《周易》的《丰卦》的丰。《周易》的《丰卦》我已经做过汇报了。后边呢,我讲到这块的时候就不再多做说明。最早的这个丰字是什么意思呢?是结婚的婚的意思,所以这个丰字,就是最早的最初的婚字。因为远古时期贵族阶层的结婚,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我们从这个四千多年以前呢,大汶口文化的这个大口尊,就是这个装酒的大口尊上面的字符,盟和婚,这可以说目前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两个汉字,这两个字是我确定的,一个是丰,还一个是盟。所以这个大口尊是当时用来举行联姻与结盟的器物,用来举行联姻和结盟的仪式的时候盛酒的器物,这就是最早的礼。我们知道,孔子他不是主张礼乐仁吗?这是孔子的三条主张。现在我们就知道,大口尊文化,这才是孔子所主张的礼的最初的来源。所以《毛传》把这个履字,解释为礼,认为《周易》的《履卦》是在解说礼,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那好,今天我汇报的核心,就是《周易》的《履卦》,这个履字,它是指鞋子。《履卦》卦名和卦文也是完全一致,详细的内容以后再讲,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以上观点仅为一家之言,聊备一说,不求人人强同。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下期再见。

来源:谈建忠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