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病痛同样也在人类生活中有所体现,那么人类是否也可以利用安乐死去摆脱身体所给予的压力?
文|知史通今
编辑|知史通今
随着医学领域各类药物的逐步发展,安乐死成为人们帮助宠物解脱病痛困扰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病痛同样也在人类生活中有所体现,那么人类是否也可以利用安乐死去摆脱身体所给予的压力?
蒲连升医生所执行的中国第一例安乐死映入大家眼帘后,引发了广大网民对一些问题激烈讨论:为什么会给人执行安乐死?事后又为什么会后悔呢?
1984年10月,陕西汉中,一名女士因腹痛被送往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腹水”,这是一位有着自己的信仰的老人,她坚持回家,儿女轮流照顾她,让她有了片刻的喘息休息的机会。
卧病在床近两年,在1986年6月23日,王明成的母亲夏素文被送往汉中传染病医院,蒲连升担任她的主治医生,患者夏素文肝硬化腹水病情恶化,患者腹部胀痛,下肢水肿,严重到无法正常排尿和行走,甚至无意识状态下大小便失禁。
夏素文无法忍受每天被病痛折磨,曾哀求儿子让其解脱,但是那可是自己的母亲啊,自己卖力工作不分日夜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母亲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可是母亲的病情不会因为他的疑惑而减轻,更不会因为他的孝心而凭空消失,他想让母亲再坚持一下,再等等,或许转机就在第二天。
可惜,没人知道夏素文承受着什么样的痛苦,在发病时她甚至会用头去撞击墙壁以减轻疼痛。睡觉时疼的在床上打滚,食不下咽,寝食难安,甚至几次试图自杀。
王明成也曾以泪洗面,不能接受母亲离开自己,但是看着母亲病情逐步严重,身体日渐消瘦,他不想再让母亲以后每日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了无数次思想斗争后,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王明成找到蒲连升医生,问他能不能为自己受尽痛苦的母亲执行安乐死,让她轻松一点。
蒲连升医生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大跌眼镜的事情,即使王明成多次哀求,他也无法接受一个病人在自己眼前死去,还是经过自己的手亲手送病人离开。
况且,安乐死在当时还没有被立法,这个时候给病人执行安乐死,即使是家属要求的,也不免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流言蜚语。他态度坚定:绝对不行!
但是在他经过反复的思考后,他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看到老人颤颤巍巍地被人扶着,连最基本的日常活动都成问题,身体状况如此之差,就更不用说心理情况了。
老人家似乎对自己的病情能不能痊愈已经无所谓了,丧失了大部分活在世界上的欲望,继续硬撑下去无疑是对老人家生理和心理上持续的双重折磨。
医生的责任让他考虑到,或许能帮病人减轻痛苦,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王明成和夏素文看出了蒲连升的犹豫,接连继续恳求他,跪在地上请求医生可怜一下自己,自己真的承受不住了,甚至声称如果出问题蒲连升医生没有任何责任,让他不要有心理负担。
夏素文在一天夜里再一次被病痛疼醒,甚至安定剂都无法再起作用,她的哭喊声响彻整个楼道,一位老态如此痛苦的样子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忍心看到,蒲连升医生同样如此。
看到这一幕之后,蒲连升终于做出了最终决定,要将夏素文安乐死。
第二天他选择让实习生给夏素文注射了复方冬眠灵,为什么是实习生去注射呢?因为100毫克的复方冬眠灵足以致命,没有护士敢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最后让一个不知情的实习生来进行了操作。
安乐死进行的很成功,夏素文女士成功摆脱了疾病的困扰,去往了自己想象中的天堂,那里没有医院的消毒水味,没有针药,更没有令他恐惧的病痛折磨。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是意外的来临让蒲连升医生后半辈子一直为自己做的决定后悔,甚至声称:就算给我100万也不干了!
夏素文的去世不仅对儿子王明成造成了打击,而且不被夏素文的女儿所接受,她对母亲施行安乐死的决定并不知情,反而从护士口中才得知这件事情,为此,她很生气。
在夏素文离开几天后,她的女儿对蒲连升医生提起诉讼,起诉他故意杀人造成了自己母亲的死亡。
蒲连升医生的冤枉呼之欲出,他没有故意杀人,他按照家属的意愿办事,难道还办错了不成。
案件在1986年7月3日在法院正式立案调查,事情的传播立即引来大波人关注,蒲连升和王明成双双被捕。
蒲连升医生在行业内声望极高,即使被捕也有大批人为其辩解,可是法律史客观的,主观的辩解并不能为其带来正向的影响,反而让事情越演越烈。
事情的经过被调查清楚之后,1991年4月,法院作出判决,蒲连升被无罪释放,但是他在牢狱中度过了艰难的492天,从行业内顶尖的领军人物变成了为人所不喜的“疯子”。
被同事排挤,被社会耻笑,人们不理解他,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理解当时的自己,他后悔了。
2001年有记者采访他时,蒲连升痛心疾首“就算跪下,就算拿100万我也不干了”。
他用自己一年的时间为自己一项错误的决定赎了罪,自己曾经所认为的仁慈,在他人眼中却是犯罪,即使最终无罪释放,他也无法再恢复以前宁静的生活,自己去引以为傲的医术也被大家所猜测,不明事由的人们只会给他打上“杀人”的标签。
这件事情的发展将在他脑子里反复重演,穿插在他以后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之中。
在有些人看来,安乐死可能是一项非常残忍的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可是对那些身患绝症痛苦不堪的病人来说可能就是自己的救赎,他们认为,与其人财两空,还不如自己决定自己的性命,大家怎么看呢?
来源:知史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