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题记: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再一次吹响了人工智能的号角。
题记: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再一次吹响了人工智能的号角。
《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这六大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是一次全方位的布局。
ALL IN AI,AI IN ALL。今天我们分析一下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中指出的最受影响的15个职业。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的柱状图“全球消失最快的工作”(The World’s Fastest Shrinking Jobs),清晰呈现了AI与自动化浪潮下职业生态的剧烈重构。以下是对15个岗位的逐一分析:
1. 邮政服务人员
(Postal Service Staff,-40%)
驱动因素:电商物流的智能化改造(无人机配送、自动化分拣中心)、电子邮件对传统信函的替代、电子账单普及。
转型建议:转向智能仓储管理、跨境物流协调或客户体验优化(需掌握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工具)。
2. 银行柜员
(Bank Tellers and Related Clerks,-35%)
驱动因素:自助银行终端、手机银行APP、AI智能客服的普及;金融机构“轻型化”“线上化”战略。
转型建议:转型为理财顾问(需考取金融规划师认证)、风险管控专员(掌握反欺诈算法工具)或数字银行运营(熟悉区块链与智能合约)。
3. 数据录入员
(Data Entry Clerks,-34%)
驱动因素:OCR文字识别技术、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企业级数据中台的自动抓取能力。
转型建议:升级为数据分析师(学习Python、SQL与可视化工具)、数据治理专员(熟悉GDPR等合规框架)或AI训练师(标注与清洗数据集)。
4. 办公室文员
(Office Clerks,-30%)
驱动因素:协同办公软件(如飞书、Slack)、云端文档自动整理、AI日程管理工具的替代。
转型建议:转向项目协调(掌握敏捷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搭建企业知识库)或行政数字化转型(设计自动化流程)。
5. 行政助理与执行秘书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s & Executive Secretaries,-28%)
驱动因素:AI语音助手(如Siri、小爱同学)、智能会议纪要工具、电子签批系统的普及。
转型建议:聚焦战略级支持(如商业情报分析)、高端会务策划(融合元宇宙技术)或企业数字化助手(对接ERP与CRM系统)。
6. 收银员
(Cashiers,-26%)
驱动因素:无人收银机、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支付的全面推广;零售业“去收银台化”趋势。
转型建议:转向门店数字化运营(分析客流与转化率数据)、客户体验设计师(优化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或供应链补货专员(对接智能补货算法)。
7. 印刷及相关行业工人
(Printing & Related Trades Workers,-24%)
驱动因素:数字媒体替代纸质媒介(电子书籍、在线期刊)、按需印刷技术(减少批量生产需求)、环保政策对传统印刷的限制。
转型建议:深耕高端定制印刷(如艺术版画、文创衍生品)、转向3D打印技术(学习工业级3D建模)或数字内容分发(搭建线上订阅平台)。
8. 会计和薪资文员
(Accounting, Bookkeeping & Payroll Clerks,-22%)
驱动因素:财务自动化软件(如QuickBooks、SAP)、电子发票与区块链审计技术、AI税务筹划工具。
转型建议:升级为管理会计师(侧重成本控制与战略决策)、ESG审计师(熟悉碳中和核算标准)或跨境税务顾问(研究国际税筹规则)。
9. 材料记录与库存管理员
(Material Recording & Stock-Keeping Clerks,-21%)
驱动因素:物联网(IoT)传感器、RFID标签、智能仓储机器人(如亚马逊Kiva)的普及。
转型建议:转型为供应链分析师(运用大数据预测需求)、物流系统架构师(设计智能仓储布局)或可持续供应链专员(优化碳足迹追踪)。
10. 上门销售和迎宾人员
(Door-To-Door & Street Vendors,-20%)
驱动因素:直播带货、社交电商、智能推荐算法对线下推销的替代;消费者对“无打扰购物”的偏好。
转型建议:转向社群运营(搭建私域流量池)、内容电商策划(制作产品种草视频)或体验式营销(设计线下快闪活动)。
11. 平面设计师
(Graphic Designers,-20%)
驱动因素:AI设计工具(如MidJourney、Canva的Magic Media)、模板化设计平台、企业自助设计需求上升。
转型建议:聚焦品牌战略设计(塑造差异化视觉符号)、动态交互设计(学习Figma与Webflow)或AI设计督导(训练与校准AI生成内容)。
12. 理赔员、核保员与调查员
(Claims Adjusters, Examiners & Investigators,-19%)
驱动因素:AI定损系统(结合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拍)、区块链存证(事故证据不可篡改)、智能核保算法(实时风险评估)。
转型建议:升级为风险管理顾问(设计个性化保险方案)、反欺诈专家(分析异常理赔模式)或保险科技产品经理(对接AI与业务流程)。
13. 法律人员
(Legal Officers,-18%)
驱动因素:法律AI(如合同智能审查、判例检索系统)、在线调解平台、标准化法律文书自动生成。
转型建议:深耕复杂商业诉讼(发挥人类策略优势)、合规科技顾问(设计AI合规框架)或法律科技创业者(开发垂直领域法律工具)。
14. 法律秘书
(Legal Secretaries,-17%)
驱动因素:法律事务所管理系统(自动文书生成、案件进度追踪)、AI语音转写(实时记录庭审)。
转型建议:转向法律项目管理(协调多团队协作)、法律数据分析师(挖掘判例价值)或法律科技运维(保障系统安全与合规)。
15. 电话营销员
(Telemarketers,-16%)
驱动因素:智能外呼系统(AI模拟真人对话)、用户画像驱动的精准广告(减少盲目呼叫)、消费者对骚扰电话的抵制。
转型建议:转向客户成功经理(提升留存与复购)、社群营销策划(运营企业微信与小红书)或语音AI训练师(优化话术与转化率)。
趋势总结与应对策略
这15个岗位的共性是重复性高、规则性强、依赖人工操作——恰好是AI与自动化的“擅长领域”。但变革并非“消灭就业”,而是重构就业结构:世界经济论坛同时指出,到2030年将新创造1.7亿个岗位(如AI工程师、可持续发展顾问、元宇宙内容创作者等)。
对个人而言,需建立“终身学习”意识:
- 基层岗位:学习“AI+行业”技能(如仓储管理员学习智能分拣系统);
- 专业岗位:转向“高价值、高创造性”领域(如设计师从“作图”转向“品牌战略”);
- 所有岗位: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协作、伦理判断”等AI难以替代的能力。
对企业与政府而言,需构建“转型缓冲带”:企业提供在职培训(如银行柜员转理财顾问),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与职业再教育体系(如新加坡的“技能创前程”计划)。
技术浪潮下,职业的“消失”与“新生”永远并存。唯有主动拥抱变化,才能在时代变革中把握机遇
来源:仕道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