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Bloomberg的一篇文章里披露了这样的一条信息,印度的占星平台Astrotalk每月处理的付费咨询量超过500万次,2024年其收入表现尤为强劲,每分钟超过2.2万卢比(约合250美元)的水平。要知道,印度用户不付费、或者仅在某几种特定场景下付费,已经
本文共 3388字
阅读预计 8分钟
作者 | 白鲸出海本期编辑 | 林熙泇本期审核 | 单敏敏
最近Bloomberg的一篇文章里披露了这样的一条信息,印度的占星平台Astrotalk每月处理的付费咨询量超过500万次,2024年其收入表现尤为强劲,每分钟超过2.2万卢比(约合250美元)的水平。要知道,印度用户不付费、或者仅在某几种特定场景下付费,已经成为某种“共识”。这让 Astrotalk取得的成绩,变得尤为扎眼。
一、星座咨询化身“金矿”
每分钟250美元收入囊中
占星在印度的火热并不算稀奇,早在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500年)已形成完整体系,并深度融入宗教仪式、社会决策与日常生活。如今,其影响已突破宗教边界,成为全民性文化实践。Redseer在2023年的一项调研显示,76%的印度家庭年度占星支出超500卢比(约合6美元)。
只是,这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占星以更便捷的形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作为一种在线下已经培养好的习惯,印度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开始在移动应用内掏出了真金白银。
2017年创立的Astrotalk是最引人注目的平台之一。创始人普尼特·古普塔(Puneet Gupta)坦言其创业初衷源于个人观念的转变。“我曾是个‘叛逆者’,甚至告诉家人别咨询占星师,但如果像我这样的怀疑者都能改变想法,或许还有数百万人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如今,Astrotalk已汇聚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3万多名占星师,业务规模显著。
该平台的运营数据印证了其市场地位。Gupta透露,该应用每月处理的付费咨询量超过500万次,平台上的新入行者每月可赚取约3万卢比,而顶级从业者的月收入甚至能达到惊人的100万卢比。2024年Astrotalk收入表现尤为强劲,达到每分钟超过2.2万卢比(约合250美元)的水平。Gupta表示,Astrotalk在印度及海外市场的收入持续增长,公司目前正洽谈在未来两年内进行IPO。
Astrotalk的用户界面设计简洁。新用户首次打开应用时,只需提供姓名、出生信息和所在地,系统便能瞬间匹配一位合适的占星师。如果用户在选择时稍有迟疑,贴心的自动聊天功能会立即介入鼓励,“别担心,你懂的。我来帮你。” 这种设计有效降低了决策门槛,促使用户快速与占星师展开对话。
另一方面,平台严格筛选占星师,确保服务专业性。每位占星师均展示星级评分和用户评论,并明确标注其在特定领域(如爱情、事业或财务)的专长。整体体验旨在将占星咨询转化为用户的一种日常习惯。
图源:Astrotalk
这一策略在年轻用户群体中尤为成功。Astrotalk的用户中约84%年龄在35岁以下,这意味着其超7000万用户中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查看星座运势或预约占星咨询,已如同浏览社交媒体一般融入日常生活。
此外,Astrotalk还通过精心设计的策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付费意愿。在如周末、满月或深夜等特定时段推送通知(通过WhatsApp或短信)吸引用户登录;当用户的免费通话时间耗尽时,系统会立刻弹窗提示充值(如“充值一次即可获得您想要的答案”)。
事实上,Astrotalk的服务定价并不“平民”,某些热门占星师资费可达每分钟250卢比,一次10分钟的咨询花费便相当于一顿高档餐厅的双人晚餐。然而,这种高收费与提供明确答案的承诺,与网站的免责条款(通常以小字注明“仅供娱乐”)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收费模式及其运作机制引发了部分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质疑。20多岁的科技达人普雷姆拉吉(Premraj),在尝试过十多个占星应用后指出:“它们中的大多数,只会说你想听的话。” 他观察到这些应用的操作模式往往高度相似,遵循着固定的“脚本”:首先提供几分钟免费咨询建立连接,然后在免费时间即将耗尽时,抛出一个含糊其辞却充满戏剧性的转折点制造悬念,最终以此催促用户付费去解锁所谓的“完整”信息。
当平台或占星师人为干预咨询过程和结果导向(尤其是引发用户不良体验)时,不仅损害用户体验,更动摇了占星平台的服务根基,即可信度与客观性。面对这一行业痛点,有远见的创业者开始将目光投向AI,寻求破局之道。
二、用科学赋能玄学?
已有初创拿下Accel投资
如同AI在“赋能”每一个赛道一样,占星咨询服务领域也涌现出利用 AI 解析数据并提供服务的平台。拥有超1100万MAU的AstroSage AI是该领域的代表平台之一。2018年,AstroSage AI针对印度市场推出了专注于AI占星的子平台Bhrigoo.ai。值得注意的是,Bhrigoo.ai的CTO曾就职于AstroSage的算法团队,且两个平台共享相同的天文星历数据用于校准行星位置。尽管拥有共同的数据基础,AstroSage AI与Bhrigoo.ai核心战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技术路线来看,Bhrigoo.ai采用纯AI驱动模式,而AstroSage则也采用了AI,选择AI与传统占星咨询结合的混合模式。从市场定位分析,Bhrigoo.ai专注于英语精英高端市场,而AstroSage则深耕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相比较AstroSage,Bhrigoo.ai的核心优势在于速度和AI报告的性价比。AI占星师能在0.2秒内生成报告,且报告价格为真人咨询的十分之一。此外,Bhrigoo.ai还提供语音交互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快速查询如“吉日选择”“婚姻预测”或“特定节日准确日期”等信息,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效率。
图源:Bhrigoo.ai Home
这种技术潜力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风险投资公司Accel今年早些时候领投了人工智能占星术初创公司Vaya 1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该公司副总裁马纳西·沙阿(Manasi Shah)在解释投资逻辑时,同样强调了AI的独特价值:“人工智能不会评判,它没有偏见,而且随时可用。”
AI在占星领域的处理速度和结果准确性上的确远超人类占星师。面对这一趋势,AstroSage正积极转型,探索“AI 预诊+真人深化”的混合服务模式。用户通过AI对话页面输入基础信息,AI模型基于占星规则快速生成报告;当用户需要更情感化解读时,系统再推荐真人占星服务。目前,该公司不仅运营着一个由数千名人类占星师组成的庞大网络,同时还在测试30个AI咨询师。
图源:Bloomberg
因为占星平台的商业模式包含撮合双方交易,所以内购收入的统计无法做准确观测。
我们结合观察了一下印度榜单,点点数据显示MAU排序为,传统的真人占星咨询平台Astrotalk(800w)>AI+真人的AstraoSage(130w)>纯AI的头部应用 Astrologer(30w)。
三、写在最后
占星在印度的普及度以及可盈利空间,从用户数量以及占星师收入的数据增长上,都能得到印证。甚至印度人离谱到用占星指导股票买卖,当地商业频道会定期邀请占星师解读天象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折射出占星在其决策链中的文化权重。
但对于曾疯狂涌入印度市场、又紧急撤离的出海厂商而言,这是一块难让人触摸的金矿,合规风险、数据跨境传输等问题,曾迫使众多玩家紧急撤离。如今同样的占星热潮正在美国市场迸发更高商业价值。美国占星应用的技术驱动类型与印度基本一致(分为AI、真人和混合三种),但文化差异的内核还是使美国与印度的占星应用产生巨大差异。
美国的占星市场更看重心理学的融合(如Human Design、MBTI人格关联);同时注重科学化包装,用“大数据分析”等话术弱化占星的玄学色彩(例如早期玩家The Pattern);兼顾性别包容性(非二元性别的星盘选项)。目前,美国的头部占星APP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娱乐流量派(Starla和Astra AI),靠病毒传播和高转化率实现短期爆发;传统转型派(Co-Star和The Pattern),通过跨界实现变现;垂直服务派(Moonly和Nebula),平衡“科学化”人设与年轻用户的情感需求。
APP 按2025年6月流水排序 。图源:点点数据
当文化适配性转化为商业爆发力时,Starla 凭“AI Soulmate”功能单月流水破百万美元,但凭借人们“好奇心”驱动的短期收入能否持续还待观察;Co-Star借话题 在TikTok狂揽4.2亿播放;Nebula与心理咨询平台合作聚焦人际关系;The Pattern将运势包装为人格成长建议;Moonly 融合非二元性别选项满足小众用户需求;Astra AI凭借Starla相似功能和高价策略,上线即斩获8万MAU。美国占星APP的本质在于谁能让玄学更像“科学”(如Moonly推出的星座情绪管理);谁能让AI更有“人味”(如Starla推出的AI Soulmate)。
但在更底层上,印度用户对AI占星的一些反馈,也能给想做美国市场的创业者一些借鉴。
本文转载自“创业邦”微信公众号2025年8月11日文章, 原标题为《250美元/分钟,“不付费”的印度人正在往这类产品上疯狂砸钱》,原文主要内容编译自Astrology Is So Big in India That Venture Capital Is Jumping in。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