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媒体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AI 技术已成为广播电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4 年以来,广电视听媒体坚持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加快 AIGC 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在 AI 大模型迅速发展、推进的今天,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的蓬勃
作者 | 刘婧婷
在媒体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AI 技术已成为广播电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4 年以来,广电视听媒体坚持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加快 AIGC 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在 AI 大模型迅速发展、推进的今天,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的蓬勃发展将如何重塑广电视听行业内容创作、传输分发和终端体验全流程?本期观潮走进浙江卫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东方传媒技术团队,深入了解广电视听媒体如何借助新技术推动传统广电底层技术升级,用 AI 重塑媒体技术底座,进而赋能内容生产和传播。
本文为系列采访中的部分,全部深度访谈文章见《影视制作》2025年第3期
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广电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中国广电领域的创新先锋,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凭借自主研发的AIGC平台“智媒果”与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的深度融合,在内容生产、用户交互和文化传播三大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从虚拟数字人谷小雨的宋韵文化传播,到两会报道中AI主播的实时互动,从8K纪录片《飞来峰》的智能陪看到2025年《越韵中国年》春晚的AI戏曲教学,浙江卫视用实践证明:当广电遇见AI,不仅能实现效率革命,更能开创文化传播的新范式。
受访人:罗列异
正高级工程师,浙江卫视技术中心主任
深耕广电技术系统建设、新媒体产品研发、网络信息安全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曾主导中国蓝新闻、重大文化传播平台Z视介、智媒果AI等技术系统建设、产品研发与运行迭代工作。
主要荣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国家广电总局安全播出专家库成员、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入库专家。曾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王选新闻技术奖、浙江省广电科技创新金潮奖一等奖以及总局广电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
1 技术底座重构:
DeepSeek带来的全媒体变革
2024年,浙江卫视打造的AIGC创新生态平台“智媒果”已实现从创意到分发的全流程覆盖。该平台以开源大模型为底座,引入业界最新大模型,研发了智聊、智画、智创、智音、智人等产品线,形成了一站式创作平台,如下图所示。
智媒果内容创作平台主界面
2025年,随着DeepSeek-R1大模型的深度接入,平台迎来了质的飞跃。接入DeepSeek后,“智媒果”的节目素材处理效率提升47%,用户互动响应速度加快3倍,内容生产成本降低超60%。目前,智媒果AI已通过中央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双备案。
罗列异表示,选择DeepSeek-R1不仅因其技术性能与成本优势,更因其与广电业务战略的高度契合。DeepSeek-R1采用国际领先的混合专家架构(MoE),在推理能力等方面表现卓越,比肩国际顶尖模型。此外,DeepSeek-R1推理成本低,约为国外大模型的1/20;且支持私有化部署与云端弹性扩展。
在数据安全方面,核心智能体平台采用私有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非核心业务通过云端API调用,支持动态资源分配,同时启用TLS加密协议,确保数据传输安全。技术实施初期,浙江卫视面临算力不足与算法适配等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卫视与头部云服务商合作,采用分布式部署与负载均衡策略,有效解决并发压力。针对DeepSeek-R1与原有底模的接口差异,技术团队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大量模型调优实验,确保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浙江卫视对核心智能体平台进行私有化部署,启用加密协议,并建立数据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确保合规运营。此外,还成立了“智媒果工作室”,统筹内容、技术、运营等多部门协作,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逐步完善智能体开发流程。
2 工作流程重塑:
AI驱动的全链路升级
目前,AI已经深度融入浙江卫视多项核心工作流程。在内容创作上,智媒果AI创作系统、文稿系统及内容管理系统(CMS)构建起全流程智能化创作生态。涵盖创意生成、辅助写作及AI内容创作三大维度。系统基于海量数据,可快速生成故事大纲、情节发展及角色设定,为创作者提供灵感源泉;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实现脚本润色、摘要浓缩及标题优化,显著提升内容吸引力;依托多模态理解能力,结合第三方图像、视频平台资源,可实现文生图、文生视频、音乐制作及音视频剪辑处理,形成“一站式”创作平台,如下图所示。用户可直接调用API服务,将AI生成内容无缝嵌入现有工作流,工作效率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智媒果的视频创作界面
在节目制作环节,智媒果AI创作系统与视频编辑系统通过多模态理解能力重构生产流程。智能编辑功能,采用双流CNN+光流分析混合模型进行边界检测,结合语义匹配与片段检索技术可自动切分关键帧与精彩片段并拆条生成分镜;智能缩编功能,基于大模型的理解与创作能力,自动生成缩编文稿并通过语义匹配动态剪辑合成,适配多平台需求。
技术路径上,系统自动分拆镜头、撰写脚本文稿,实现“一次制作、多屏适配”,降低跨平台制作成本。构建虚拟数字人形象,实现音色克隆与语音驱动唇形同步,结合大模型支持实时互动与智能播报。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浙江卫视推出数字分身——虚拟主播“欣燃”,不仅能够实时报道两会热点,还实现了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用户互动,使报道从单向传播转向多维互动,观众参与度有明显提升。
“欣燃”虚拟数字人
在传播分发领域,大模型会对Z视介的入库媒资内容进行理解,AI自动打标。罗列异提道,“我们有一个和阿里联合做的大数据平台,这个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停留时长、观看历史等互动数据,构建动态兴趣图谱,从而实现个性化推送。”
此外,AI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深度挖掘观众行为数据,通过LSTM模型预测新闻传播峰值,为节目策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关键词提取和情感分析快速识别焦点话题,捕捉情绪倾向,预测热门话题等。浙江卫视Z视介平台通过集成DeepSeek-R1的内容理解与推理能力,实现了“智能推荐-用户画像-精准广告投放”的三元联动,构建起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效果反馈的完整闭环,推动媒体生态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3 应用成果落地:
从内容创新到产业赋能
浙江卫视借助AI技术目前已落地了多个有效应用。虚拟主持人谷小雨初期依托腾讯互娱知几的先进数字技术构建基础形态,今年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实现了理解能力与情感模拟力的双重突破,进一步提升了谷小雨的多维表现力,使其在浙江卫视各类综艺、新闻节目及线下展会等多样化场景中,实现更智能化的应用落地。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其能精准理解用户需求并智能应答,经过测试,升级后的谷小雨在诗词对答、文化典故解读等场景中,展现出的知识关联度、情感温度、交互自然度等均得到了较大提升。谷小雨的AI内容专区中,除了现有的AI主题MV、AIGC互动连载短剧等内容形态之外,还通过AI数字人实时互动的方式,为用户带来了更为生动全面的视听交互体验。
虚拟主持人谷小雨
而本次升级最具突破性的创新,在于虚拟现实领域联动文旅的更深度拓展。浙江卫视将联合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共同打造全新的综艺AI沉浸式体验,谷小雨将在VR大空间中化身卫视综艺首席推荐官,在九天超融合一体机私有化部署的DeepSeek技术赋能下,不仅能为玩家智能推荐卫视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王牌对王牌》等经典游戏玩法,还能提供更智能化的陪伴和解说,开创“文化IP+沉浸文娱”的跨界融合新玩法。
在2025年浙江卫视《越韵中国年》春节晚会上,智媒果AI结合DeepSeek的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通过AI“一键识屏”功能让观众点击屏幕即可获取剧情解析、经典唱段和功法教学等专业内容。
李云霄水袖动作的“一键识屏”界面
例如,系统逐帧拆解越剧表演艺术家李云霄的27个水袖动作,生成可互动模仿的3D教程,使传统文化学习门槛大幅降低。
纪录片《飞来峰》中,“智能陪看”模式使观众通过AI问答能够深入了解飞来峰造像的历史背景,将内容传播从“观看”升级为“探索”。
《飞来峰》智能陪看界面
纪录片《飞来峰》创作团队历经近两年,不畏严寒酷暑,记录飞来峰崖壁与溪涧间的每一处文化遗迹,完成近100TB的8K素材,撰写了10万字的学术本和3万多字的文学本,影片修改了30多个版本,用浙派纪录片的诗意表达解码江南石窟艺术的文化基因,诠释飞来峰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罗列异介绍道,“如此专业且有价值的素材内容最终只做成2个小时左右的纪录片,对观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也会考虑利用《飞来峰》的素材建立知识库、创造智能体,充分发挥素材效能,服务更广大的观众。”
浙江卫视的AI战略不仅优化内部流程,还着眼于构建开放的智能生态。通过“智媒果”平台,已向文旅、教育等领域输出AI能力,如,与象山影视城合作打造“AI深度体验馆”,通过VR+AI技术让游客与虚拟历史人物互动,实现文化IP的线下转化。未来,这一模式还将拓展至文物修复、非遗传承等领域,形成“内容+技术+产业”的产业生态链。
4 结语与展望
为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和创新能力,浙江卫视有一系列的战略举措。一方面,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推进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集团积极与国内外领先的科技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探索。
例如,与杭州的“六小龙”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同时,积极参与行业联盟,与同行及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新技术在视听内容生产、传播和商业化方面的创新应用,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另一方面,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既懂广电业务又掌握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去年举办的“智媒果”AI大赛诞生出一批优秀的作品,旨在培养熟练运用AI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
“智媒果”AI创作大赛获奖作品集锦
罗列异介绍道,下一步浙江卫视将从以下几方面深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首先是实现技术演进路线“三个跨越”:从内容理解到文化感知的能力跨越,AI从单纯的信息检索进化为深度文化解读者;从人机协作到人智共生的关系跨越,智能技术与人文创作深度融合,提升内容品质;从工具赋能到生态构建的维度跨越,AI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全面驱动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引擎。
其次,致力于智能体生态矩阵的扩展,引入四大类智能体,第一类是品牌IP智能体,包括节目、主持人、嘉宾等,第二类是文化智能体,第三类是创作智能体,第四类是服务型智能体,打造多元化生态。
随着AI技术的持续演进,广电行业有望迎来更深刻的变革:从单向传播转向多维互动,从内容平台升级为文化生态,最终实现“让技术有温度,让文化可触摸”的终极目标。
在这场智媒革命中,浙江卫视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广电+AI”样本,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开辟了新路径。未来,在技术的不断突破下,AI与广电的融合将催生出更多可能性,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更多关于“AI赋能广电新生态”的内容,请见《影视制作》2025年3月刊来源:影视制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