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血亏百亿!京东杀疯了!外卖江湖变天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3:53 1

摘要:外卖圈的瓜比夏天的冰镇西瓜还甜!美团刚晒完二季度财报,股价就带着12.55%的跌幅“自由落体”,活像被按着头灌了一整瓶泻药;京东呢?财报一公布,股价稳如老狗,还顺手从美团兜里掏走23%的市场份额——这哪是打仗?这是京东拿着算盘,美团举着白旗,在菜市场砍价呢!更

外卖圈的瓜比夏天的冰镇西瓜还甜!美团刚晒完二季度财报,股价就带着12.55%的跌幅“自由落体”,活像被按着头灌了一整瓶泻药;京东呢?财报一公布,股价稳如老狗,还顺手从美团兜里掏走23%的市场份额——这哪是打仗?这是京东拿着算盘,美团举着白旗,在菜市场砍价呢!更扎心的是:美团花108亿新增投入,才换来10亿收入,投入产出比10.8:1,堪称“花钱买吆喝,吆喝没响钱没了”;京东花218亿,换81亿收入,2.7:1,差了4倍!现在美团DAU被反超,利润增速-75.5%,血条快空了——这场外卖大战,京东赢麻了!

先上硬菜,咱不搞那些“朋友圈疯传的杭州某机构市场份额图”(大概率是用Excel画的爽文),数据全来自京东、美团财报及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易观分析——每一个小数点都带着上市公司的公章,保真!

先说收入:京东核心业务收入是美团的5倍,增速20%+吊打美团的7.7%。这啥概念?美团吭哧吭哧干一年,京东仨月就追上了。利润更扎心:京东核心业务利润139亿,是美团的3.76倍;增速上,京东37.9%,美团-75.5%——简单说,美团每赚1块钱,要先亏7毛5,京东每赚1块,还能再赚3毛8,这账算下来,美团的财务总监怕是头发都薅秃了。

再看外卖业务本身:京东新业务板块(含外卖)二季度同比增长近2倍,美团本地商业板块(含外卖)增速7.7%。7.7%是个啥水平?比你工资涨幅还低!要知道这可是外卖旺季,夏天谁不想躺平点外卖?美团愣是把旺季做成了淡季,也是本事。

用户规模更绝:6月美团DAU 1.71亿,京东1.8亿——京东反超了!别小看这900万用户,互联网时代,DAU就是命根子。就像奶茶店排队,你家队短了,隔壁队长了,顾客就会想:“是不是他家奶茶不好喝了?”然后脚就往人多的地方挪。现在用户用脚投票,美团的“客流量”正在肉眼可见地流失。

最狠的是股价:京东财报后股价稳如老狗,美团财报次日暴跌12.55%。股民们用真金白银投票:美团这生意,咱不投了!要知道股价是市场预期的晴雨表,现在晴雨表显示美团那边“特大暴雨,建议避行”,京东那边“晴空万里,适合野餐”。

打仗得看性价比,烧钱谁不会?关键是烧了钱能不能换回东西。美团二季度本地生活业务新增投入108亿,新增收入10亿——投入产出比10.8:1。翻译成人话:花108块买东西,只拿回10块,剩下98块当小费了。这哪是做生意?这是慈善家下乡送温暖啊!

京东呢?新业务新增投入218亿,新增收入81亿,投入产出比2.7:1。花27块换81块,相当于花1块赚3块,这账算得比菜市场大妈还精。更绝的是,京东用这218亿换来了23%的外卖市场份额,美团却丢了35%——等于美团花108亿帮京东“清库存”,自己还倒贴市场份额,这操作,连“地主家傻儿子”都得喊声“师父”。

为啥会差这么多?咱得扒开数据看本质。美团的108亿花哪了?据内部人士透露,大部分砸在了“无差别补贴”上:不管用户需不需要,先撒一波5元无门槛券,结果羊毛党领了券就跑,真实用户没留住几个。商家端呢?为了抢商户,美团给商家“签独家返现”,结果商家阳奉阴违,表面签独家,背地里偷偷上京东、淘宝外卖,美团的钱等于打了水漂。

京东就聪明多了:补贴精准到“人、货、场”。用户端,给高活跃用户发“满30减15”定向券,羊毛党想薅?门儿都没有;商家端,用京东物流的“小时达”优势吸引商户——你入驻我平台,我帮你从仓库到用户家2小时送达,商家省了仓储和配送成本,自然愿意来;场景端,主打“全品类外卖”,不只送餐饮,还送水果、药品、日用品,用户点一次外卖,顺手把牙膏、洗发水都买了,客单价上去了,收入自然高。

说白了,美团是“广撒网式烧钱”,京东是“精准狙击式投入”。一个像拿着水管浇地,水都流沟里了;一个像拿着滴管浇花,每滴水都浇在根上。这效率差,能不拉开差距吗?

DAU从1.71亿到1.8亿,不只是数字变化,是用户习惯的彻底改写。以前大家点外卖,第一反应是打开美团:“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现在呢?打开京东App,首页就能点外卖,还是“小时达”——你刚下单,京东小哥已经骑着电瓶车在楼下等了。这种体验,谁不爱?

美团为啥留不住用户?俩字:“抠”和“狠”。“抠”在补贴缩水:以前满30减20,现在满50减5,用户一算:“还不如自己下楼买!”“狠”在商家抽成:餐饮商家抽成20%-25%,便利店抽成15%-20%,商家吐槽:“卖100块外卖,平台拿走25块,我赚5块,剩下70块是成本,这生意没法做!”于是商家开始“反水”:偷偷在门店贴“京东外卖更便宜”的二维码,引导用户去京东下单。

京东呢?主打“用户和商家双端讨好”。对用户,配送费比美团低5毛-1块,会员还送免配送费券;对商家,抽成比美团低3-5个点,还帮商家做供应链——比如便利店入驻京东,京东直接从自己的仓库给商家补货,商家不用囤货,现金流压力小了,自然愿意给京东让点利。

举个真实例子:北京国贸一家麻辣烫店,以前只上美团,抽成23%,月销3万单,到手利润1.2万;入驻京东后,抽成18%,京东还给了“新店流量扶持”,月销涨到3.5万单,利润直接涨到2.5万。老板现在见人就说:“以前给美团打工,现在给自己赚钱!”

用户用脚投票,商家用二维码投票,美团的基本盘能不松动吗?

股价暴跌12.55%,不是偶然。资本市场最怕的不是亏损,是“看不到希望的亏损”。美团现在的问题是:外卖基本盘在丢,利润在降,投入产出比还低得吓人,关键是淘宝7月才正式参战——二季度数据还没反映淘宝的冲击,等三季度数据出来,美团怕是要“雪上加霜”。

反观京东,有电商基本盘托底。京东零售(卖家电、3C)是现金奶牛,能持续给外卖业务输血;京东物流是“护城河”,外卖配送效率吊打同行;京东金融还能给商家提供贷款,形成“零售+物流+金融+本地生活”的生态闭环。就像玩游戏,京东选了“全能战士”角色,能打能抗能回血;美团选了“刺客”角色,只能靠外卖单点输出,现在单点被针对,就打不动了。

市场不傻,知道谁是“潜力股”,谁是“垃圾股”。美团股价暴跌,本质是市场在说:“你这模式,撑不住了!”

别忘了,淘宝7月才正式参战外卖。二季度数据里,淘宝还没发力,美团就已经“掉血”了;现在淘宝带着支付宝的流量、菜鸟的物流、淘宝App的日活杀进来,美团怕是要“双线作战”。

淘宝的优势是啥?用户基数大!淘宝DAU常年3亿+,是美团的近2倍。现在淘宝把外卖入口放在首页,等于3亿用户每天打开App都能看到“点外卖”按钮——这流量,美团看了都得发抖。更狠的是,淘宝有钱!阿里的现金储备比京东还多,要是学京东“精准补贴”,美团怕是连“10.8:1”的投入产出比都保不住,得变成“20:1”——花200亿换10亿收入,彻底沦为“慈善机构”。

现在美团的处境,像极了当年的诺基亚:曾经的“外卖一哥”,躺着赚钱;现在突然发现,对手用智能手机(京东的高效物流、淘宝的海量流量)打自己的功能机(单一外卖模式),自己却还在“砸核桃比硬度”(比谁烧钱多),这能不输吗?

这场外卖大战,本质是互联网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的缩影。以前互联网公司信奉“先烧钱抢份额,再涨价割韭菜”,现在不灵了:用户变聪明了,不会为“情怀”买单;商家变精明了,哪个平台赚钱多去哪个;资本市场变理性了,看不到盈利希望就撤资。

美团输在哪?输在“路径依赖”。它习惯了靠外卖躺着赚钱,没有及时修炼“内功”——比如优化配送效率、降低商家抽成、提升用户体验。现在突然被打,只能靠“砸钱”续命,结果越砸越亏,陷入“投入越多→亏损越多→份额越少”的死循环。

京东赢在哪?赢在“效率至上”。京东从成立那天起就练“供应链内功”,物流效率、成本控制都是行业顶尖。现在把这套内功用到外卖上,自然“降维打击”: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优的体验,抢走美团的用户和商家。

说白了,外卖大战不是“谁钱多谁赢”,是“谁效率高谁赢”。京东用2.7:1的投入产出比证明:互联网下半场,烧钱不如算账,蛮干不如巧干。

现在来看,这场外卖大战,京东确实赢了——数据不会说谎,用户用脚投票,市场用股价表态。美团要想翻身,得赶紧改弦更张:少点“白给式氪金”,多点“精准式投入”;少薅用户和商家的羊毛,多想想怎么提升体验。不然等淘宝火力全开,美团怕是连“外卖二哥”的位置都保不住,得去跟“三哥”“四哥”抢地盘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外卖平台的终极目标,不是“打败对手”,是“让用户吃得开心,商家赚得安心”。谁能做到这一点,谁才能笑到最后。现在看来,京东已经走在了前面,美团呢?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倪卫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