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路确实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它能帮助心肺功能变强,也能让血液循环更通畅。可如果每天只是在街边慢悠悠地散步十几分钟,或者边走边玩手机、聊天、买菜,这种“走”,对控制胆固醇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
不少人退休后开始坚持每天走路锻炼,想着这是天然的“降脂药”,甚至有人因此停用了他汀药物,以为光靠走路就能把胆固醇降下来。
身体的账本可不是那么简单算的,走得再多,如果这3个细节没注意,胆固醇不降反升,走得越多,问题可能越严重。
走路确实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它能帮助心肺功能变强,也能让血液循环更通畅。可如果每天只是在街边慢悠悠地散步十几分钟,或者边走边玩手机、聊天、买菜,这种“走”,对控制胆固醇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
身体要“动”起来才有效,不是靠数量,而是靠质量。研究发现,只有当运动达到一定强度,身体里的脂肪才会开始被当作“燃料”用掉。这就像烧水一样,火不够大,水永远烧不开。只有当走路时心跳稍微加快,身体微微出汗,有一点累但还能坚持的状态下,才算是达到了“燃脂档”。
走路不能只是“走走样子”,要像做正事一样认真。每天30分钟、速度稍快、连续不中断,这才有可能让血脂水平往好里走。
很多人以为胆固醇高就是“嘴巴太馋”,油吃多了。但身体里的胆固醇有七八成都是自己“造”出来的,主要是在肝脏里合成的。吃进去的只是小部分。
肝脏造胆固醇这件事,是由一个叫HMG-CoA还原酶的“发动机”在控制。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就是去抑制这个发动机,让它“少造点”。这就是为啥医生常开他汀来控制胆固醇。
走路虽然能让身体代谢变好,但它并不能直接去“关掉”这个发动机。如果胆固醇高得比较厉害,只靠走路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那些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基因里就写着“胆固醇爱高”,靠走路降下来几乎不可能。
有些人明明每天都走得挺多,体重也降了,可胆固醇检查还是没见好转。有时候问题不在走路上,而是在其他地方“漏了风”。
第一个细节是吃太多加工肉类。
像香肠、火腿、腊肉、午餐肉这些,看起来是肉,其实里面脂肪、盐和添加剂都不少。长期吃,不但胆固醇降不下去,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哪怕每天走得再多,嘴上吃进去的这些“隐形雷”,照样能把血脂推高。
第二个细节是晚上吃得太晚、太多。
人到晚上,新陈代谢变慢,吃进去的食物容易变成脂肪堆在体内,尤其是肝脏附近。如果晚餐吃得油腻又晚睡,哪怕白天走了一万步,也可能白搭。特别是吃了像肥肠、油炸鸡翅、重油土豆丝这些,走再多也难补救。
第三个细节是没把血糖控制好。
血糖和胆固醇是“亲戚”,血糖高的时候,身体里的脂肪代谢也会乱套,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坏胆固醇”)容易升高。特别是一些人明明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但还没发现,整天嘴里含着甜面包、奶茶、碳酸饮料,一边走路一边吃,胆固醇当然降不下来。
他汀类药物的确有副作用,像有些人会觉得肌肉酸痛、肝功能波动。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停药。特别是那些已经有动脉硬化、脑梗、心梗病史的患者,胆固醇的目标更严,医生通常会建议长期用药。
如果贸然停了他汀,风险就像断了水的消防系统,万一哪天血管“起火”了,后果可能比想象中严重。想停药,可以,但要在医生监测下慢慢调整,不能自己说停就停。
除了走路,吃对东西也很关键。有些食物对降胆固醇特别有帮助,比如燕麦片。它里面的一种可溶性纤维,能像刷子一样帮肠道“扫掉”多余的胆固醇。
还有像黄豆、豆腐、豆浆这些豆类制品,里面的植物蛋白能帮助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再比如坚果,尤其是核桃,适量吃点能帮身体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对“好胆固醇”有提升作用。
但要提醒的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多吃。比如坚果,吃一小把刚刚好,吃一大碗反而脂肪超标。控制量,才是关键。
有些人每天都在“动”,但其实是在“装动”。比如戴着计步器故意多晃几下,坐公交车也数上步数,或者在商场里慢慢逛当运动。这样的“假动作”,对身体几乎没啥帮助。
真正有效的运动,是让心跳有点加快,身体出点汗,肌肉有点酸。就像洗衣服,要用水、用洗衣液,还得搅一搅,才能把脏的洗掉。走路也是一样,要走得认真、走得动心肺,才可能洗掉身体里的“多余油脂”。
有些人走了几个月,体重轻了,脸色好看了,就以为自己“彻底健康了”。但身体内部的变化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胆固醇高,很多时候是没感觉的,等到有症状,往往已经晚了。
不能光靠感觉来判断效果,定期检查血脂才是靠谱的办法。有时候,走得越多,心里越踏实,但血脂却偷偷往上爬。只有抽血检查,才能戳破这层“错觉”。
随着年纪增加,身体对脂肪的处理能力会慢慢变差。年轻时吃块肥肉可能没事,年纪大了再吃,胆固醇就容易飙高。再加上有些人吃药多、运动少、睡眠差,身体代谢一乱,胆固醇和血糖、血压一起出问题。
有时候不是走路没用,而是年纪让身体“换了玩法”。这时候,更要听医生的,不能光靠经验和感觉来判断自己是否健康。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王建安,张运.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4):289-313.
[3]李宁,刘梅,王敏.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24,27(3):431-435.
来源:大许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