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通信》展是上海植物园以哲学家、植物学者卢梭的博物学著作《植物学通信》(由十一封写给一位想象中的五岁小女孩的信组成)为灵感,最新策划推出的艺术展。展览邀请到十一位中外艺术家以绘画、摄影、装置和每位艺术家一封书信的独特形式,分享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植物、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并在文体和形式上与卢梭唱和。摘要:《植物学通信》展是上海植物园以哲学家、植物学者卢梭的博物学著作《植物学通信》(由十一封写给一位想象中的五岁小女孩的信组成)为灵感,最新策划推出的艺术展。展览邀请到十一位中外艺术家以绘画、摄影、装置和每位艺术家一封书信的独特形式,分享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植物、生活
上海植物园将定期推出系列作品赏析,共同解读这些艺术佳作背后的故事,一同走进艺术家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Panacea 151》
刘真辰
综合材料
尺寸:76x108 cm
刘真辰的信
刘真辰,1976年出生在上海。200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赴法,在VilaArson尼斯国立当代艺术学院相继获得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考入法国Le Fresnoy 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进行为期两年的艺术深造,受知名艺术家让·吕克·戈达尔、香坦·阿克曼、斯特劳布夫妇、安德列·拉巴德等指导、并以最高荣誉获得第三阶段艺术“后文凭”。
主要个展:2025年 “纷繁中穿行”,苏州未知之旅艺术空间,苏州,中国
2024年 “时间在倾斜”,HOW昊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3年 “一种寂静已充满喧嚣”,M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22年 “苒·PANACEA”,1905文化创意园,沈阳,中国
2022年 《木示》植物启示录,MOCEAN瞐尚ART SPACE,厦门,中国
2018年 “冰碑”,三里屯广场、大都会79号、通州运河文化广场,北京,中国
主要群展:2023年 “洄——第八届繁星计划·青年艺术家研究展”,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2年 《春天在哪里》,白盒子艺术馆,798艺术,北京,中国
2019年 “海的轮廓”,chi K11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9年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8年 “重塑世界——Le Fresnoy数字艺术创作二十年”,明珠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5年 《冰碑》(lce Monument),巴黎市政厅,巴黎,法国
2013年 想象的城市,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刘真辰近年的创作出现了新的转变:他开始把艺术创作和探索转回自然,观察植物,借由艺术探寻一条从“不适”到“疗愈”的心灵路径。他的《灵丹妙药》系列(本画作出自这个系列)创作体现了这一转变,将其对自然的珍视和对和谐共生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灵丹妙药》系列作品需要近距离观看,不仅是植物的肌理,而是三维物体压缩到二维平面后,形成的一些特殊的视觉效果。刘真辰的这一系列作品比自然科学的插画、版画更为精准,比摄影作品更具质感,也比绘画作品传递出更多的自然信息。本系列作品促使观者去思考美丽与复杂的植物,在人类的日常与精神生活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览名称:《植物学通信》展
展览地点:上海植物园北区1号楼游客服务中心
展览时间:2025年6月28日-10月8日
上海植物园1号门(龙吴路111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7:00-17:00,5月~10月7:00-18:00;3号门(百色路940号)、4号门(罗城路15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6:00-17:00,5月~10月6:00-18:00。残疾车辆统一从1号门进出。
团队请至少提前3天联系,于工作日8:30-16:30拨打021-54363369*1017。详见官方网站。
为确保市民游客能拥有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请大家错峰出行,若达到承载量上限园方将采取相应大客流预案。因室内专类园瞬时承载量有限,游客量高峰时段,谢绝开展聚集类非游园活动。
公共交通:
【一号门(龙吴路1111号)】
龙吴路百色路站:56、714、720、770、824、956、958、178、上奉专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810、820、192、824、718、973、957、南南线【四号门(罗城路151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出站后过天桥,沿东泉路步行至罗城路。
自驾车:
因上海植物园2号门停车场已经拆除,周边停车资源紧张,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来源:科学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