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介入台海计划遭重大挫折!英媒曝:美国海军重点无人艇撞船两次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21:54 1

摘要:美军准备遏制中国介入台海危机的“Replicator”计划遭到重大挫折,两艘无人艇在测试时先后发生故障,差点将测试现场的指挥艇撞毁,更让人怀疑的是这是两家国防承包商独立研发的无人艇!此前乌克兰军方就曾抱怨美国提供的无人机相当不可靠,现在这致命问题竟然反噬到美军

路透社报道称,美军准备遏制中国介入台海危机的“Replicator”计划遭到重大挫折,两艘无人艇在测试时先后发生故障,差点将测试现场的指挥艇撞毁,更让人怀疑的是这是两家国防承包商独立研发的无人艇!此前乌克兰军方就曾抱怨美国提供的无人机相当不可靠,现在这致命问题竟然反噬到美军自身了!

英媒曝: 美国海军重点无人艇遇神秘故障

路透社在8月21日报道称,美国海军上个月在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进行了一场测试,展现的是五角大楼顶级无人艇“蜂群战术”现场演示,一艘无人艇不明故障突然“熄火”,正当现场技术人员正准备修理故障船只时,另一艘无人艇似乎也失控了,一头撞上了正停在水面上的船只右舷。

由于速度比较高,这艘无人艇撞上后越过了那艘故障船只的甲板,从左舷跃入水中,那个空转的螺旋桨的画面特别带感。路透社的记者在附近的观察船上,整个过程被摄像机完整的记录了下来,原本这次演示是展示“蜂群”无人艇的战斗力,还特意邀请了路透社记者,这下有点尴尬了。

然而让路透社记者大跌眼镜的是这已经不是这些无人艇测试遭遇的第一次故障了,几周前也进行了一次单独测试,当时是现场指挥与观察的船只正在拖拽另一艘无人艇到目标海域,但这艘无人艇突然启动并疯狂加速,导致拖拽的指挥船倾覆,船长落水,幸亏附近就有救援船,船长很快就被救起。

据路透社报道称,最近的这起事故涉及美国两家国防承包商,也就是无人艇的研发竞争对手Saronic和BlackSea Technologies,更早一点的这起事故则是BlackSea Technologies的无人艇。据知情人士称,两起事件都是由软件故障和人为错误的结合引起的,包括机载系统与外部自主软件之间的通信故障。

事故涉及的应该是“GARC-096”无人艇,根据该无人艇的编号以及外观特征,据路透社记者分析应该和“全球自主侦察艇”(Global Autonomous Reconnaissance Craft,简称 GARC)的档案影像相符。

GARC是一种采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扩展性,用于执行多种战术任务USV(无人艇),长约4.9米,动力系统约200匹马力,最高速度达40节,续航约740公里。GARC装备了视频记录系统(实时传回指挥中心)、声呐以及卫星通信链路,还有EO/IR 摄像头、激光测距仪,还可以快速搭载制导武器系统等。

GARC计划中执行的任务包括情报、监视与侦察(ISR)、通信中继、水雷反制/拦截、反潜与反舰打击等,可以装载的武器装备包括GAU-19多管机枪、AGM-176 Griffin或者AGM-114 Hellfire(地狱火导弹)。

遏制中国计划遭到重大打击

GARC计划是Replicator initiative(复制者)和Project 33战略的一部分,是该计划海面自主控制无人艇的重大发展方向。Replicator计划是2024年8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格斯在华盛顿的国防创新论坛上正式宣布的,该计划的目标与定位如下:

目标:在未来 18–24个月 内,快速部署“成百上千”的小型、低成本、智能化自主系统(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等),用于对抗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数量和火力优势。

战略定位:作为美国对抗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的一种非对称手段,强调数量、速度和成本优势,而非依赖昂贵的传统平台(如航母、隐形战机)。

Replicator计划抛弃了冗长的国防采购流程,由国防创新单元(DIU)、DARPA、海军研究局(ONR) 等机构牵头采用商业现成(COTS)技术缩短研发,快速制造,在未来2年内达到直接部署的目的。

Replicator计划以小博大,凯瑟琳称,一艘中国导弹驱逐舰造价约15–20亿美元,而该计划用数百艘“几十万美元级”的无人艇、无人机,形成低成本的“饱和攻击”与“侦察”链路。该计划出了海面无人艇之外,还有XQ-58A Valkyrie忠诚僚机、无人机、自主潜航器(UUVs)等装备。

Replicator计划搭配的是美国海军总司令(CNO)莉莎·弗朗凯蒂在2024年的“NavPlan 2024”(Navigation Plan 美国海军作战导航计划)提出的“Project 33”计划,取名33的意思在未来33个月内必须要能达到遏制PLA(解放军)的目的,美军设定是2027年PLA将会解决台海问题,美军必须在此之前准备完毕。

该计划的目的是美军无人化与智慧化转型加速,同时构建信息主导战格局,另外还强调与空军、陆军、太空军及盟友的信息链整合的联合作战生态系统协同,并且还增强印太地区战略应对能力。在中国可能发起对台湾等地区军事行动的窗口期,确保美国海军在此之前具备足够战备能力。Replicator计划从2023年8月份提出以来已经过去了2年,已经过了前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女士要求2年时间。目前这个计划进展有点有点慢,计划表上的各个装备几乎没有进展,而最容易实现的无人艇计划就是Saronic和BlackSea Technologies承包的GARC,目前两次撞船事故已经让五角大楼暂停了与L3Harris的自主软件合同!

另外在今年5月27日,美国海军负责无人系统与小型战斗舰艇采购的Kevin Smith海军少将突然被解除职务,原因是海军监察长办公室对其“失去信心”。史密斯少将原本负责该“小型战斗艇与无人舰艇”的设计、开发、建造、维护及现代化各类无人海面系统、水雷战系统、特战系统、远征作战系统和小型水面战舰等。最近又遭遇无人艇测试两次撞船事故,导致该计划走向有些不确定了。

据路透社报道,GARC目前的售价大约是数百万美元,负责生产的是巴尔的摩的旧Bethlehem-Fairfield造船厂,每天只能生产一艘,一个月最多也只有30艘,要是按凯瑟琳之前的规划,一年大约300艘,满足千艘规模,从现在开始开足马力生产也要3年。

种花家评价:就这破玩意儿,中国生产成本不过几万块,再高肯定不会超过十万,配上导弹等武器系统成本会高一点。然而美军采购价高达数百万美元,估计90%落入了史密斯专员的口袋,美国体制内人士果然是心狠手辣!

美军流年不利:F-35和F/A-18接连坠毁

近些年来美军遭遇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故,频率之高令人咋舌!从某种角度来看似乎美军正在走向印度化,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让美国寝食难安!种花家简单统计下,去年中以来的一年内美军总共发生了这些事故:

2024-05-28:新墨西哥州,F-35B 起飞后坠毁,飞行员弹射幸存

2025-01-28:阿拉斯加,F-35A 训练中坠毁,飞行员弹射幸存

2025-07-30:加州,F-35C 附近 NAS Lemoore 训练中坠毁,飞行员弹射救出

2024-12-22:红海,一架 F/A-18F 被友方误击,飞行员弹射幸存

2025-04-28:红海,F/A-18E 在运输过程中坠海,飞行员与人员弹射及安全。

2025-05-06:红海,因拦阻设备故障,F/A-18 坠海,机组弹射安全 纽约邮报维基百科。

2025-08-20:美国弗吉尼亚近海,F/A-18E 例行训练时坠海,飞行员弹射成功。

2025-01-29:华盛顿特区,一架美军UH-60 Black Hawk直升机与一架American Airlines商用航班相撞,造成67人死亡

2025-02-12(夜间):尼米兹级航母 USS Harry S. Truman 在地中海埃及苏伊士运河南端 Port Said 附近与巴拿马籍商船 Besiktas-M相撞,航母舰体部分损伤,没有人员伤亡

全球部署的美军训练强度很高,不出事故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此高的事故率反映出美军在训练安全、舰载操作、维护管理、系统可靠性和高压作战节奏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这表示什么?一个是人为的问题,这表示美军已经不适应目前的高强度全球化部署工作。另一个也表示,美军的装备可靠性以及维护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GAO(美国政府问责局)在2022年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从2015财年以来,美国海军战斗机的任务可用率和相关维护指标的趋势,指出在单位级维护方面存在挑战。特别是在F-35A战斗机的运营与维护中存在大量支出,但战斗机的任务可用率仍未达到预期目标。

这份报告所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F-35A战斗机存在很大的技术性维护问题,在维修以及维护周期以外发生技术性维修,应该是设计缺陷造成。此前就有美媒报道在航母以及两栖攻击舰上服役的F-35C/B存在隐身涂料“生锈”的问题。

另一个则是美军战斗机存在的问题得不到维护的问题,此前的报道中就能看到,飞行中的F-15战斗机锈迹斑斑,当时还有网友夸奖美军战机就是皮实耐操,生锈称这副模样都能飞起来。但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维护不力。

GAO的报告也表明,美国空军和海军的维护效率和系统可靠性是个很大的问题,尽管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维修和升级,但这些问题仍然影响了战斗机的战备状态和作战能力。除了空军与海军的战斗机外,另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海军舰艇维护!美军那些锈迹斑斑的船只被拉出来执行任务的场面估计很多朋友都在很多新闻上看到过。

据公开数据显示,美国四大海军船坞:诺福克、珍珠港、普吉特湾和波特斯茅斯的维修产能早已饱和,大量已进入维护周期的潜艇和水面舰艇长时间无法维护,部分需要维修的舰艇也是排不上队,据公开资料,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3年。

美国造船厂的维修产能已经饱和,为了全球全球部署的需要,部分前沿部署的舰艇直接在横须贺(日本)和釜山(韩国)维修,2023年起,美印签署了多项后勤协议,美国开始将军舰送至印度的马扎冈、拉森-图布罗等船厂进行维护,美国人真是病急乱投医啊,印度人都找上了。

最近的大新闻是在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海湾海军造船厂维修了4年之久“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7月初公布的消息是要等到2026年才能维修完毕,美媒质疑,4年时间已经足够中国人造一艘电磁弹射航母了,为何美国人连一艘潜艇都修不好?

GAO在2025年报告显示,海军在2020至2023财年期间,尽管请求了约249亿美元用于战斗水面舰艇的维护,但仍面临持续的维护挑战,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备件短缺:关键零部件供应不足,导致维修延误。

维护人员不足:缺乏足够的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影响维修效率。

维护周期延长:舰艇维修周期延长,影响舰艇的可用性和部署能力。

基础设施老化:维修船坞和设施老化,限制了维修能力。

其根源就是美国制造业衰落,民用造船业早已外移,各大船厂有各自的分配到的任务,没有竞争,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没有完善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美国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奇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信各位也是看明白了,美国海军为什么要搞这种非对称作战的Replicator计划?这不是当年中国人提出的“超限战”么?按理来说应该是中国用这种方式对付美国么?答案很简单,因为现在的美国拿不出应对中国的航母以及055大驱这些日新月异的武器装备了。

不过即使是Replicator计划也没用,如果双方用Replicator计划对决,中国的产能一定能把美国给淹死,比如无人机,俄罗斯专家估计中国每月能产70万架(FPV类)无人机。有网友曾经做过评估,要是按战时产能计算,估计也就江苏或者浙江一两天的量。

假如中国来执行Replicator计划,估计GARC的产量每天都能几十艘上百艘,半年内中国沿海都布满这玩意儿了。中国在无人艇、无人机以及地面的机器狗、机器狼以及AI控制的地面战车类数据链要比美国先进太多了。美国想要在中国最擅长的领域和中国比拼,这不是找海龙王比宝么?

来源:星辰大海的种花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