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我65岁,先后搭伙3个伴,发现还是一个人过更舒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22:36 2

摘要:65岁这年,翻开人生后半本日记,竟然没了年少时的激情 澎湃,那些幻想和躁动都变成了温温的白开水。

65岁这年,翻开人生后半本日记,竟然没了年少时的激情 澎湃,那些幻想和躁动都变成了温温的白开水。

可说到底,水虽无味,却最解渴。我这个年纪,经历了风雨,也见过彩虹。

跟大家聊聊吧,关于“搭伙生活”的那些欢喜和无奈。

年轻时,结婚仿佛是一道必答题。左邻右舍谁不是儿女成群,夫妻偕老?可我偏不信这个邪。

老伴走得早,孩子各自安家,最怕的就是一个人空荡荡吃饭喝茶。

于是有了搭伙的想法,想着既不孤单,又能互相照应。结果呢?搭了三次伙,感受到:人到晚年,陪伴和自由,到底该选哪个?我的答案很简单——自己过,最踏实!

说起来,中老年人的搭伙生活其实很普遍。有寡居的,有离异的,有丧偶的,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图个热闹。

家务事情能够分担,夜里有个说话的人,但问题也不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底线。

比如饮食,北方人爱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早起早睡的和熬夜看剧的,注定会有火花。

有个搭伙伴儿,生活确实不寂寞,可磨合却不简单。跟我住过的一个伴儿,脾气很大,一言不合就甩脸子,害得我一天都紧张兮兮。

另一个伴儿很节俭,什么都要斤斤计较,小账都能掰扯半天。

有时候,我觉得“搭伙”像是把两个不同的齿轮硬是拼在一起,咔咔直响。

“你陪我看细水长流,我管你柴米油盐。”听起来动人,做起来操心。搭伙生活,少了爱情,多了算计。

除了共享空间,大家更关心彼此是不是靠谱。今年帮忙做饭,明年能不能守护彼此的健康。

从前在感情中期待“有一个人懂你”,现在只希望“不添烦恼、互相体谅”就够了。

回头看看,这么多年里,周围的人对我最多的劝导就是:“别一个人待着,多找个伴。”

可我发现,从孤单到舒心,只差一个心态。有个搭伙伴儿是种选择,一个人过日子,也是种成长。

尤其是年过花甲,再谈恋爱已没必要折腾。比起协调柴米油盐,我更享受自家的自在。饿了煮面,困了就睡,没人提醒也没人唠叨。

一根筷子虽然单薄,可用起来得心应手,倒比一堆筷子打架轻松。

家里冷清时,泡点茶,看会儿电视,或者和朋友们唠唠嗑。周末去跳 广场舞,邻居喊吃饭,都是快乐。

一个人出门旅游,想去哪就去哪,不用顾忌别人是否同意。每一天都自如,每一步都坦然。

“世间所有的幸福,都是内心的宁静。”尼采这句话说得好。

搭伙也好,一个人也好,本质上都是追求安稳和舒适。中老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孤独,而是自己的心不安。

学会独处,哪怕安静地坐上一下午,也不会觉得悲凉。以前总认为没有伴儿就是遗憾,现在懂得,没有过度期待才不失为一种知足。

还有个真理:人这一辈子,终究是孤独的。孩子长大了要有自己的生活,孙子孙女跟着爸妈跑来跑去,手机里嘘寒问暖再多,也比不上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宋丹丹说:“一个人挺好,有事自己扛,有福自己享。”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有伴的人,也许会向往自由;没伴的人,也许羡慕热闹。

可是最终,生活的一地鸡毛,都要一点一点自己捡起来。搭伙的三段经历,教会我一个道理——生命的归属权,始终在自己手里。

来源:百合s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