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在关心补钙、补铁、补锌,却很少有人注意“硒”这种微量元素。硒在人体内的作用,远比想象中重要得多。近年的研究指出,适量摄入硒,不仅有助于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甚至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很多人都在关心补钙、补铁、补锌,却很少有人注意“硒”这种微量元素。硒在人体内的作用,远比想象中重要得多。近年的研究指出,适量摄入硒,不仅有助于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甚至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不少人听到“硒能杀死癌细胞”这句话时,第一反应是怀疑,但这确实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在多项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中发现,硒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机制,诱导癌细胞自我“程序性死亡”。
尤其在肝癌、肺癌、乳腺癌等类型的研究中,这一结论表现得尤为显著。
抗氧化是硒最被人熟知的作用之一。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酶对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核心作用。
自由基过多,会损伤细胞膜、基因,进而诱发癌变,而硒恰恰可以在这个环节上“堵住漏洞”。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日硒摄入量为60微克,最高不超过400微克。长期缺硒,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影响生育能力。更严重的是,缺硒与某些地方性疾病如克山病、白肌病也密切相关。
但问题来了,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缺硒。身体发出的信号很“隐蔽”,比如:经常疲惫、容易感冒、口腔反复溃疡、指甲出现白斑、脱发加重,这些都可能与缺硒有关。最准确的判断还是靠血液化验。
肿瘤高发地区往往也是土壤缺硒的区域,这并非巧合。多个地区调查,发现某些胃癌、肝癌高发区的居民,膳食硒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标准。这种“地贫人缺”的现象,确实值得重视。
免疫功能同样是硒的“主战场”。研究表明,适量补硒可以提升T细胞活性,帮助机体更有效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术后恢复期人群来说,补硒有助于筑牢免疫防线。
但补硒并非越多越好。硒一旦过量,也可能引起中毒,如脱发、恶心、皮肤疹等。最稳妥的方式是通过饮食摄取。让硒自然地融入餐桌,而不是靠乱吃保健品。
说到吃,哪些食物富含硒,是大家关心的重点。日常生活中有几种食物,不仅易获取,硒含量也相当可观。
坚果类中的巴西坚果,每颗含硒量惊人,但因含量高,常吃半颗到一颗即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虾类,也富含有机硒,吸收率较高;动物内脏如猪肝、鸡肝,以及全谷类如糙米、小麦胚芽,也是不错的选择。
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还能间接促进硒的吸收,尤其在肠道功能正常的前提下,硒的利用率会更高。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比单一地补某种元素更有效。
有意思的是,硒的摄入与情绪状态也有一定联系。研究发现,适量补硒的人群,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硒参与神经递质代谢,调节了脑内多巴胺、5-羟色胺等的平衡。
从肿瘤防控、免疫支持到抗氧化抗衰老,硒在人体中的角色越来越被重视。但它并不是“万能钥匙”,而是健康拼图中的一块。真正的健康,还是要从生活方式的整体改变入手。
医生们常说一句话:你每天吃进去的东西,决定了你十年后的身体状况。在注重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适量摄入微量元素如硒,就是为未来的自己“预存健康”。
预防癌症,不是从确诊那天开始,而是从每一顿饭开始。把握好“度”,吃得科学、吃得安心,才是对身体最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你读到这里,已经对“硒”有了新的认识,不妨看看自己的饮食里有没有它的“身影”。也欢迎将这篇文章分享给家人朋友,尤其是那些身体抵抗力差、经常疲惫的人,让更多人从一餐一饭中守住健康的底线。
健康知识不该停留在纸面,而应该滋养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实用,记得点赞、评论,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一起把健康的种子,播进更多人的心里。
参考文献:
[1]朱毅,王璐.微量元素硒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营养学报,2023,45(3):289-294.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3]李红,张文静.硒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4):517-520.
来源:邱医师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