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祸首究竟是谁?这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80年前,裕仁天皇在广播中念了那份只称“终战”而不明言战败的诏书,日本在事实上接受投降,但从那以后,日本高层大多不愿承认对外侵略罪行 。他们还常常把罪责往下转移,声称是一线军官在外“擅自”行动突破了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祸首究竟是谁?这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80年前,裕仁天皇在广播中念了那份只称“终战”而不明言战败的诏书,日本在事实上接受投降,但从那以后,日本高层大多不愿承认对外侵略罪行 。他们还常常把罪责往下转移,声称是一线军官在外“擅自”行动突破了当时政府“不扩大”的方针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咱们先来说说日本的军政高官。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日本军人的凶残让世界惊骇 。而这背后,其实和日本国内的体制有很大关系 。明治维新后,天皇成了日本最高的实权主宰,旧军队特别是陆军保留着诸多派别,上下级中又保留了主奴式封建传统 。像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一直被日本描画成关东军几个参谋的“擅自行动”,但实际上呢 ?当时日本正面临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总量下降1/3,上层便想通过侵略中国东北来振兴经济,只是官方和财团担心美英会采取经济制裁,军部高层也有顾虑,才授意关东军的二流军官充当“出头鸟” 。后来见美英没有制止,日本高层便批准建立“伪满洲国”,还对土肥原、板垣等人加官进爵 。这哪里是少壮军官的“擅自”行动,分明是上层的授意嘛 。
还有日本的财阀,他们也是侵略战争的重要推手 。明治维新前后,一些规模不大的工商业主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大财团,比如三井财团,就为建立“皇军”贡献了大批资金 。甲午战争时,日本年财政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是各财团牵头在全国筹集了2.5亿日元,才保证日本发展军工业并打赢那场战争 。战后,日本政府用从中国得到的赔款和缴获品酬谢三井等大财团,这又刺激了官、财、军三界的扩张野心并形成“以战致富”的侵略国策 。日军占领中国东北后,三井等财团马上跟进“开拓”掠夺资源,获得暴利后又赞成继续向华北、华中侵略扩张 。可以说,没有财阀的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也很难持续下去。
不过,要说罪魁祸首,很多人认为昭和天皇裕仁才是那个关键人物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再到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一系列野蛮的侵略和惨无人道的杀戮,都与裕仁天皇密切相关,无不出自他的暗示、默许、批准、决定甚至诏令 。1941年,希特勒向苏联发起进攻,裕仁天皇随即在7月2日主持召开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确定了不惜以武力向东南亚扩张的国策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天,裕仁天皇就颁布《对英美两国宣战诏书》,诏书中说:“朕之陆海官兵全力奋战,文武百官奉行职守,庶民各尽本分;亿兆一心,举国家之总力,以期达成征战之目的 。”你看,这分明就是他在指挥这场侵略战争啊。
可是,战后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让裕仁天皇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还保留了天皇制 。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曾提出,“天皇制是日本社会的安定要素”,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也认为:“对他(昭和天皇)的控告无疑会在日本国民中引起巨大骚乱,其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排除了天皇,日本就会瓦解 ……很可能就需要供养一支百万人的军队,无限期地维持秩序 。”这就导致裕仁天皇这个罪魁祸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日本的战争罪责也多年来得不到彻底清算 。
想想看,中国在那场战争中遭受了多大的苦难啊,3500万同胞的鲜血决不容白流。可日本却一直试图洗白罪责,这怎么能让人接受呢?我们必须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祸首究竟是谁,不能让历史的真相被掩盖。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来源:馒头娱乐一点号